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听说读写语文实践-网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2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771 浏览:7521
论文导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可见,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应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下面我以《我不是最弱小的》为例谈谈阅读教学中如何进行“读”的实践。

一、读出语言的滋味

课程标准指出: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提倡“自然朗读”,我以为就应当像说话一样自然,恰当地停顿,恰当地轻重缓急,以合理的语气、语调表达感情,这样才能做到音随气转,气随情动,以情带声。
《我不是最弱小的》一课,我是这样指导读课题的。
师: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课文题目是?
全班齐:(我不是最弱小的。)(有点拖腔)
师:孩子们,我提三个问题,请听好!第一个问题:谁不是最弱小的?请你用课题回答这个问题,该怎么读呢?
生1:我不是最弱小的。(重音落在“我”上)
师:第二个问题:我是不是最弱小的?又该怎么读课题?
生2:我不是最弱小的。(重音落在“不是”上)
师:第三个问题:我不是怎样的?你又会怎么读课题?
生3:我不是最弱小的。(重音落在“最”上)
师:孩子们,你们听出这三位同学读得有什么不同?
生4:这三位同学把重音落在不同的字上读这句话,意思就不一样了。
师:重音落在不同的字上读这句话,能表达不同的情感。我们一起感受一下。全班再次齐读。
我这样指导学生读课题,学生自然地读出了轻重音,读出了课题的多重意思,读出了语言的情味,读出了感情,同时也感受到了语言的魅力。在指导学生读“野蔷薇、一丛丛、粉红粉红、芳香扑鼻、娇嫩纤弱”一组词语时,学生一开腔就拉长音调读“野蔷薇”。我示意学生先停下,出示一张漂亮的野蔷薇图,让学生们看着野蔷薇轻轻地呼唤它,像跟亲密的小伙伴打招呼一样叫唤它。再读“一丛丛”时,我让学生说说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学生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看到了许许多多野蔷薇。我提醒孩子们把看到的画面送入“一丛丛”再读,学生就读得有滋有味了,仿佛真有无数野蔷薇呈现在眼前。不用再提醒,聪明的学生很自然地就想着词语描绘的画面读好了接下来的三个词语。这样让学生人情入境地品味语言,体会语言的情味,学生置身在语言的情境中自然会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语言的理解,从而摒弃了矫情做作的腔调。

二、读出文章的大意

如果说阅读理解是把书读厚的话,那么阅读概括就是引导学生把书读薄。学生能把书读厚是一项重要的阅读能力,能把书读薄也是一项必不可少的阅读能力。阅读不能把书读厚,就会昧同嚼蜡,兴味索然;而不能把书读薄就同一团乱麻、不得要领。阅读概括能力的提升,就好比学习游泳,下水前教练总会先教授一些基本的动作,水下呼气的方法,而后下水练习,多练后自然就学会了游泳。同样的道理,我在教学《我不是最弱小的》时,让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用一两句话简要地说一说。在练习说大意的过程中,学生要么抓不住要点,要么大段复述课文的内容,不能简要地说源于:毕业设计论文www.7ctime.com
清写了一件什么事。我适时抛出了这样的提示:什么时候、谁、到哪里、因为什么、做了什么、结果怎样。我发现学生有了这样的阅读方法后说得简练有条理了。我随意请几位同学,都能说清课文写了“假日里,一家人到森林里去,因为突然下了暴雨,爸爸把雨衣给了妈妈,妈妈又把雨衣给了萨沙,萨沙把雨衣盖在了蔷薇花上,成了不是最弱小的人。”这样一件事。
运用这样的方法,课后我让学生阅读《面对夜莺感到羞愧》,没多久学生就能简要说出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可见,这样概括文章大意的方法学生已经接受,并运用到了自己的阅读实践中,阅读概括能力随之提升了。

三、读出正确的理解

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我不是最弱小的》一课第二部分,我是这样让学生进行语文实践的。
师:请全班女同学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大家都想一想,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写的?围绕这句话写了森林里的什么美好?
学生交流后小结:这个自然段就是围绕“森林里是那么美好”写的。围绕这句话,作者写了野蔷薇的美好,写了到森林里来的一家人的美好,还写了他们做的事美好。
师:现在请大家再仔细读一读这三处句子,想想:野蔷薇、一家人以及他们做的事美在哪?用一两个词或一小句话,在这些句子旁边写写自己的思考。
课堂静静地闪着智慧,每个学生独立在语言文字中涵泳,思考、品味语言的情味,感悟“美好”的意蕴。听了学生交流阅读的收获,我笑了。学生有的说:刚刚开放的野蔷薇真美呀,嫩嫩的像刚出生的小妹妹。有的说:一家人团聚在一起真好呀,那么开心。还有的晚:粉红粉红的野蔷薇把草地打扮得更美了,真是太好了……我还看到学生在课文句子旁都留下了他们智慧的结晶:茂盛、娇嫩、自由、关爱……
在这一环节的语文实践中,学生不仅感悟了美好,丰润了课文描绘的画面,还进行了批注式阅读的练习,体验了与同学分享阅读收获的快乐。当学生谈到“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时,我问到:“这‘每个人’包括你吗?”可爱的学生们不仅肯定地说包括自己,还说了比自己弱小的有些什么?听、说、读的语文实践就这样在课堂上生动地进行着。这样的阅读体验、这样的阅读收获不正是我们想要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吗?
(作者单位 福建省永安市新府路北门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