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正确处理即时性资源,打造高效课堂教学-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1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878 浏览:13114
论文导读:
【摘要】 在课堂教学中,教学的课前预设与教学中的即时性生成是矛盾的统一体. 课前预设是即时性生成的基础,即时性生成是课前预设的提高,二者相辅相成. 教师在面对即时性资源时,要具有智慧的教学机智,真正处理好各种即时性资源,打造出更有价值、更高效的课堂.
【关键词】 数学教学;高效教学

一、放大,让课堂教学得到升华

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新知的过程,这种过程是动态生成的过程,因此常会生成一些课前预设之外的新信息、新情境、新思维和新方法. 作为教师要敏锐地判断这些即时性资源,对于那些有利于教学目标达成并能深化学生认识而且学生当堂又能自主解决的问题,教师要果断地调整教学预设环节,适当放大这些稍纵即逝的即时性资源,超越课前预设,让课堂教学得到升华.
如在教学《乘法分配律》时,当学生了解后,有名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老师,乘法有分配律,那除法有没有分配律呢?”开始教师一愣,但随后马上敏锐地意识到学生有探究这一问题的兴趣和知识基础. 于是及时地调整了教学预设,组织学生对这一问题进行举例验证最终得出让人意想不到的结论:形如(a + b) ÷ c的除法有分配律,(a + b) ÷ c = a ÷ c + b ÷ c;形如a ÷ (b + c)的除法没有分配律, a ÷ (b + c) ≠ a ÷ b + a ÷ c.
虽然本节课没有完成课前预设的练习部份,但由于教师放大了即时性资源,加深了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认识,增进了学生对除法知识的理解,使课堂教学收到了意想不到的精彩.

二、争辩,让课堂教学产生思维碰撞

即时性资源是个性化的,就像人们常说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 教师在课前预设的问题,可能有多种不同的答案. 但在实施的过程中,往往还是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答案.
如在教学《认识倒数》时,以小组为单位找0的倒数. 结果出现课前没有预设到的三种意见:① 0的倒数是0;② 0的倒数是任何数;③ 0没有倒数. 出现这三种情况后,学生都把目光投向教师,希望教师给他们以正确的、唯一的答案. 这时,教师并没有作出最终的裁定,而又把问题抛给了学生.
师:老师也迷糊了,不知道你们谁对谁错,请你们各自说出自己的理由,好吗?如果你对别人有意见,请你在别人说完后再进行反驳,希望你们通过讨论,能得出正确的结果.
(学生小组内短暂的交流后分别派出代表说出自己的理由. )
生1:0 × 0 = 0,所以0的倒数是0.
生2:0乘以任何数都得0,所以0的倒数是任何数.
生3:书上告诉我们“0除外”,所以0没有倒数.
生4:你(指生3)的理由不充分,“0除外”就是告诉我们,不能像其他数一样只有一个倒数,应该是无数个,所以书上说“0除外”.
生3和生4争辩起来,谁也说服不了谁. 此时,又有一名学生说:“我想到了,他们说的都不对,两个数的乘积必须是1,两个数才互为倒数,0乘以任何数都得0,所以0没有倒数. ”(一片赞同声)
新知识的教学,学生限于自己的知识水平,在思考的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错误的想法,这是正常的. 当学生出现三种不同的答案时,教师没有发表任何意见,而是激励学生自己解决问题. 这样,“错误的即时性生成”被转化为有价值的教学资源,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学生在情境中经过交流、争辩、思考,最后迸发出思维的火花.

三、建构,让课堂教学更加扎实

在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的知识基础、思维方式、生活经验等因人而异,因此对新知的探究良莠不齐,由此会产生多种不同的即时性资源. 这时作为教师就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进行价值判断,对即时性资源进行统筹安排,并恰当地进行组织和引导,有效地构建新知,让学生的学习更具高效.
如在教学《求近似数》时,教师出示了这样一个练习:一个一位小数的近似数是3,这个一位小数可能是(). 学生思考后纷纷回答,有的说是2.5,有的说是2.8,有的说是3.1,有的说是3.4……正当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一一肯定,准备进入下一教学环节时,有一名学生说:“从2.5到3.4都可以. ”针对这一即时性生成资源,教师马上意识到刚才的学习过程只是学生在展示散乱的知识,没有能够及时地引导学生对不同的答案进行分析、比较、同化,没有形成基本策略. 于是,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这名同学说得真完整,你能给这些答案分分类吗?”学生短暂思考后分出两类:2.5 - 2.9和3.1 - 3.4.
显然,一开始学生的回答只有量的积累而没有质的突破,学生对新知的构建是不够扎实的,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提升并没有实际价值. 但是通过即时性资源的正确引导,不仅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四舍五入”法,还培养了学生的有序思维.

四、放弃,让课堂教学变得流畅

课堂教学中,面对即时性资源有时我们为了尊重学生主体性而走入极端,这其实是一种“伪尊重”. 所以对一些虽然有价值的即时性资源但并不是本节课堂教学所要解决的问题时,要冷静处理,该放弃时则放弃,以利于课堂教学更流畅. 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时,当学生探究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后,有一名学生说:“正方形也是长方形. ”马上另一名学生就反驳:“不对,长方形是对边相等,正方形是四条边相等,不一样. ”学生陷入争论不休中. 教师这时立即意识到虽然这一即时性生成资源是有价值的,但对于刚接触到几何图形的学生来说,不是他们所能解决的. 所以教师为了课堂教学得以继续,明智地放弃了这一即时性生成资源:“我想大家一定都想知道正方形和长方形到底什么关系,这个问题留到课后我们一起讨论,好不好?”这样才结束了争论进入下一环节的教学.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而关于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关系则是在学习了平行四边形后才进行的. 如果教师没有处理好这一即时性生成,最后只会造成课堂教学的混乱,教源于:论文网www.7ctime.com
学任务无法完成,而且弱化了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认识.
综上所述,为了课堂教学的有效、高效,教师必须正确处理好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即时性资源. 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灵活自如地驾驭课堂,学生才能喜爱快乐于数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