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浅谈古今字和通假字辨析-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0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5693 浏览:119295
论文导读:[2]郭锡良.古代汉语(修订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12下一页
[摘要]古今字和通假字是汉字在语言的使用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两者的侧重点不同,共时和历时的交叉又使得二者区分有些复杂,加之古书注解中对其解释含混,区分比较困难。要想辨别、区分清楚古今字和通假字,就必须从文字学和训诂学的角度来分析、考察,追本溯源,从根本上加以把握。
[关键词]古今字;通假字;共时;历时
[]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2)02-0046-1.5
读赵克勤先生的《古代汉语词汇学》和郭锡良先生的《古代汉语》,二人在判定古今字和通假字时有些出入,如“道—導”,郭本认为是古今字,赵本认为是通假字;“解—懈”,郭本判定为古今字,赵本判定为通假字,翻看其他的书籍和字典,也存在两者相混的情况,加之个人也想对古今字和通假字有更深入的认识,故作此文以为梳理。

一、古今字和通假字的界定

《古代汉语词汇学》中有专门的章节来阐述古今字和通假字,以及两者之间的辨析,郭本《古代汉语》中虽没作专章论述,但也有具体论述。依据两家的说法,参考其他各家的意见,我们认为:古今字是指在某一个意义上先后产生的两种字形,古字字形简而今字的字形繁。古今字侧重从时间先后来考察,依据时间标准纵向进行划分,是语言发展中的历时现象。对于古今字的看法,清代训诂学家王筠在《说文例释》卷八《分别文、累增字》中做了最精辟、最完整的论述,他认为,古字的意义发生变化,才促使今字的产生,而今字必然是古字增加偏旁产生的新字。所以,一般来说今字是在古字的字形上通过添加意符和形符而产生的,故古今字是在汉字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历时现象。根据古今字产生的过程看,可以分为四种情况:
第一,今字表示古字的本义,古字表示假借义。例如,“求”的本义是“皮衣”(《说文》:“裘,皮衣也……求,古文省衣。”),假借为请求,《战国策·赵策》“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赵氏求救于齐。”后来另造“裘”表示本义,而“求”反而专表假借义。第二,古字表示本义,今字表示假借义。例如,“舍”本义是宾馆(《说文》“市居曰舍。”段玉裁注“食部曰:馆,客舍也。客舍者何也?谓市居也。市居者何也?”)。“舍”又假借为“放弃”,《荀子·劝学》“锲而舍之,朽木不折”。这个意义后来写成“捨”以区别本字“舍”。第三,古字表示引申义,今字表示本义。例如,“益”本指“水漫出来”,《吕氏春秋·察今》“澭水暴益”。引申为“增加”,《周易·谦》“天道盈亏而益谦”。后来,本字专表引申义,另造“溢”表示本义。第四,今字表示引申义,古字表示本义。例如,“赴”本义是“奔向”(《说文》“赴,趋也”)。《荀子议兵》:“若赴水火,入焉焦没耳。”引申为“奔告丧事”《左传襄公七年》:“子驷使贼夜弑僖公,而以疟疾赴于诸侯。”这个意义后来写成“讣”。
在上述四类古今字中,前两类古今字很容易与通假混同,例如,“何”与“荷”是在背负意义上先后产生的两个字,但在意义上却是假借关系。表面看像通假字,深入地看,这种假借义也是古字的一个固定意义,新字是为分担古字的意义而后出现的源于:7彩论文网党校毕业论文范文www.7ctime.com
,这类现象也应归入古今字。
通假字,本属于假借的范围,但是另外一种情况:本来就有一个本字或正字,却在书写时写成了与之音同或音近的另外一个字。通假字是按横向的时间标准划分,是语言发展的“共时”现象,重点考察本字和借字是否“同时”。本字和假借字同时存在但有不同的意义,把两者联系起来的就是语音相同或相近。通假字表示本字的意义是临时的,例如,“任”本义是保举,《周礼秋官大司寇》:“使周礼任之,则宥而舍之。”假借为“妊”,译为怀孕。《汉书五行志下之下》:“其后许皇后坐祝诅后宫怀任者废”。又《叙传上》:“刘媪任高祖而梦与神遇。”
古今字和通假字的产生,实际上是语言发展和文字演变的必然结果,两者侧重点不同。古今字重点是分析意义,是意义的引申或假借造成的。通假字更侧重于两者之间的语音联系,意义与字形显得不是那么重要,但这两种角度不是迥异的。因为古今字既包含了不同的字形,又包含了假借的内容,造成两者之间一部分内容是重合的。古字分化出今字后不会立刻消失,而是在相当一段时期内与今字并存。在这一时期内使用的古字,既可以看作古今字,也可看作通假字。例如“孰”与“熟”字,《说文解字》没有收“熟”字,至于《玉篇》才有“熟”字,《玉篇》以后的作者或出于习惯或刻意仿古,仍有用“孰”字表示“熟”字意义的。

二、古今字、通假字的确定

我们主要依据古音通假来确定通假字,但这并不是唯一的根据。要判断两个字之间是古今字还是通假字的关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首先,要依据字形结构,古今字有字形结构上的联系,今字是在古字的基础上改变义符或声符形成的。如“禽”字的意义是指飞禽,又用它表示“擒获”的意义。后来以“禽”为声符加上义符“手”构成今字“擒”。通假字并不一定都具有字形结构上的联系。如“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论语·阳货》),“归”通“馈”。其次,要看在典籍、典籍中的注释情况。古今字中的今字是后起的,在文献中用“某,后作某”来表示古今字,而通假字则用“某通某”,即利用音同或音近的字。但在同一时期的文献中会同时出现通假字和古今字,二者意义在具体语境会有交叉。最后,要看它们的意义体系。古今字在意义上一般是有联系的。如“布帛长短同,而贾相若”(《孟子·滕文公上》),其中“贾”本是“价”的古字,用来表“商人”义,表义的词另造“价”字,“贾”和“价”就成了一对古今字,而两义密切相联。但是通假字一般意义上没有联系,如“蚤”和“早”、“倍”和“背”、“趣”和“促”等,意义上毫不相关。
因此,通假字和古今字是语言发展不同层面上的现象,要区分清楚通假字和古今字,要充分掌握抓住主要矛盾,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原则,结合训诂学和文字学的知识来分析、考察,追本溯源,从根本进行把握。
[参考文献]
[1]赵克勤.古代汉语词汇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2]郭锡良.古代汉语(修订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论文导读:人,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字学专业201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古代汉语,主修训诂学。上一页12
2008.
[3]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
[4]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5]王筠.说文例释[M].北京:中华书局,2010.
[6]申晓辉.古今字和通假字的区分[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3).
[7]姚小林.通假字、假借字、古今字的联系与区别[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2).
[作者简介]吴琳琳(1988- ):山东泰安人,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字学专业201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古代汉语,主修训诂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