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喜福会》:中国传统家庭文化断裂与延续-要求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0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977 浏览:11729
论文导读:找中国根《喜福会》中的美国女儿们经历了两种文化冲突的艰难生活后,最终接受了她们的母亲和中国文化。为了达成母亲的遗愿,精美和父亲回到中国与她的两个同母异父的姐姐见面。当火车开始从香港进入深圳时,精美就感觉异常:“额头上汗涔涔的,血管突突地跳着,从骨髓深处,我觉得一阵深切的疼痛。我想妈妈讲得对,我觉得唯有这
引言
美国著名华裔作家谭恩美的代表作《喜福会》以第一代和第二代华裔美国女性为主角,主要讲述了四个母亲与她们的女儿们在生活、文化思想及情感方面的冲突。作者以深刻的情感描写和高超的写作技巧刻画了处于美国边缘化文化的华裔美国人的特殊经历和心态,向世人呈现了一部反映华裔美国文化的经典著作。
国内外学者对《喜福会》的研究涉及了多方面的内容,如中美文化、女性主义、母女关系、文化身份、中国迷信、叙事策略等。但是,小说重点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和美国文化的冲突。本文着重研究中国传统家庭文化在第二代华裔身上的断裂与延续,并提出文化杂交是解决文化冲突和身份危机的有效途径。

一、传统中国家庭文化的断裂

在美国出生长大的第二代华裔的家庭观与母辈截然不同。为什么仅仅一代之差,在母辈中根深蒂固的中国传统家庭文化在子女身上就会出现断裂呢?究其原因,这种断裂的根源在于西方文化对东方文化的排斥。 赛义德在他的《东方主义》一书中分析了长期制约西方主流社会思维的“东方主义”:“西方人和东方人,前者统治,后者被统治。”因此,“以西方强权为基础的东方主义及架构在东方主义之上的东方固有模式长期在西方人心目中培养出强烈的民族优越感”。 为了确保以西方为中心,西方社会把自己的准则和价值观设定成唯一正确的准则和观念,排斥一切非西方文化的社会准则与价值观念。在这种西方文化的彻底“洗脑”下,无怪乎中国传统文化在这些华裔美国人身上产生了断裂。
小说中,中国传统家庭文化的断裂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 对中国文化和中国身份的抵触

受西方文化对东方传统存在偏见的影响,第二代华裔移民很容易曲解中国文化,与母辈之间误解不断。吴精美“一直认为,母亲的桂林故事不过是一个中国童话”。她“一直认为喜福会是一个有着令人感到脸红的,许多荒唐的中国陈规习俗的社团,好比三K党的秘密集会,或者电视中那些印第安人出征前围着火堆跳通通舞,反正有着一套神秘繁琐的仪式”。威弗利总是把她妈妈的家乡太原误认为台湾。
此外,第二代华裔渴望脱离自己的华裔身份。精美小时候否认自身的中国特征,坚持说自己只不过是外表带有中国人的特征;莉娜围着屋子走,把眼睛瞪得尽可能大,使自己眼睛像欧洲人的眼睛似的。如果有人告诉威弗利她长得不像中国人,她一定会高兴地拍手叫好。再从择偶对象来看,这些第二代华裔美国女孩的男朋友或老公无一例外都是白人。总之,小说中的这些第二代华裔在主观思想和行动上都排斥自己的华裔身份。

(二)不愿顺从于父母,努力争取自己的权利和自由

在中国父母的眼里,孩子应该顺从自己的父母。然而这些内化了美国文化的女儿们很难忍受母亲所谓的“孝顺”。在她们眼中,“母亲们像是充满占有欲和支配欲的怪物”。譬如,第一代移民母亲认为中文代表着中国,是她们的精神寄托,所以她们强迫自己的女儿学习中文, 但女儿们认为英语才是她们唯一必须掌握的语言。母女之间类似的冲突在小说中随处可见。另外,中国父母总是喜欢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相比,而他们的孩子对此极为反感。在小说中,由于琳达的女儿威弗利有国际象棋的天赋,她就打算把女儿培养成一个大师。当女儿小有成就时,琳达就到处以中国式的谦逊炫耀女儿。威弗利对此感到十分厌恶。她生气地质问母亲:“我希望你不要再这么做,告诉每个人我是你的女儿,这让我很尴尬。为什么你要拿我炫耀?如果你想摘自:毕业论文提纲范文www.7ctime.com
炫耀,为何自己不学习国际象棋呢?”
与其他所有美国人一样,第二代美国华裔坚信独立、自由、与平等。在决定自己的婚姻时,他们强调自己独立的意愿,且很难忍受外界(即使是父母)对于他们的干涉。在小说中,当琳达发现女儿威弗利的美国男友是个不负责任的人时,坚决要求女儿跟他分手,甚至追着打他们。然而,威弗利不仅不听母亲的劝说,还自行决定跟男友私奔。此外,威弗利要求母亲尊重她的私人生活,来访前需提前打电话通知。显然,威弗利的处事风格带有典型的美国特色。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家庭文化在第二代华裔移民身上的确发生了断裂。然而,他们身上是否也延续了部分的中国传统家庭文化呢?

二、中国传统家庭文化的延续

虽然第二代美籍华裔有意不承认自己的中国血统和抵触中国传统文化,但他们身上仍然延续着部分中国传统文化,具体反映在以下两方面:

(一)秉承母辈的婚姻观

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这些美国女儿们深受母亲们的婚姻观和命运观的影响。他们在处理婚姻问题时的温顺、奉献和隐忍体现了母亲们恪守的中国传统家庭文化。
譬如,露丝在与美国人丈夫泰德相处时,总是说“你决定吧”。婚后,泰德成为家中掌管一切的决策者。在婚姻遇到危机时,露丝不像其他美国现代女性那样主动提出离婚,而是选择忍辱负重。莉娜全力帮助丈夫哈罗德开办并经营公司,但丈夫还是很看不起她。她所得到的工资只有丈夫的七分之一,却必须和丈夫平均分摊生活中的一切开支。尽管她意识到自己婚姻中的异常,但她始终没有主动去改变夫妻的关系。

(二)追溯家族史,寻找中国根

《喜福会》中的美国女儿们经历了两种文化冲突的艰难生活后,最终接受了她们的母亲和中国文化。为了达成母亲的遗愿,精美和父亲回到中国与她的两个同母异父的姐姐见面。当火车开始从香港进入深圳时,精美就感觉异常:“额头上汗涔涔的,血管突突地跳着,从骨髓深处,我觉得一阵深切的疼痛。我想妈妈讲得对,我觉得唯有这时,自己正在变成一个中国人。”当精美见到了自己的两个姐姐时,她看到了属于自己的那一部分中国血液:“显然,这就是我的家,那融化在我血液中的基因,中国的基因,经过这么多年,终于开始沸腾了。”通过中国之旅,精美意识到她的中国基因是自己身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同样,在故事结尾,曾经强烈抵触中国文化的威弗利居然选择了中国作为她第二次蜜月的目的地。
值得一提的是,小说中的人物追溯中国根的现象实际上是很多华裔作家及普通华裔的真实行为。像《喜福会》这样的美籍华裔作品一般都具有以下特征:作品中都包含家族史,故事情节通常源于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第一代中国移民,并从历史的角度为美籍华裔树立了一个较为真实论文导读:
的形象。可以说,无论是作品中的人物,还是现实生活中的华裔,回顾自己的家族史就是回顾自己的中国性,这本身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延续的体现。中国传统家庭文化在第二代中国移民身上既断裂又存在延续。由于特殊的文化背景,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遭遇了文化冲突与身份危机。庆幸的是,他们最终找到了解决文化冲突、消除身份危机的有效途径——文化杂交。

三、文化杂交

文化杂交是后殖义理论中的一个关键词。霍米巴巴在《献身理论》中表述了他对国际文化的看法:“国际文化的基础并不是倡导文化多样性的崇洋求异思想,而是对文化杂交性的刻写与表达。‘际’表达出一种‘居中的空间’,承载了文化意义的重负。通过探索这个第三度空间,摘自:本科毕业论文致谢www.7ctime.com
我们有可能排除那种两极对立的政治,有可能作为我们自己的他者而出现。”由此可见,文化杂交可以作为多种文化共存的环境中各族裔寻求文化平衡发展的良方。赛义德也对文化杂交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杂交性是文化的本质特征:“一切文化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没有任何一种文化是孤立单纯的,所有文化都是杂交性的,混成的,内部千差万别的。”
尽管第二代美籍华裔生长在美国,接受美国教育,他们还是被美国主流社会排除在外。“他们不仅被美国主流社会当做‘他者’,也被中国社会看做是‘他者’。”在两种文化中挣扎之后,第二代美籍华裔开始质问“我是谁?”,并试着从他们父母的文化中汲取营养。渐渐地,两种文化开始和平共处,形成了“文化杂交”。这种新的文化是对中美两种文化的部分继承和改变。在此背景下,美籍华裔们一方面强调自己是拥有美国文化的美国人;另一方面,他们通过父母确认自己的中国根。
《喜福会》的故事结局是充满希望的:精美理解了母亲的梦想,与同母异父的姐姐在中国团聚。这些美籍华裔女儿的最终回归意味着她们将进一步探索母国文化。对她们来说,完全赞同一种文化是绝对不能帮助她们解除文化危机与身份危机的,而文化杂交则是她们在两种文化中谋求和平共存的有效途径。
结语
在《喜福会》中,谭恩美不仅给读者展示了中美文化的矛盾与对立,也让读者看到了这两种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而这种融合无疑化解了第二代美国华裔的文化冲突和身份危机。这部作品无疑为当前全球一体化背景之下的年轻一代带来如下启示:当两种或几种文化碰撞时,人们应该以一种开放的心态理解它们,融合不同文化中的共性,使其符合社会与时代的发展。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可以使不同族裔不同文化和谐共处,从而建立起一个安定和谐的世界。
(许健宁波大学外语学院315211;李燕真宁波大学外语学院315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