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朱熹徳育原则与方法探究-理工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0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8250 浏览:130850
论文导读: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在朱熹看来,“格物致知”的过程,也是道德行为积累过程,积累到一12下一页
[摘 要]朱熹以仁学思想为指导,在徳育过程中,以立志、内省、涵养、持敬、格物致知等为原则与方法,对受教育者提出铸造人格的基本要求,使教育中取得了良好成效。
[关键词]朱熹;徳育;原则;方法
朱熹,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朱熹十分注重德育教育。在实施德育时, 又十分重视其原则与方法, 以仁学思想为指导, 以培养“仁者”、“ 仁人”为目标,在徳育过程中对受教育者提出铸造人格的基本要求,将原则与方法有机地统一起来,使教育取得成效。
兹就朱熹的徳育原则、徳育方法归纳以下几点加以论述。
一、立志
学贵立志,有志者事竟成。朱熹实施德育,非常重视受教育者的志向水平,既然人的主体性是道德活动的内在动力,既然道德道抉择与道德主体的意志自由有关,既然受道德实践过程是受教育者探索、认识、肯定和发展自己的重要方式,既然德育的原则是以自我教育、自我完善为主的,那么,导师能否引导受教育者确立远大的志向,树立人生的目标和理想,以“志”为进行道德实践的精神动力,是关系到德育效果的条件之一。
他说:“学者大要立志。所谓志着不过将这些意气去盖他。人只是直截要学尧舜,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此是真实道理。……学者立志,须教勇猛,自当有进,志不足有为,此怎样写论文www.7ctime.com
学者之大病。”
朱熹强调要坚持道德、信念,追求道德思想,不为富贵利欲所动,为了实现人生目标,能忍受生活上的艰难困苦,甚至付出宝贵的生命,就是“学志立志”、“须教勇猛”、“人只是直接要学尧舜”的实质。
二、内省
内省是道德教育与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是靠受教育者的 自觉监督、自我分析、自我评价来控制自己道德行为,使之遵循确定的目标迈进的方法。朱熹所说的“内省”、“省察”方法,是指具有自我实现愿望的人格,他说:
“曾子以此三者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飞,其自治诚切如此,可谓得为学之本矣。而三者之序,则又以忠信为传习之本也。”
“思齐者,翼已亦有是善;内自省者,恐己亦有是恶。”
朱熹把“仁”作为德育的目标的“仁”是“生生不息”、“生生不已,所以日新”的真相,也可以通过观察自然运动变化的现象而领悟,既然“仁便如天地发育万物,人无私意,便与天地相似”,那么,对自然变易不息的真象的反思,也可以使教育者懂得道德修养与人生历程的关系。
朱熹认为“内省”、“省察”的方法对确立人的主体精神是有特殊作用的,他说:
“要知天之与我者,只如孟子说:无恻隐之心非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无辞逊之心非人也。今人非无恻隐、羞恶,是非、辞逊发见处,只是不省察了。此端才见,又被四端者分明迸赞出来,就此便操存涵养将去,便是下手处。只为从前不省察了,此端才见,又被物欲汩没了,所以秉彝不可灭磨处虽在,更终不能光明正大如其本然。”
朱嘉对孔子“操则存、舍则亡”的思想很重视,认为“内省”与“省察”就是“操存涵养”的前提,其要旨也是论证确立道德主体实践精神的重要性,因为这是道德行为自由抉择的主观条件。
三、涵养
涵养是涵蓄存养心性的功夫,“涵”有包含、沉浸的意思。受教育者要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所以,涵养心性是一个过程。朱熹论涵养的重要性,无非是突出道德、主体的自觉性,主动性的意义。他在《答胡广》书中指出:“须是平日有涵养之功,临事方能识得,若茫然都无 主宰,事至然后安排,则已缓而不及于事矣” 。可见,涵养是使受教育者在道德实践中心有“主宰”的重要途径。
朱熹论心统性情、察省与涵养,是合内外,通有无、兼体用、动静与隐显而言的。《中庸》“莫见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朱熹把此作为省察、涵养的准则。他说: “心体通有无、该动静、故工夫亦通有无,该动静,方无渗漏,若必待其发而后察,察而后存,则工夫不至者多矣。惟涵养于未发之前,则其发处自然中节者多,不中节者少,体察之际,亦甚明审,易为着力,与异时无本可据之说大不同矣。”
朱熹认为,道德、修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如流水,长长地流,如骑马,天天地练习,所谓“存乎平日所以涵养之厚薄”,“平日有涵养之功,是以发见著明而扩充大也”,都是强调道德修养的长期性、艰巨性。
四、持敬
朱熹把持敬的功夫作为培养道德、主体自觉性、主动性与独立性的方法。他认为程颐“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的思想,是“学者立身进步”的总原则。不论是省察、涵养、致知力行,“皆以敬为本”,因为“敬只是提起这心,莫教放散”、“敬只是此心自做主宰”,道德既然是人探索、认识、肯定和发展自己的一种重要方式,所以从本质上说是积极创造的,不是消极防范的,自觉的人并不拘泥于道德教条,而是在充分理解行为选择处境的情况下发挥自己作为道德活动主体的创造性。人的主体是一切道德活动的原动力,朱熹所论的“持敬”, 就是指此种道德活动的原动力的发挥程度,他把“持敬”作为实现仁的境界的重要方法。
朱熹把“持敬”作为道德修养的关键,认为通过“持敬”可以达到仁的境界,这是朱熹德育论的重要内容。从朱熹对“释老”的批评中可以看出,他所说的持敬是兼道德共相与道德殊相而言的,他所说的“上面一截”,似指道德共相,而“下一截”略同于道德殊相,道德、共相固然是重要,但如果没有道德殊相,它就不可能存在;殊相并不是共相的摹本,而是共相的实现。“持敬”的功夫是使道德共相与道德殊相统一起来的桥梁。

五、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是“穷理尽性”的方法,朱熹认为《大学》说的“格物致知”,指示着穷理的工夫。他对《大学》所说的“致知在格物”,作了精详的补充,他说: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己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
在朱熹看来,“格物致知”的过程,也是道德行为积累过程, 积累到一论文导读:学”指明了德育的方向,德育以自我教育、自我发展为主,所以、立志、内省(省察)、涵养、持敬都是如何确立受教育者的自觉性、主动性与独立性为依据的。人的道德品质和精神面貌是通过实践表现出来的,又靠在实践中才能形成。所以,朱熹强调“格物致知”在德育过程中的重要性,这是知行统一的原则。没有变成道德行动的道德认识,往往
定程度,量变成为质变,“一旦豁然贯通焉”,那道德共相与道德殊相的统一就会实现。他说:“孔门教人甚宽,今日理会些子,明日又理些子, 久则自贯通,如耕荒田,今日耕些子,明日又耕些子, 久则自周园,虽有不到处,亦不出这理。”
从积累到贯通,朱熹强调“格物致知”必须重视实践和有目的性,认为“格物致知”是切切实实的功夫。下学而上达,只有循序渐进,才能积累德行达到仁的境界。
上面所举的立志、内省(省察)、涵养、持敬、格物致知五类德育原则与德育方法,是朱熹德育思想中最富特色的地方,这是他对受教育者实施德育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仁学”指明了德育的方向,德育以自我教育、自我发展为主,所以、立志、内省(省察)、涵养、持敬都是如何确立受教育者的自觉性、主动性与独立性为依据的。人的道德品质和精神面貌是通过实践表现出来的,又靠在实践中才能形成。所以,朱熹强调“格物致知”在德育过程中的重要性,这是知行统一的原则。没有变成道德行动的道德认识,往往是不牢固的与无实际体验的东西,只知“悬悟”, 而不去实践,言行不一,知行分离,这是道德上的弊病之一。朱熹反复指出要发扬孔子的实干精神与提倡字学以致用,就是要纠正当时知行分离的、言行不一致的弊病。这也是他推崇程颐“涵养须用敬,进则在致知”为“学者立身进步之要”的原因。
朱熹实施德育尤其重视教育者的典范、楷模作用,他认为德育的原则与方法必须体现在以身作则与身以力行方面,不仅有言教,而且有身教,以自己的人格感染化育受教育者,在道德实践中成为受教育者的表率,这是朱熹能成为卓越的教育大师的关键所在。
责任编辑 周正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