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乳腺增生81例针灸综合治疗前后B超检查对比-结论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0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4927 浏览:109883
论文导读:、膈俞冲任不调关元、血海、三阴交、太溪肝肾阴虚曲泉、太溪、照海、肾俞、肝俞气血两虚气海、血海、脾俞、膈俞、足三里痰湿阻络脾俞、公孙、内关、三阴交、肾俞操作:患者仰卧位,针具、穴位常规消毒,选用30号1.5—2寸不锈钢毫针,膻中向上平刺,乳根向上、屋翳、期门沿肋间隙刺向肿块部位,其余穴位常
摘要:目的:探究乳腺增生病针灸综合治疗前后的B超检查对比观察疗效。
方法:把B超诊断为乳腺增生的81例患者,根据声像图表现与患者症候群,采用脏腑、经络、气血辩证将其分为肝郁气滞、气郁痰凝、肝火上炎、气滞血瘀等等,采用针灸配合电针、经验效穴、艾灸等综合疗法进行对症治疗。
结果:通过治疗前后B超检查对比,临床总有效率为96.9%。
结论:针灸综合治疗乳腺增生病前后B超检查对比,诊断明确,疗效显著,临床应用价值高。
关键词:乳腺增生病 针灸综合治疗 B超检查对比
1008-1879(2012)07-0085-02
乳腺疾病是女性常见病多发病,特别是乳腺增生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发病年龄也趋于年轻化,故该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尤为重要。下面就本院3年来,B超确诊81例,针灸治疗后复查基本痊愈作以讨论。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81例患者均为我院B超检查诊断为乳腺增生症,经针灸综合治疗的门诊病人。其中女78人,男3人。年龄18—60岁,未婚10人,未育6人,病程最短为3个月,最长为5年。

1.2 方法。

1.2.1 B超检查方法。采用GE公司LOGIQ5PRO型彩超机,探头频率为12L,选软件条件为小器官,直接探查乳腺,患者仰卧位,双手上举或放于身体两侧,充分暴露,沿各个象限自上而下,由内向外纵横连续扫查,发现异常观察其所在部位、形态、大小、边界、有无包膜、内部结构与后缘回声等、测量并记录范围及象限腺体厚度。
1.2.2 声像图特征。B超探查见乳腺腺体不同程度增厚,分布不均,腺组织增粗呈颗粒状,排列欠规则,回声相对增高,或见小叶间纤维组织回声异常,多以外上象限为著。有的腺内体可见乳管不规则状扩张,管壁较厚,排列散乱;若多个扩张的乳管相融合形成不规则较低回声区可呈“叠瓦状”排列,边界较清晰,沿乳管走行纵切时可拉长变形;形成囊肿时可见圆形、类圆形大小不等的无回声区,边界清晰,后方回声增强;亦可在增厚的腺组织内探及圆形或扁平状、条索状等质韧的高、低回声结节;触痛明显。乳腺淋巴引流区域及腋窝未探及肿大淋巴结。
1.2.3 超声提示。双侧乳腺单纯增生51例,双侧乳腺增生并腺管囊状扩张11例,双侧乳腺增生并一侧内低回声结节8例;单侧乳腺增生10例,单侧乳腺增生并囊状扩张1例。
将以上病例通过望闻问切再结合B超检查结果,排除乳汁淤积、急性化脓性乳腺炎、乳腺肿瘤后纳入辨证标准进行施治。

1.3 辨证标准。

1.3.1 肝郁气滞型20例。多见于青壮年妇女,肿块胀痛,随喜怒消长,伴情志抑郁、胸胁闷胀、易怒善太息、心烦少寐、口苦、月经失调,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滑。
1.3.2 气郁痰凝型9例。肿块质实冷痛,胸闷不舒,情志不畅,郁郁寡欢,喉中痰鸣欲吐,口淡不渴,舌苔白腻,脉弦滑涩。
1.3.3 肝火上炎型7例。肿块触痛,胁肋灼痛,急躁易怒,面红目赤,耳鸣,口苦咽干,小便短少且黄,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1.3.4 气滞血瘀型12例。肿块,坚定不移,刺痛,甚者延及胁肋,伴失眠健忘、狂躁不安、面色晦暗、肌肤甲错、经行不畅,舌紫暗,脉弦涩。
1.3.5 冲任不调型9例。多见于中年妇女,肿块疼痛经前加重,经后得缓,伴神疲乏力、腰酸倦怠、月经量少色淡,舌淡,苔薄白,脉沉细。
1.3.6 肝肾阴虚型6例。肿块质韧隐痛,伴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颧红咽源于:党校毕业论文www.7ctime.com
干、五心烦热、潮热盗汗、经少或经闭,舌红少苔或少津,脉弦,细数。
1.3.7 气血两虚型10例。肿块按之固定不移,疼痛不著与月经有关,伴头晕、面白少华、气短懒言、神疲力乏、爪甲色淡,舌淡,苔白,脉细弱。
1.3.8 痰湿阻络型8例。病程较长,乳块坚实不移,痛势绵绵,胸闷胀痛,泛恶欲吐,头身困重,嗜卧思睡,小便短少,舌胖,苔腻,脉细滑。
2 治疗方法
不同的辨证分型采用不同的综合治疗。

2.1 体针疗法。主穴:膻中、乳根、屋翳、期门、丰隆

证型穴位
肝郁气滞太冲、行间、肩井
气郁痰凝中府、太冲、气海、大包
肝火上炎太冲、侠溪、行间、内关、支沟
气滞血瘀太冲、期门、气海、肝俞、膈俞
冲任不调关元、血海、三阴交、太溪
肝肾阴虚曲泉、太溪、照海、肾俞、肝俞
气血两虚气海、血海、脾俞、膈俞、足三里
痰湿阻络脾俞、公孙、内关、三阴交、肾俞
操作:患者仰卧位,针具、穴位常规消毒,选用30号1.5—2寸不锈钢毫针,膻中向上平刺,乳根向上、屋翳、期门沿肋间隙刺向肿块部位,其余穴位常规针刺,平补平泻。病情较短者以实热之邪较多见,不通则痛,手法应以泻法为主,以行气解郁,化痰除瘀,清热散结止痛;病情日久邪气入里化火、化瘀及脏腑气血亏损、冲任失调,而脉络阻滞,出现虚证、阴证,不荣则痛,手法应以补法为主,以补益气血,温阳化痰,行气止痛散结;且可在病灶局部围刺或排刺,以消散局部肿块结节,背部和胸腹部腧穴交替使用,每次30—40分钟,每日1次,1周为1疗程,两疗程之间间隔2天。
2.2 电针疗法。参照体针针灸处方加减,每次选2—3对穴,针刺得气后接G6805电针仪,病程短者用密波,病程长者用疏密波,电量以患者耐受为度,每次通电20—30分钟,每日1次。
2.3 经验疗法。天宗、背俞穴、夹脊穴、身柱透至阳[3]、头皮颞后斜线、鱼际、内上、腹针的中脘、下脘、关兀、滑肉门、天枢、上风湿点、下风湿点[4]等。
2.4 艾灸疗法选取穴。中脘、足三里、大肠俞、阳陵泉、肩井、天突、肝俞、三阴交、阿是(乳腺肿块处)。经前症重加太冲,经后症重加太溪,膻中穴。每天艾灸一次,每次每穴10-15分钟。10天为一个疗程。用隔姜灸或艾条灸。隔2天后,继续下一个疗程。2.5 埋线疗法。取膻中、丰隆、足三里、关元、肝俞、脾俞、肾俞、三阴交。每次选1—2穴,取“0”号羊肠线约1cm置于腰穿针前端,植入穴位内,敷以无菌纱布。每月2—3次。
2.6 穴位注射。用当归注射液论文导读:比,可以帮助医生和患者及时准确的掌握病情转归,适时改变治疗方案,优化治疗,并且此方法简捷方便高效,是临床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参考文献李艳,张卫华,王珊玺,等.乳腺增生病针灸治疗的中医辨证分型研究.现代中医药,2009:29(4),68王启才.针灸治疗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185孙永清.
或丹参注射液与维生素B12注射液按2∶1的比例混合,每次选2—3穴,每穴注入药液0.5ml左右。
经以上治疗4个疗后复查B超,其结果与治疗前进行对比,必要时追加2—4个疗程,停止治疗后随访3月。
3 疗效标准(根据中医全国中医学会外科学会乳腺病专题组制定标准)

3.1 痊愈。肿块消失,疼痛消失,停止治疗后3个月不再复发。

3.2 显效。肿块最大直径缩小1/2以上,乳痛消失。

3.3 有效。肿块最大直径缩小不足1/2,乳痛减轻;肿块缩小1/2以上,乳痛不减轻。

3.4 无效。肿块不缩小,或反而增大变硬;单纯乳痛缓解,而肿块不缩小。

4 治疗结果(见下表)
证型肝郁气滞气郁痰凝肝火上炎气滞血瘀冲任不调肝肾阴虚气血两虚痰湿阻络
例数20971296108
痊愈126458486
显效41141111
有效31220111
无效11010000
有效率95%88.8%100%9

1.7%100%100%100%100%

81例中痊愈53例,占65.4%,显效14例,占17.3%,有效11例,占13.6%,无效3例,占3.7%,总有效率9

6.9%。其中实证的痊愈率为54%,虚证的有效率为77.7%。

5 讨论
本组病例中主要采用综合疗法治疗乳腺增生病,运用体针配合电针、经验效穴、艾灸和穴位注射等辨证施治,主穴配合辅穴临床疗效显著,总有效率96.9%。本疗法对于治疗日久虚证为主的乳腺增生病效果明显,总有效率100%,痊愈率77.7%。
乳腺增生病是以疼痛、肿块为主要特点的一种非炎症、非肿瘤性病变的内分泌障碍性疾病。“男子属于肝,属于肾;女子属于肝,属于胃”主源于:论文标准格式www.7ctime.com
要涉及到肝、脾胃、肾和冲任二脉,[5]在临床治疗中应以疏肝健脾补肾调冲任为主,足阳明胃经为多气多血之经,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且经脉循行“从缺盆下乳内廉”贯行乳中,故主穴以脾胃经为主,特定穴的辨证应用和补虚泻实的手法操作,配合多种方法加强疗效,减缓病情发展,缩短疗程。
针刺综合治疗乳腺增生病结合B超检查结果,治疗前后对比,可以帮助医生和患者及时准确的掌握病情转归,适时改变治疗方案,优化治疗,并且此方法简捷方便高效,是临床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
参考文献
李艳,张卫华,王珊玺,等.乳腺增生病针灸治疗的中医辨证分型研究.现代中医药,2009:29(4),68
王启才.针灸治疗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185
[3] 孙永清.身柱透至阳治疗乳腺增生38例[J].河南中医,2002,22(1),59
[4] 甄鸿鹏,陈秀华,奎俞.腹针配合中药治疗乳腺增生50例[J].中国针灸,2007:27(6)458
[5] 李日庆.中医外科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