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数字出版环境中编辑思维-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3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0379 浏览:142319
论文导读:在不同的媒体形态中获得实现。传统出版条件下那种类型清晰、界限分明的编辑媒体建模方式在数字出版环境下发生了变化,取而代之的是编辑媒体建模的多样化和交互化。编辑手段技术化。数字出版时代,编辑工作的手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出版环境下,由于编辑工作的对象仅限于图文,出版载体是纸张,因此编源于:大学论文格式范
【摘要】本文分析了数字出版环境中编辑活动发生的四个变化:一是编辑媒体建模交互化,二是编辑手段技术化,三是编辑流程立体化,四是编、读、作关系协同化。在此基础上认为,编辑主体要适应数字出版工作,就必须首先重构自身的编辑思维,确立开放思维、立体思维、整合思维和创新思维。
【关键词】数字出版;编辑活动;编辑思维
数字出版环境下的编辑活动发生了很大变化
数字出版是基于信息技术、数字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而诞生的一种新型出版形态,它包括以互联网为平台的网络出版、跨媒体出版(如网络期刊、手机出版),也包括传统图书的电子书等。较之传统出版,数字出版具有容量大、内容丰富、互动性强、成本低等优点。作为一种全新的出版形态,数字出版已经成为出版业未来发展的战略重点。
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有很大不同。作为出版中心工作的编辑活动,在数字出版时代与传统出版时代也有很多不同,发生了很大变化。概括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编辑媒体建模交互化。王振铎先生曾经指出:“编辑活动,从符号学的视角来看,主要是应用种种符号来建造各种文体模式与媒体模式,即创造媒介载体的活动。”[1]他把符号建模规律称为编辑活动的基本规律之一。在传统出版活动中,媒体的类型有别,编辑活动的界限清晰。但是,在数字出版环境下,编辑媒体建模一改此前单一化模式,呈现出交互化趋势。比如,2009年由中国轻工业出版社策划出版的动物小说《义犬》,就是以图书、网络、手机同步发行的多媒体方式问世。这种“一方面以传统方式进行纸介质图书出版发行,另一方面以数字图书的形式,通过手机平台、互联网平台、数字图书馆、手持阅读器等终端数字设备,进行同步出版发行”[2]的出版方式,被业界称为“全媒体”出版。从编辑活动的视角看,“全媒体”出版就是编辑媒体建模的交互化。或者说,在数字出版环境中,同一主题的出版内容可以被编辑赋予不同的媒体形态,从而使得读者的多元化需求在不同的媒体形态中获得实现。传统出版条件下那种类型清晰、界限分明的编辑媒体建模方式在数字出版环境下发生了变化,取而代之的是编辑媒体建模的多样化和交互化。
编辑手段技术化。数字出版时代,编辑工作的手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出版环境下,由于编辑工作的对象仅限于图文,出版载体是纸张,因此编源于:大学论文格式范文www.7ctime.com
辑工作的手段较为单一,技术手段缺乏。但是,在数字时代,编辑工作变得技术化了。一是包括约稿、审稿、编辑加工、排版、校对等在内的编辑实务常常都要靠网络和计算机辅助编辑软件来完成。比如,选题策划中信息源获取可以借助互联网信息检索工具;审稿时编辑与作者即时互动交流也离不开网络;编辑加工时可以借助各种编辑软件进行;排版时可以用各种专业的排版系统进行;校对环节还可以用校对软件辅助改错,等等。二是出版形态的多样化催生了诸多信息编辑技术,比如视频编辑、音频编辑、网络编辑、动漫编辑等,都有专一的编辑技术。这些都需要现代的技术工具来辅助完成。可以说,在数字出版时代,编辑手段实现了技术化。编辑作品的质量不仅取决于作者稿本、编辑思想,还与编辑运用现代编辑技术的手段密不可分。
编辑流程立体化。数字出版的发展也影响着传统出版条件下的编辑流程,使其变得更加立体化。传统出版条件下,整个编辑流程以一种媒体形态呈现出直线流程,即策划选题——组稿——审稿——编辑加工——发排——校对。而在数字出版的条件下,整个编辑流程则变成:内容资源——数字化内容——数字出版平台[电子版(书)、手机报(书)等]——读者。对比两个流程,可以看出,数字出版条件下,编辑流程明显发生了两个变化:一是编辑流程在媒体建模阶段呈现立体化趋势;二是编辑流程简化,编辑开始直接面对终端市场。造成前者的原因在于出版对象发生了重大变化;造成后者的原因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使得传统条件下以纸质为载体的内容变成无纸质载体的内容。数字出版条件下,整个编辑流程脱离了纸质载体而变成一种对数字信息进行多媒体缔构的活动,编辑流程在简化的同时变得更加立体。
编、读、作关系协同化。数字出版环境下,编辑活动发生变化的不仅是编辑客体和编辑手段,编辑活动的主体关系也发生了变化。编辑活动中,编者、读者和作者围绕编辑客体形成了一种交互作用的关系。传统出版条件下,编者、读者和作者这三个主体的关系,更多地或者更直接地表现在编者和作者的关系之中,编者和读者、编者和作者的互动性都比较弱。在数字出版条件下,编、读、作三者的关系更加直接、密切,交互性也更强,且呈现协同化趋势。例如,在互联网平台上,选题已经不仅仅是编辑的事情,也可以由读者策划选题,然后由编辑做出价值判断;编辑加工阶段,借助于网络平台,编辑和读者、作者的交流也更方便。
数字出版要求编辑思维重构
由以上分析可知,编辑活动在数字出版时生了很大变化,这种变化对作为出版主体的编辑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包括他们的知识结构、实践能力和编辑思维等诸多方面,都需要提升、完善和发展。在编辑主体素质的诸多构成之中,编辑思维的重构则显得尤为重要。因为编辑思维是编辑主体最高层次的心理活动,它一旦定型就将影响编辑主体思考问题的方法和处理问题的方式,正如学者吴平所言:“编辑有了思维才能正确认识编辑对象的发展规律。编辑思维决定着编辑活动的层次和质量。”[3]因此,编辑主体要适应数字出版工作,就必须首先重构自身的编辑思维,以崭新的思维方式和行事态度来应对已经变化了的编辑活动。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种思维方式需要我们注意:
开放思维。开放思维是相对于封闭思维而言的。心理学认为,封闭思维是一种不与外界交流信息的思维方式,特点是思维活动的内向性,它使人的思维活动呈现出固定不变的思维定式。开放思维则相反,显示主体对待新生事物的接受态度和容纳胸怀,特点是思维活动的外向性,它使人的思维活动总是能够适时地与外界进行交流,并根据变化了的情况调适自身。在对待数字出版的态度上,传统出版中的编辑人多少表现出了封闭思维的倾向。如有的认为传统出版无可替代,数字出版对传统出版影响不大,对数字出版表现出一种无视的态度;有的视论文导读:
数字出版为传统出版之“敌人”,认为其发展会导致传统出版消亡,表现出一种避之唯恐不及的态度。无论以上哪种态度,都不是开放思维。就目前状况而言,传统出版企业在数字出版的产业链条中处于被动局面,产业链的终端基本被网络服务运营商和数字设备供应商所控制。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传统出版企业中的编辑人对数字技术不擅长、不敏感,无疑是重要原因之一。
立体思维。在确立开放思维的同时,编辑人还要实现编辑思维模式从单一媒体建模到多种媒体建模的立体思维转型。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如前所述,数字出版的环境下,编辑媒体建模呈现交互化趋势。一次制作、多媒体形式发布,将成为数字出版时代出版的常见形式。在此情况下,编辑人此前单一媒体建模思维已经无法完成现在全媒体业态下的编辑活动。跨媒体、多向度的编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将是编辑人的不二选择。这就要求编辑人形成多媒体建模思维,完善知识结构,熟悉不同媒体的符号语言和符号模式,掌握不同业态下的媒体编辑技术,做编辑的“多面手”。
整合思维。数字出版条件下,编辑媒体建模的交互化和编辑流程的立体化,导致编辑对象变得复杂、丰富,编辑流程变得立体、多维。编辑对象的复杂化和丰富化,要求编辑要用一种整体思维来看待所有编辑对象,要善于对出版内容要素进行有机整合,融合不同符号模式的特点,最大限度地发挥传播的影响力。例如,越来越多的纸质媒体推出手机报和微博等,这些都是整合思维方法,通过对出版资源的有效整合来最大限度地发挥同一出版资源的价值。
创新思维。在信息大爆炸的情况下,编辑选题创意的竞争更加激烈,编辑的创新思维能力非常重要。数字出版是一种高效出版,出版速度快而出版物生命周期短,这对创新思维提出了更高要求。数字出版还是分众出版。在数字出版条件下,期刊出版从物质流变成了信息流,出版物无须经过印刷环节就可以直接面对终端受众。而终端受众的需求不仅是分众化的,而且是个性化的。如何既满足大众的需求,又满足个性化的需求,对编辑创新思维也是很大的挑战。
综上所述,编辑活动在数字出版时生了变化,这种变化要求编辑主体思维要改变、重构,尤其是要确立开放思维、立体思维、整合思维和创新思维,只有这样,编辑才能适应即将到来的数字出版时代。
参考文献:
[1]王振铎.编辑学原理论[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4:20.
[2]晴宛.全媒体小说《义犬》问世[N].光明日报,2009-11-20(4).
[3]吴平.编辑本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125.
(作者单位:郑州日报社)
编校:赵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