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以英美文学教育促进理工科人文精神培养-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1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4122 浏览:107601
论文导读:子院士曾痛陈的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的“五轻五重”的弊病,即重理工,轻人文;重专业,轻基础;重书本,轻实践;重共性,轻个性;重功利,轻素质。因而,理工科大学生在学习目的上存在着功利主义思想,对于与自己专业有关的课程会相对较认真地学习,而对专业以外的人文类课程往往缺乏兴趣。从对一些理工科学生的调查中我们也发现,很多学生对
[摘要]为了进一步探讨大学英语教学与素质教育的结合方法,文章在分析目前我国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英美文学教育对促进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在大学英语课程体系中开设英美文学课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素质教育人文精神英美文学大学英语课程体系
[作者简介]陈彦茹(1977-),女,陕西西安人,西安邮电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应用语言学。(陕西西安710121)
[基金项目]本文系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大学英语拓展阶段课程体系构建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1L004)
[]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1-0170-02
人文素质教育是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领域迫切关注的一个问题,也是各个高等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各院校结合自己的办学定位、教育特色对“人文素质教育”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如今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又如何呢?作为一名大学英语教师,笔者反思了现代大学生不容乐观的人文精神现状,认为在大学英语拓展阶段英,美文学课在培养理工科学生的人文精神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笔者着重探讨和研究了英美文学课作为知识文化模块的主干课程在彰显教育的人性化方面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大学英语课程体系中英美文学教育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一、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要意义

人文精神是当今社会非常热门的一个话题,那么究竟什么是“人文”?自古至今,不同的文化对“人文”都有不同的表述,但其基本内容是可以相互认同的。所谓有人文素养的人,首先应该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积累了一定的中外文学名著知识,对传统和历史有一定的研究。此外,还应该对人生的意义、价值和尊严,人的发展与幸福有着深切的理解和关注。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当代国际教育改革的趋势,它对于培养高层次、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有着重大意义。人文教育涉及人类文化的各个知识领域,主要包括语言、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这些学科构成了人文教育的基础。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培养是指通过人文素质教育把人类优秀的文化精神与阅历经验传授给他们,让他们能受到广博文化和知识的滋养与熏陶;能沐浴在高雅的文化氛围中,从而得到人生境界的提升、心智的完善、灵魂的净化;能够细微地洞察人生,理解人生的意义与目的,寻找到正确的生活方式。

二、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现状

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带来了人类物质财富的急剧增长,整个社会对科学技术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因此,许多理工科院校中学生的科学技术教育知识普遍掌握较好。然而,21世纪已经不是过去那个单凭一纸文凭或某种专业技能就能闯荡天下的时代了。许多求职不成或是事业失败的人并不是因为不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是缺乏诚信、没有责任感、集体意识淡薄、团队合作能力差等原因所致。许多大学生上课睡觉,或逃课沉迷于上网打游戏;一些学生心胸狭窄,自私自利,遇事爱钻牛角尖,学生跳楼的事件频频出现。例如云南大学的“马加爵案”,清华大学的“泼熊事件”,这一切无不反映出我国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缺失,表现出大学生对人生价值和人生意义的消极认识与冷漠态度。
在我国高等教育机构中,理工科院校有着极其重要的分量,是我国培养高科技人才的摇篮。理工科院校培养出的人才具有过硬的专业基础知识与技能,同时具备科学的头脑,为我国的科学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加强对理工科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不仅有利于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也会影响到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然而,近些年来许多理工科院校普遍存在偏重传授科技知识和训练学生的专业技能的现象,把培养学生的技术作为教育的终极目标,而忽视了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在教学观念、人才培养模式以及课程设置等方面都存在着杨叔子院士曾痛陈的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的“五轻五重”的弊病,即重理工,轻人文;重专业,轻基础;重书本,轻实践;重共性,轻个性;重功利,轻素质。因而,理工科大学生在学习目的上存在着功利主义思想,对于与自己专业有关的课程会相对较认真地学习,而对专业以外的人文类课程往往缺乏兴趣。从对一些理工科学生的调查中我们也发现,很多学生对人文科学类等选修课持轻视态度。以至于有相当一部分理工科大学生虽然专业技术知识丰厚,但是语言文学方面的人文素养却没有得到应有的提高。

三、英美文学教育对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要意义

前不久韩宝成教授在“陕西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研讨会”上指出,外语教育的目标是“学文化、启心智、爱生命”。这一外语教学的终极目标与人文精神培养的目标不谋而合。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即把人类优秀的文化精粹传授给他们,培养学生完整、健全的人格,给学生以人生意义的启迪,引导学生感悟人生,洞悉生命。大学英语课程体系中的英美文学教育毋庸置疑是完成大学英语教育中“学文化、启心智、爱生命”的有效途径。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接受人文精神教育,了解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文学作品的阅读可以使学生了解到它所承载的文化,启迪心智。与此同时,阅读英美文学作品也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因而,学文学不仅是学语言的最佳途径,更是素质教育和人文精神培养的有效渠道。因此,鉴于理工科学生接触人文学科课程相对较少,在其英语学习的拓展阶段开设英美文学课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英美文学是西方文化的重要载体

文学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民族个性的重要表现形式。文学作品隐含着某种文化下人们的道德观、价值观,以及某种特定时期的意识形态。所以说,英美文学课为学生开启了了解西方文化的一扇窗。通过阅读英美文学作品,学生能够了解到凝聚在作品中的西方文明,不仅能掌握西方国家的语言,还能熟悉西方国家的传统民族文化、社会风貌、风土人情和行为习俗。同时,通过了解文学作品中的典故格言,以及各种修辞手法,学生还能够加深对英语国家人们思维方式的理解,提高他们对英语语言的领悟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可见,只有通过研读英美文学,才能对西方文化有更深层次的理解,英美文学无疑是大学英语教育中“学文化”这一使命的必然载体。

(二)英美文学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文学是一种优美灿论文导读:
烂的语言形式,一种纯粹的语言艺术,是文化的载体,也是人生艺术的体现。通过欣赏文学作品,学生能更加清楚、生动地看到一个博大精深的文学世界,从中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增强审美意识,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除此之外,外国文学也是真正学好外语难以回避的途径。综上所述,不难看出,文学作品的欣赏,文学素养的提升,在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过程中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英美文学教育,必然能够帮助实现“启心智”这一英语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目标。

(三)英美文学教育能够引导学生感悟人生、珍爱生命

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能够反映出人类对真、善、美的追求,对人生的感悟,对生命的热爱。通过阅读英美文学作品亦能激起学生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对生命的关注与热爱。

四、为理工科学生开设英美文学课的几点建议

以往的英美文学课是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2000年颁布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中指出,“文学课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文学阅读的能力,掌握文学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在这样的指导下,英美文学课的开展往往更加侧重于学生更深层语言能力的拓展,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以及阅读习惯的养成。然而,为非英语专业的理工科学生开设英美文学课,在诸多方面应该是有别于英语专业学生的英美文学课的。因为教学的对象不同,所以教学内容的选择、对教师的要求、教学方式的选择以及教学侧重也应有所不同。

(一)教学内容与教材的选择

大学英语课程体系中英美文学课的对象是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在我校更以理工科的学生居多。因而,在教学内容和教材的选编上我们既要使我们的内容能够促进学生对英语文学常识的了解,对英语文学名篇的欣赏,对英语语言能力的充实和提高,又要兼顾理工科学生英语基础薄弱的特点,选取经典名篇。在对文学作品的分析上,做到深入浅出。编排一本适合高职院校英语学习的教材有一些基本要求。作为教材,它应简明扼要、精华突出、难度适中;作为读物,合英美文学为一体,适应于欣赏和文学能力之提高。

(二)对教师的要求

传统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注重的是语言基础和语言技能的教授和训练,教师在课堂上讲授摘自:7彩论文网本科生毕业论文www.7ctime.com
最多的是单词、句型和语法。然而,融入英美文学的大学英语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的教学改革要求教师本身具有广泛的兴趣、开阔的视野,对本学科和社会的发展动态有敏锐的鉴别、把握和解释能力,并且能够深入浅出地与学生交流自己的观点。要求从事英美文学课教学的教师要打破学科界限,丰富文化含量。在英美文学课的讲授过程中,教师应该将世界其他民族的文化与文学融为一体,使学生在学好英美文学知识的同时丰富厚实其文化积淀。

(三)教学方法

英美文学课的教学方法应以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维为宗旨,结合多种教学手段和评估模式,达到提高学习效率和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目的。首先,应该打破教师“一言堂”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者、学习的主动者。其次,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文学课的内容以一种形象化、生动化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从而大大提高学生对英美文学课的兴趣,优化授课效果。最后,让学生课后的自主学习成为课堂学习的有益补充,帮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四)英美文学教育应强化人文精神

正如前文所述,英美文学教育不仅是语言学习的最佳途径,更是素质教育和人文精神培养的有效渠道。英美文学的教学核心不应该是纯粹语言知识的灌输,还应是人文精神的培养和滋润。理工科学生大学英语课程体系中的英美文学课教学,更应该强调文学在彰显其在培养人文精神方面的作用。文学作品中展现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本身就是进行德育教学的生动例子。例如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双城记》《美国札记》等作品中反映出的拜金主义思想、知识分子的自私自利的心理、自然界和社会中的“弱肉强食”和“尔虞我诈”的现象,都可以成为学生道德教育的反面例证。教师可以让学生积极投入,自由讨论,畅所欲言,交流思想,最后再给学生适当的引导,让学生明辨是非,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2]蓝仁哲.语言·文学·人学[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2).
[3]虞建华.“致知”是一种最高的学习[J].郑州大学学报,2002(5).
[4]程爱民,徐劲,柯可,等.关于我国高校英美文学教学现状的调查报告[J].外语研究,2002(1).
[5]顾明远.我的教育探索:顾明远教育论文选[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
[6]向珺.《红楼梦》与中学生人文素养[D/OL].dlib.edu.cnki.net/kns50/de? tail.aspx?dbname=CMFD2007&filename=2007013779.nh,2007-01-23.
[7]范谊,芮渝萍.英美文学教学的目标内涵与层次定位[J].外国文学研究,2002(3).
[8]谭晶华.英美文学与大学生素质教育[J].双语学习,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