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技工院校生就业心理分析-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0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7771 浏览:80362
论文导读:
摘?要:技工教育是职业教育的一部分,只有构建教学管理调控机制,解决毕业生就业心理障碍,才能推动技工院校毕业生就业,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
关键词:技工摘自:7彩论文网本科毕业论文答辩www.7ctime.com
院校;心理障碍;成因;分析;对策
技工教育就是就业教育,我们通过调查、分析技工院校的毕业生常见的一些就业心理问题,提出心理调适的方法,对毕业生进行合理引导,使他们及时调整自己的就业期待,做好充分的就业心理准备,为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心理障碍成因调查

肇庆市技师学院就业办利用2009、2010年两年的时间,分别对部分大、中、小企业使用毕业生情况及部分毕业生进行了抽样调查。

1.问卷调查

为了更进一步全面了解分析就业表现,提出有针对性的管理对策,主要调查项目共分为两大类(见表

1、表2)。

2.样本的选取

本研究选取的样本是来自各企业的技工院校毕业生,样本的获得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办法。两年的时间调查了来自广州、顺德、东莞、肇庆四个地方的64家大、中、小型企业及2000名在不同企业里工作的毕业生,共发放2064份问卷。基本保证了抽样的代表性。回收问卷2000份,其中有效问卷1968份,问卷回收率(9

6.9%)、有效问卷占回收问卷的比率(98.4%),均超过90%。

二、调查结果

(1)自卑心理。在个人问卷调查中“你为什么选择读职业院校”,填写“兴趣”的占20%,填写“不知道”的占60%;“你认为技工院校毕业生在社会上成才的机会有多大”回答中,45%的毕业生认为“不可能”,33%选择“没想过”,只有22%认为“可能”。调查结果表明,部分学生在升学过程中失败或者受家庭经济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产生了自卑感。
(2)焦虑心理。毕业生在调查问卷中填写“企业与学校的区别”时不适应的占65%。在“如果你有更好的就业选择机会,你会如何”的回答中,有43.9%的学生认为“有些忧郁和茫然,不知如何选择是好,参考家长的意见后再做决定”;28.5%的学生表示“我的目标和期望值看单位对自我价值的回报”;2

7.6%的学生认为“愿意到有利于自己发展的更好的环境就业”。

三、技工院校毕业生就业心理障碍形成原因分析

(1)社会因素。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现实,为用人单位挑肥拣瘦的招聘与使用提供了条件。这使毕业生在就业选择时没有摆清楚自己的位置,出现不切实际,盲目乐观,眼高手低的情况。
(2)家庭因素。大部分的青年和父母之间的沟通是不够的。凡是以自我为最高价值取向,是当代未成年人的特点,许多家长在生活上习惯了对自己子女过分保护,导致毕业生在遇到困难或在工作中发现不如自己所想象的那样,就会产生诸多抱怨。
(3)学生因素。技工院校毕业生处于青春期,心理发展迅速趋向成熟但又未真正成熟,理想化与自尊心强是他们的主要特点。一方面由于没有考上理想的高中或大学,产生失落感,潜意识自卑与压抑,另一方面,由于社会上对高技能人才需求的吹捧,青年争强好胜的心理,在社会舆论与家庭压力下,为了维护自己的自尊,往往在就业初期表现出脆弱、困惑的心理。

四、预防和消除技工院校毕业生就业心理障碍的对策

(1)心理障碍调控的宏观机制。对形成心理障碍社会因素的控制,是防止和消除毕业生心理问题的基本前提。学校教育是心理障碍社会宏观控制与微观自我控制的中间环节,并起主导作用。①加强新生思想教育。学校要从新生入校开始就对学生开展正确的就业思想教育,让学生赢在起跑线上。②加强理想主义教育。加强社会主义理想教育,强化宏观控制,对防止和消除青年学生心理障碍具有重要意义。
(2)心理障碍调控的微观机制。心理障碍调控的微观机制,主要指学生自我调控能力。因此,建立个人与学校两方面整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才是预防和消除心理障碍的根本所在。①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品质。技工院校教学管理工作中可通过班主任的班会课,培养同学们集体主义情感、责任感、友谊及同情心。防止在学校中产生消极观念,对于生理和心理以及社会的原因造成的不良情绪能够自我排除。②培养学生参与良性竞争意识。在学校教学管理工作中,应广泛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社会活动、技能竞赛、体育竞赛或文艺活动。鼓励、支持同学们多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积极加入良性竞争中去,才能不断形成积极的意志品质,充分发挥意志控制作用。
(3)引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设计。现时技工院校毕业生有三分之一是处于“要我学”的学习心理状态,不知道学习是为了什么而学,导致学习技能不扎实。学校就业指导工作,应加强培养学生认识自己、评价自己的能力。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专业实习中加深对职业内涵的理解。学生对职业有了追求,必会主动制定培养职业道德行为习惯等职业素质的措施,并自觉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