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论语文课堂教学氛围营造-中国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1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8720 浏览:33959
论文导读:
语文科是一门应用最广泛、最接近社会生活、内容最丰富多彩、最具艺术情趣的学科。照理,这种对母语的学习,应当最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质量也应是最理想的。但是,中学语文教材存在着许多问题:违背学生接受心理,泯灭个性想象创造能力,范文陈旧、落伍,整个体例安排上亦不合理,学生、老师疲于奔命,吃力不讨好……我认为,当前语文教学效果的不理想,原因很多,但过分地强调语文教学的科学性而漠视课堂教学中艺术氛围的营造是其中问题比较大的一个。
那么,语文课堂教学气氛该如何营造?我认为,课堂教学氛围营造的主要方式有以下几种:

一、情感交流法

不少中学生对语文课或多或少都有厌学情绪,在课堂上往往以搞小动作、看课外读物、低声讲话和睡觉等形式表现出来。这种情绪的产生,原因很复杂,但我认为最主要的还是教师在讲课时缺乏一个“情”字。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和种子就播在这块土地上。”一个教师冷冰冰地进行知识发售而没有情感的交流,是上不好课的。因此,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通过情感交流去完成预定的教学计划,从而达到教学目标。譬如,当课文的基调清新爽朗时,教师应以愉悦欢快的讲授心情去感染学生;当课文的基调哀怨悱恻时,教师应以沉郁凄凉的讲授心情去影响学生。

二、动作启示法

语文教师的手势、表情及走动等能传递管理信息,是课堂上师生相互感知到的各种意识信号。语文教师的手势具有状物、言志、传情的特殊本领,当它被“引进源于:7彩论文网本科www.7ctime.com
”语文课堂领域后,就成为辅助课堂管理的非语言的外部表现形式,可以对学生作意识上的导向,可以把课文的表现意图和学生的接受意向牵引到一起,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空中按照自己所启示的思路去领悟,去融会贯通,并有所发明。语文教师的面部表情也有一定的潜在调控作用,表现理解的微笑和思考式的点头,流露出教师对学生的鼓励和期待;表示满意的微笑和赞许式的点头,则流露出教师对学生的热诚和喜爱,可以收到移情传神之功效。语文教师的站态,与学生的空间距离和行间巡视等体态活动,也具有吸引学生注意力、组织教学的作用。

三、语气导航法

听觉信号输入是语文课堂管理信息输入的主要形式,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把声音的音质、音量、声调、语速和节奏等加以组合变换,把声音的声、色、情三者融为一体并运用到语气上,用含蓄的方法对学生在上课时的问题行为产生迅速的诱导性影响。学生“耳闻”教师的“弦外之音”,从而领悟到教师的意图和良苦用心,于是做出知心、知情、知理的反应,及时改正自己的误解行为。
有一位教师讲《为了忘却的记念》时,对文中第四节“原来如此!……”的感叹号和省略号是这样引导学生理解的:先用饱含感情的语气分析课文,讲解鲁迅先生对烈士担心、关切和惦念的不能自抑的心情,紧接着充满感情地诵读:“但忽然得到一个可靠的消息,说柔石和其他二十三人已于二月七日夜或八日晨在龙华警备司令部被毙了,他的身上中了十弹,原来如此!……”随着诵读,教者的感情越来越炽烈,尤其是“原来如此”四个字,读音更为缓重。教师的情绪深深地感染了学生,以致教师读完之后,教室里静悄悄的。这位教师没有立刻往下讲,而是留下了“停顿”,让学生体味。当然“停顿”不能太久,教师要不失时机地抓住这机会,说:“同学们,你们为什么这么安静?为什么沉默无语?因为你们的心此时也是多么不平静(就像这感叹号)!因为你们也有多少话要倾诉(就像这省略号)!”然后,引导到这两个标点的含义上。至此,学生思路已开,且能抓住本意。这就是运用“停顿”所产生的艺术魅力。

四、视觉暗示法

视觉信号输入是语文课堂管理信息输入的重要形式。如讲课前,学生从室外蜂拥地跑进教室。这时,他们心情激荡,很不平静,有的沉浸在刚才的嬉笑追逐之中,有的则陶醉在课间休息时的趣谈而未清醒。具有这些心态的学生,突然集中到课堂中来,正如奔腾的激流一下遇到挡住去路的闸门一样,会出现反激的浪花和一股回旋的倒流。在这时,教师应该用眼神扫视全班一周,形成一种引力,把他们“散放的心”吸引到课堂语文学习的目标上来。

五、环境渲染法

环境暗示的影响是无声的,然而又是有力的。环境暗示可以避免引起学生的反感,易于激发学生的心理潜力,具有潜在的约束力。教室自然环境的布置要注意颜色的选择和光线的处理。自然适度的光线有助于师生在教学中情感的交流,促进师生的心理相容。教室空间的合理布局和课堂桌椅的美观排列不仅消除了“教学死角”,而且能使全体学生处于教师的视野中心区域之内,从客观上提高课堂管理效果。此外,班级良好的社会心理环境和良好的班风、学风,使学生一进教室门,就会产生一种积极向上、主动学习的心理趋向,这样更有助于良好的语文课堂教学氛围的营造。
语文教学工作是很深的艺术,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著《大教学论》的副标题就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的普遍艺术”。教学方法的运用不是一种机械运动,而是熔教师的思想、情感、审美、知识、能力与智力为一炉的富有个性特征的创造性劳动。“我以我法上讲台”,在尊重课堂教学氛围特征的基础上求异、求新、求变、求巧,才能使我们的语文教学艺术更臻完美。让我们像宁鸿彬老师那样:让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吧!
参考文献

1.夸美纽斯 著《大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版。

2.叶圣陶 著《叶圣陶语文教育论文集》.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版。

3.朱绍禹 编著《中学语文教学法》.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版。

4.王彪《语文教学:本体与方法》.浙江社会科学,19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