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及规律-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0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1507 浏览:95816
论文导读: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中,这种类型并不鲜见,最为典型的就是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马克思认为未来社会大体要经历革命转变时期、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和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十月革命之后,列宁认为,在当时的俄国只能建成“初级形式的社会主义”,而
摘要:基于实践之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也是中国发展的指导思想。在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概念和类型的分析中,可以概括出其规律,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必须具备相应的前提条件,必须找到正确的方式和必须在互动中进行。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规律
: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2)07-0022-04
一部中国的奋斗史,一部中国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史,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这一历史过程就是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的过程,不断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过程,不断彰显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的过程。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概念和类型的概括,探寻其中的规律是很有价值的研究。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概念界定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涵义,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它有两个方面:一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民族化;二是把中国的丰富实践经验加以概括提炼,使之理论化、马克思主义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既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又是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实践创新的过程;既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解决中国问题进而推进中国发展的过程,又是用中国的方式实践马克思主义进而推进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过程。其实质,就是寻求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实现形式,使马克思主义具有“中国形态”。[1]
所谓理论创新,是指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根据实践的发展和要求,对前人的理论观点通过扬弃和修正进行丰富和发展;对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作新的理性分析和理论解答;对认识对象或实践对象的本质、规律和发展变化的趋势作新的揭示和预见;对人类历史经验和现实经验作新的理性升华。
因此我们可以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就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中,根据不同时期的国情,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有选择地吸收并用来指导中国的实践,又在指导中国实践过程中不断形成新的理性认识,进而作为创新的理论成果汇入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之中。这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变动的状态,即新的理论会不断出现,在某一历史时期正确的理论也有可能不再符合历史需要必须被修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近一百年来的传播和中国化历史证明,只有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真正地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形成中国形态的思想,并用它来指导中国社会实践,中国才会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类型

在近一个世纪的中国化历程中,形成了丰富的理论成果。这些理论成果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我们可以将其划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一)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

作为我们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作为当代中国国家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应当是指那些经过实践证明是科学的并且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也就是“普遍真理”。这些“普遍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当然应该直接继承下来。这里的“普遍真理”,不仅包含事实性(认知性)真理,而且包含价值性真理。例如,“生产力标准”、“人民利益标准”、“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等,都主要指向社会历史领域,都不仅是事实性真理,同时也是价值性真理,体现着科学的、进步的价值立场和价值取向,并且具有普适性。[2]再如,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群众是历史主体这一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中得到了充分展现。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3]。强调:“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如果哪个党组织严重脱离群众而不能坚决改正,那就丧失了力量的源泉,就一定要失败,就会被人民抛弃。”[4]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始终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同样深刻体现了群众史观。同志也多次强调党员干部应当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二)根据国情作出新的理论概括

这种类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主体部分。如思想中关于新主义革命道路理论。反对在城市发动武装,而是根据中国革命实际,提出在农村建立根据地,创立红色政权,进而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又如思想中关于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新主义革命胜利后,从当时中国的实际出发,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采用和平的方式实现向社会主义转变。这是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从未涉及过的问题,因为他们认为社会主义革命爆发的母体社会应该是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尽管他们也曾提到东方落后国家有可能跨越“卡夫丁峡谷”,但没有作相关论述。再如提出的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等都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形成的新理论。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谐世界思想既是根据中国国情作出的新的理论概括,更是符合当今时代主题,符合全人类共同愿望和利益的理论。

(三)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完善发展

“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5]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它是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给继承者留下了足够的创新空间,允许后人根据实践的发展而对原有理论进行修正。修正的理论并不是对原有理论的简单否定,也不能就此否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反而恰好可以证明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品质,恰好可以证明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中,这种类型并不鲜见,最为典型的就是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马克思认为未来社会大体要经历革命转变时期、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和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十月革命之后,列宁认为,在当时的俄国只能建成“初级形式的社会主义”,而不能建成“发达的社会主义”。20世纪五六十年代,意识到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认为“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又可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论文导读:后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或“初级发展阶段”概念。直到党的十三大召开前夕,指出:“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7]这一认识的最终形源于:7彩论文网论文的标准格式www.7ctime.com成,是对经典作家理论不断修正中的创新,这一创新离不开对中
较发达的社会主义。”[6]但是随后又中断了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阶段之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先后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或“初级发展阶段”概念。直到党的十三大召开前夕,指出:“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7]这一认识的最终形源于:7彩论文网论文的标准格式www.7ctime.com
成,是对经典作家理论不断修正中的创新,这一创新离不开对中国国情的深刻了解。摘自:7彩论文网毕业论文提纲格式www.7ctime.com
摘自:7彩论文网毕业论文www.7ctim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