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当代人学责任:对市场经济负面效应批判-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2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017 浏览:14063
论文导读:
摘要: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实践品格要求人学应当关注人的现实生活以及人的生存与发展。人学在市场经济确立初期为其辩护之必然是源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伟大创举如果缺乏理论确证就难以真正实行。但在市场经济负面效应凸显的当下,发挥人学的批判功能以抑制市场经济的不足,同样也是必然。辩护是市场经济生存之必须,批判则是市场经济完善之必要。针对当前我国的实际,人学应展开以下批判:批判“狼道文化”,使人们认识到仅有“狼道文化”远不能发展市场经济,发展市场经济还必须发扬“人道文化”和人文精神,人道主义情怀和人文精神是市场主体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批判物对人的奴役,使人们认识到仅有物质财富的积聚也不能发展市场经济,发展市场经济必须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具有永恒的价值和魅力;批判工具理性,使人们认识到仅用“看不见的手”来调节同样不能发展市场经济,社会和政府应以价值理性对市场经济进行限制和引导,应充分发挥体现人性美好追求的人文精神的巨大调节功能;批判“市场意识的泛化”,使人们认识到“经济人假设”、“追求利润最大化”、“等价交换”等市场意识在经济活动领域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不能普遍推广到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批判物质主义,使人们认识到“拥有就是被拥有”,把追求财富作为生活唯一和终极的目标,是价值的迷失和生活浅层化的表现,幸福和尊严的精神价值弥足珍贵。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人学;市场经济;人文精神;价值理摘自:7彩论文网本科毕业论文模板www.7ctime.com
性;以人为本
1001-8204(2012)01-0019-05
一个时期以来,社会上发生了很多令人震惊的事件,如“三鹿奶粉事件”、“事件”、“地沟油事件”、桥垮楼塌事件、煤矿安全事件、鼓励跳楼事件、“洛阳性奴事件”等。入学研究者不应当对这些事件沉默或失语,否则人们就不会关心入学,入学就会被边缘化。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实践性品格要求人学应当关注人的现实生活,关注入的生存与发展。回应时代和社会提出的严峻问题,是入学工作者的职责。笔者认为,在我们实行市场经济初期,人学为市场经济辩护是符合历史必然的,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伟大创举如果缺乏理论确证,是难以真正实行的。但在当下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越来越凸显之际,发挥入学的批判功能以抑制其负面效应,同样是必须的。辩护是市场经济生存之必须,批判则是市场经济完善之必要。笔者认为,就当下的实际情况而言,人学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展开批判。
一、批判“狼道文化”,使人们认识到仅有“狼道文化”还不能发展市场经济,发展市场经济还必须发扬“人道文化”和人文精神,人道主义情怀和人文精神是市场主体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实行市场经济以来,关于市场经济的正面效应得到了学界和社会的充分肯定,而对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则重视不够、批判不够、抑制不够,结果导致人际关系的功利化、商品化、庸俗化,拜金主义、极端利己主义、享乐主义滋长蔓延,假冒伪劣、坑蒙拐骗成为社会公害。与此相适应,“狼道”文化大行其道,而“人道”文化则相对微弱。在我们的汉语字典里,狼历来是毒辣、凶狠和残暴的象征,邪恶的人往往被喻为“狼子野心”、“狼心狗肺”等。但是,近年来“狼”文化出版物却很受青睐,如《狼图腾》、《狼》、《狼道》、《狼的故事》、《酷狼——美国西部的拓荒传奇》等,这些作品对“狼性”和“狼道主义”大加赞扬,说什么“一只有勇气、有理想的狼,它为所有为了生存和发展而奋斗的生命提供了借鉴”。还认为:“生存是什么?生存就是不择手段地活着。你可以卑鄙,你可以无耻,你还可以。只要能在这个世界上活下去就好。”理想是什么?“理想就是一种比生存更深层次的。”公然鼓吹:“吃草的未必仁慈,吃肉的未必残忍。我是一只狼,一只锋牙利爪的狼,鲜血与生命是我生命的源泉。我只要活着就必须有什么东西去死。当所有的牛羊沐浴在阳光里自由自在地吃喝时,那就意味着我死了。”同属于“狼文化”出版物的《狼魂——强者的经营法则》和《像狼一样思考——神奇的商业法则》就这样讲:“狼的智慧和谋略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从狼的一系列行动中,我们看到的是强者与弱者的完美结合。学学狼的这些谋略,能使我们在市场竞争中获益匪浅,因为“在你死我活的生存竞争中,在‘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市场竞争中,如果心存善良,对竞争对手一味地心慈手软,那么就会被对方毫不留情地吃掉。”
在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如果从竞争的角度来借鉴“狼道文化”,或许有某种积极意义。但从整体上来讲,这种“狼道文化”的泛滥必然导致恶性竞争、不正当竞争、违法竞争,使我们的社会缺少了同情心、怜悯心、慈悲心。在目的与手段的关系上,出现了只管目的、不问手段的倾向。一些人认为,只要能赚到钱,采取什么手段都无所谓。其实,提出“看不见的手”的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也是反对狼道文化的。斯密一生奉献给人类两部传世经典:一个是《道德情操论》(1759年),一个是《国富论》(1776年)。在《国富论》里提出了著名的“市场是一只看不见的手”和“追求利润最大化”思想的亚当·斯密却具有博大的情怀,在早于《国富论》十七年,他就出版了《道德情操论》。与《国富论》相比,《道德情操论》给西方世界带来的影响更为深远。因为《道德情操论》涉及更为宏大的社会主题:公平与正义。斯密指出:“社会不可能存在于那些老是相互损伤和伤害的人中间,每当那种伤害开始的时候,每当相互之间产生愤恨和敌意的时候,一切社会纽带就被扯断,它所维系的不同成员似乎由于他们之间的感情极不合谐甚至对立而变得疏远。”
斯密的《道德情操论》对我国市场经济的良性运行具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市场经济需要人们之间的相互信任,需要道德制约,需要人道主义精神。市场经济需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便利人,服务人,满足人,否则市场主体交换的目的就不可能达到,市场秩序就不可能真正建立起来。
近年来,一些人在金钱利益的驱使下,道德良知泯灭,做出了许多伤天害理的事情。譬如“大头娃娃”奶粉事件、“有毒大米”事件、“三鹿奶粉事件”、久禁不绝的煤矿事故、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等,无不与人们的社会道德感丧失和责任感下降有关。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说,三鹿奶粉事件,反映出一些企业缺乏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没良心”。为什么生产有害奶粉的人,不让自己的孩子饮用这样的奶粉,却让别人的孩子喝这样的奶粉?根本原因就在于利己主义和金钱至上的观念作怪。可见人文精神的缺失、狼道文化的泛滥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
在市场经济的今天,我们并不缺少财富,但缺少的是人间的真情。大家住的楼越来越高了,但人们之间的关系却越来越陌生了;我们通讯的手段越来越先进了,但人们的关系却越来越疏远了;现代科技使人与人的空间距离变得越来越近了,但心与心的距离却越来远了。这说明:越是搞市场经济,越需要注重人文关怀;越是搞市场经济,越需要弘扬人文精神。二、批判物对人的奴役,使人们认识到仅有物质财富的积聚还不能发展市场经济,发展市场经济还需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具有永恒的价值和魅力
市场经济是崇尚物的,是以物为本位的。马克思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时指出,资本主义社会是物的价值的增值和人的价值的贬值的社会。劳动者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产品的力量和数量越大,他就越贫穷。劳动本来是体现人论文导读:
的本质的,但在私有制条件下,人在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产品的力量和数量越大,他就越贫穷,工人创造的商品越多,他就越变成廉价的商品。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但这些财富是否都用在了人的发展方面?这才是问题的关键。对物与财富的崇拜和拜物教的批判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批判的重要内容,物对人的奴役,资本的个性取代人的个性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弊端。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物的关系对个人的统治、偶然性对个性的压抑,已具有最尖锐最普遍的形式。”马克思主义的批判为我们提供了一副认识市场经济弊端的清醒剂。我们再也不能对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熟视无睹了。
根据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批判,我们今天发展市场经济,应当着重解决的最突出问题,就是破除对商品、货币的崇拜,凸显人的地位,维护人的幸福和尊严。科学发展观提出的以人为本的思想,就是试图解决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对人的奴役和两极分化的弊端,真正使发展的成果让人民共享,使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物是关心人的手段,是为人民服务的手段,而不是目的。认识到这一点非常重要,我们一定要破除见物不见人的思维,所谓以官为本、以GDP为本、以数字为本等,都是违背我们人以人为本的价值观的。正如所指出的:“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我们推进发展的根本目的是造福人民,必须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现代化客观上是一个资本积累、技术进步的历史过程,也容易出现机器排挤劳动、资本所得挤占劳动所得的现象。一些国家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和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后,没有处理好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关系,结果社会矛盾激化、现代化进程受阻,这方面的深刻教训值得汲取,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目前又处于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的时期,在推进现代化过程中,在生产和分配两个环节都要正确把握资本、技术、劳动之间相互替代和依存的特点,妥善处理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实现技术进步和扩大就业的有机统一,提高劳动参与分配能力,促进创造财富和公平分配的协调,更加注重发展成果的普惠性。更加注重改善民生,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这告诉我们,越是搞市场经济,越要注意资本占有劳动和机器排挤工人的问题;越是搞市场经济,越要体现人文关怀,越要体现人间的真情和大爱,越要让广大群众特别是社会的弱势群体感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三、批判工具理性,使人们认识到仅用“看不见的手”来调节还不能发展市场经济,发展市场经济还需要社会和政府以价值理性对市场经济进行限制和引导。应充分发挥体现人性美好追求的人文精神的巨大的调节功能
市场经济具有自发性的特征,那只看不见的手,对资源配置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但看不见的手是无情的,它只关心利润和剩余价值的增值,而不关心公共利益和公共产品的生产。利润是唯一的目的,而不问过程和手段。这种“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思维,导致一些人不择手段地追逐金钱,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曾引用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李嘉图的话来分析这种本末倒置、目的和手段的倒置:“各国只是生产的工场;人是消费和生产的机器;人的生命就是资本;经济规律盲目地支配世界。在李嘉图看来,人是微不足道的,而产品则是一切。”
源于:7彩论文网毕业www.7ctime.com
但是,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负责任的政府,绝不会听任市场经济的自发发展,也不会对市场经济的负面东西任意放纵。看不见的手不可能自动纠正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它只是一种工具理性,任其发展难免导致两极分化甚至以强凌弱,为此需要社会和政府进行宏观调控。这种调控既包括运用经济的、法律的、行政的手段,也包括以人文精神和价值理性加以限制和引导。
温家宝总理多次强调学习和研究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呼吁企业家的血管里应当流淌着道德的血液,就是试图从道德层面进行引导。总书记提出考核干部政绩应有“人文指标”,这是试图从组织部门解决干部的任用、提拔和考核问题,也是价值理性的引导。
市场经济的主体是人,人的行为既受利益的支配,也受道德观念的支配。体现人性中最美好的东西和有助于社会进步的东西是任何经济形态都需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人不能孤立地存在和发展,代际之间和代内之间的互助合作是任何经济形式和任何社会进步的基础。这就需要父慈子孝、尊老爱幼、团结互助、诚实守信、艰苦奋斗等道德规范。遵循这些道德规范,有利于人际关系的和谐和社会的进步。世界大会把我国孔子提出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基督教耶稣提出的“你若要别人怎样待你,你就怎样待别人”定为“金规则”,就是说,这个规则适应于一切民族和一切时代。从这种意义上说,任何美好的、有利于人的生存和社会发展的精神并不受经济形式的限制,都具有超越时空的永恒价值。不能因为我们实行了市场经济就否定了这些普遍的价值法则。
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具有超越时空的永恒价值。这是因为,人文精神体现了人性中最美好、最普遍的东西。这种美好而普遍的东西,看似复杂,其实非常简单,就是关心人、尊重人、爱护人、帮助人。
必须强调的是:就像经济的发展不会自动导致社会道德水平的提升一样,人性中一切美好的东西都需要培育。精神对物质的巨大反作用,需要一定的条件,精神文明重在建设。这是我们得出的正确结论。既然发展市场经济需要人文精神,我们就应当采取切实的措施来宣传和弘扬人文精神。一个有责任心的执政党对自己民众的精神状况绝不会掉以轻心。精神领域的不作为会对党和国家带来灭顶之灾,这绝非危言耸听,因为苏东剧变的前车之鉴无时无刻不在警示着我们。
四、批判“市场意识的泛化”,使人们认识到“经济人假设”、“追求利润最大化”、“等价交换”等市场意识在经济活动领域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不能普遍地推广到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
众所周知,与计划经济时代相比,市场经济把个人利益突出出来了。市场经济有两个起点:每一个经济的个体都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这是资本的本质;每一个真实的个人都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这是人的本性冲动。而市场经济的动力,正是从这两个“起点”开始,演出了一部激烈竞争、效率至上的交响曲,形成了优胜劣汰的秩序,导致利润和利益追求的最大化,从而在整体上推动经济不断发展。亚当·斯密的“经济人”假设,凸现了人在市场经济中的主体性、能动性、功利性,毫无疑问,这是发展市场经济所必须的。
 但是,这两个最大化导致“无限度”追求,又会成为市场经济的严重阻力。虽然市场经济可以叫人不偷懒,逼着大家去竞争,却不能叫人不撒谎,不害人,甚至可能诱使人们“勤奋地”去撒谎、害人,不择手段地谋取财富,甚至利用高科技、犯罪。这说明“经济人”并非至善之道,它是一柄双刃剑。遗憾的是,我国实行市场经济以来,“经济人”大行其道,似乎人人都应该成为“经济人”,都应该成为利己主义者。“事件”以及各种侵害消费者权利事件的发生,加深了人们对“经济人”的感性认识。一个不能否认的事实是:我国实行市场经济以来,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成为社会的公害,制假贩假行为不仅直接破坏了论文导读:
市场秩序,也极大地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对商品、货币的崇拜造成是非标准的颠倒,使假的变成真的,丑的变成美的,恶的变成善的,使爱情、友谊、荣誉、良心、尊严、德性等一切美好的东西黯然失色。经济人假设是不是市场经济对人的唯一假设?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来看,回答都是否定的。
从理论层面看,西方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在《新教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描述了资本主义经济如何受益于基督教文化中“宗教精神的力量”,使人们既把千方百计地去挣钱和赚钱视为“上帝的召唤”,又把不可奢侈、过度享乐与浪费作为上帝的恩典。于是,依靠勤勉、刻苦、节俭、自我约束,再加上建立和利用健全的会计制度精心盘算,就构成了一个“经济合理性”的新观念。新教对资本主义制度下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实践层面看,凡在市场经济中取得成功的企业大都是重诚信、尊崇市场秩序、遵守法律、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善于把资本的冲动与道德的操守相结合,才能在实践中立于不败之地。像三鹿集团,不惜以牺牲人的生命健康来追逐利润,结果只能被市场抛弃。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对在资本盈利和个人谋利这两个“起点”被激活后,人们如何提高自我约束力的实际问题。如果不去正视和着力帮助市场经济解决这个难题,听任“道德”尽失、腐败泛滥,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就难以为继。古人言: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我们河南民营经济维权促进会出版了一个内部刊物,取名为《商道》,我觉得这个刊名的立意非常好,好就好在它要宣扬经商之道,什么是道?道就是规律、规则、规范。经商之道与做人之道密切相关,做人与做事相比,做人是基础。我们中华文明中关于“道”的智慧博大精深,需要我们很好地去继承与发展。我们应当善于从自己千年积累的东方传统文化中去发掘、改造和创新,建立我们自己的、现代市场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市场”,善于把“资本”的冲动与“”的建构成功地结合起来。2011年8月22日,部署了全国机关集中开展“打四黑除四害”的专项活动。所谓“四黑”就是指制售假劣食品药品的“黑作坊”,制售假劣生产生活资料的“黑工厂”,收赃销赃的“黑市场”,涉赌涉毒的“黑窝点”。这“四黑”,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严重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严重危害群众的切身利益,严重危害公共安全和社会诚信。这种专项治理的活动得到人民的普遍欢迎,这是我们运用法律手段保护人民群众利益、抑制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重大举措。除此以外,还可以利用其他手段如行政和等手段来开展抑制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斗争。只有这样,才能极大地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势,满足人民群众新的期待和新的需要。
“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弊端,导致一切领域都用经济效益来衡量,认为市场就是“灵丹妙药”,只要推向市场,什么问题都解决了。前些年提出的“教育产业化”,就是试图让教育部门也实现利润最大化。有些部门的所谓“改制”、“改革”,实际上就是走市场化的道路。譬如,学术期刊假如也要追求利润最大化,那就会驱使人们向高版面费看齐。显然,这个路径与学术公器本身是背道而驰的。高雅艺术要利润最大化,那就只好庸俗化。实践证明,市场不是万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不总是一致的,教育学术文化事业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不加区别地推向市场,必将损害国家利益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等价交换”是市场领域的重要原则,在市场以外也普遍推行等价交换会带来一系列严重问题,譬如在政治生活领域,就一定会滋生买官卖官、权钱交易这些腐败现象。不仅领导干部利用权力寻租,就是掌握一定公共资源的一般人员,也会在自己的领域利用所掌握的公共资源进行交换。譬如医生收取病人的红包,老师收取学生的礼物等,只要想办成什么事,就必须托关系,所谓“跑部钱进”,大家的口头禅是“跑了没有”?一个“跑”字包含了多少玄机和无奈!
从入学的角度来看,人是多重性的存在,是一个复杂而矛盾的多面体。虽然我们要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但却不能把市场意识泛化,不能把“经济人假设”、“追求利润最大化”、“等价交换”等市场原则推广到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譬如说教育,教育是心灵呼唤心灵,以精神引领精神,以生命温暖生命的神圣事业。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师育人,情爱为先。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说的: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灵魂与灵魂的交融,人格与人格的对话。“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就没有道德,没有爱,就没有世界上的一切。”这告诉我们,“市场意识”和“市场原则”不具有普遍性。
五、批判物质主义,使人们认识到“拥有就是被拥有”,把追求财富作为生活的唯一的和终极的目标,是价值的迷失和生活浅层化的表现,幸福和尊严的精神价值弥足珍贵
实行市场经济以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在短期内激发和膨胀了人们的物质需要,告别物资匮乏的人们,迅速滋长了物质主义的,“拥有”成为人们的口头禅和奋斗目标,人们以拥有票子、房子、车子以及“位子”,拥有更多的财富而相互攀比,甚至有人不惜重金打造自己的豪华坟墓。与此同时,信仰失落、道德失范、价值虚无则成为沉重的话题。精神的困惑和迷茫并未因财富的增加而减少,那些不该发生的事,如老人跌倒不敢搀扶、有人跳楼旁观者却欢呼雀跃、开车撞人不送医院却拿刀捅死、医生因病人带的钱不够将缝合的线拆开等等,这些都在拷问人们的道德良知。正如有学者指出,过度膨胀的绑架了人们的灵魂,精神价值遭遇物质价值的消解,是美德日渐稀缺的重要原因。
一边是财富的积聚、生活的享受,一边是精神的衰落,信源于:7彩论文网论文例文www.7ctime.com
仰的虚无,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这种重拥有、重享受的生活方式,对人们精神价值的消解,对我们民族和国家的危害是长远的,决不能任其发展下去。现在一谈到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很多人都感到没有必要,不合时宜,甚至认为这些观念都过时了。其实,中国古人讲的“玩物丧志”,这一真理并没有过时。一些人在物质主义的追求中,精神空虚,意志消沉,甚至悲观厌世,这方面的例子举不胜举。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一些党员干部包括一些领导干部追求和模仿西方腐朽的生活方式,信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最终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其实,就是在西方国家,许多有识之士对享乐主义泛滥、思想堕落、精神颓废源于:7彩论文网毕业总结范文www.7ctime.com
之类的“西方社会病”也深感忧虑。我们党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所以是伟大的创举,就是因为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的不仅仅是让社会的财富增加,人们的物质生活富裕,而且还要使人们的精神充实,对社会主义的信念更加坚定。正如所指出的:“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不仅要使人们物质生活丰富,而且要使人民精神生活充实。”
事实上,存在主义早就认识到物质主义的危害。认为“是不能于有”,“拥有就是被拥有”。台湾大学的傅佩荣先生在《哲学与人生》中谈道:许多人喜欢问“我拥有什么”?实际上,一个人“有”的越多,就越不是他自己。因为一个人拥有的越多,越没有时间做自己。举例来说,我拥有一辆车子,就等于我被这辆车子所拥有,因为我必须时常担心:我的车有没有被拖走?停车费还没缴怎么办?我有一个朋友,很辛苦地工作赚钱,以前租房子,后来终于自己买了一栋房子,以后有了五栋房子。结果一个论文导读:奴隶,以至精力衰竭,丧失了人生意义。你所“有”的越多,你所“是”的就越少,这二者是呈现反比的。我们不是简单地反对人们拥有一切东西,而是反对被拥有所累,成为物的奴隶,反对物质主义去消解人们美好的精神追求。我们拥有的东西必须是我们所能够掌握的,而不能成为我们追求幸福与尊严的累赘。正如邴正所指出的:“物质财富是
月有半个月的时间都在烦恼房子的问题:租给别人怕收不到租金,收到租金又担心别人以后不肯搬走,市场行情不好的时候还忧虑房子跌价,然后每年还要缴一堆税金。几年辛苦下来,生活质量反而下降了。由此可知,拥有的东西太多时,人的生命内涵以及注意力就分散了,最后反而被拥有物所拥有,变成了拥有物的奴隶,以至精力衰竭,丧失了人生意义。你所“有”的越多,你所“是”的就越少,这二者是呈现反比的。
我们不是简单地反对人们拥有一切东西,而是反对被拥有所累,成为物的奴隶,反对物质主义去消解人们美好的精神追求。我们拥有的东西必须是我们所能够掌握的,而不能成为我们追求幸福与尊严的累赘。正如邴正所指出的:“物质财富是人类用来满足人的物质生活需要的物质生存条件,是人的生命的外延。没有财富,人的生命就失去了生存和活动所依赖的手段。鄙视财富无疑是鄙视生命的表现。但是,人的进化不仅仅是物质生活需要日益复杂化的过程,更主要的是物质需要基础上不断形成和发展文化的和精神的需要。把财富作为生活的客观基础是合理的,但把追求财富作为生活的唯一的和终极的目标,则是价值的迷失,是生活浅层化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