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如何对待公开课-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2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7384 浏览:80698
论文导读:
公开课是每一位一线教育工作者都熟悉的一种课型,在课堂上它除了有学生参与之外,还有同行、领导或专家的光临,因此公开课往往成了展示教师教学风格,传达先进教学理念,探讨科学教学方法的主要阵地和舞台。它为中青年教师的成长、成才提供了机会,给我们留下了一节节精品课程,成就了一大批名师,同时也提高了学校的声誉。笔者从教十多年来,接触了各种各样的公开课,下面就公开课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一、教者应以平常心看待公开课

很多承担过公开课的教师都有这样的感触,就是一个“累”字。不管是名师还是初出茅庐的牛犊,在承担一节公开课时,他们一方面要面对庞大的备课量(教材的研读、教法、学法的设计等),另一方面还要承受来自外界的思想负担(为自己的名声,为学校在社会上的影响考虑等)。在这种“不成功,便成仁”的环境中,我们的大多数教师不能以一种平常的心态去对待公开课,而是将一节公开课很功利地看成是自己在众人和领导面前的一次表演和展示。于是课堂便有了蹩脚的启发,廉价的表扬、热闹的讨论、花哨的板书和做作的表演。其实,这是以教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下形成的一种普遍心态。在这种心态的支配下,很多人在备课时,就把着力点放在怎么让自己的课堂出彩,怎么得到同仁的认可与好评上来。有人为了做到尽善尽美,挖空心思准备,反复演练,甚至不惜弄虚作假。到最后,只能上一节看似热热闹闹,精彩纷呈,实则没有个性、没有思想、没有学生的课。这样的课笔者认为不再是真实的、单纯的课,而是附加了许多功利的,被压得失去本真,变了质和味的课。那么理想的真正受学生欢迎的公开课到底应该是怎样的?笔者一位学生的话应值得我们大家深思,他说:“我们真正喜欢的好的公开课是老师用朴实又有才华的语言,在课堂上不骄、不躁、不作秀,真实而自然地引领我们大家一起学习。”
是的,新课程要求学生的主体化,课堂的个性化。教师只有摒弃那种边僵化的教学模式,形成以教为主的观念,在接受公开课任务后,才能以一种平常心更好地从学生出发,去准备这节课:这节课是自己整个教学序列中的哪一环;这一个环节在教材中处于什么地位;这节课要完成什么学习目标;该如何组织教学内容;该安排什么活动形式;该以什么步骤推进教学;该选择何种学习方法;该怎样以自己独特的思想启迪学生、引导学生,在一些细节方面该如何去调控、操作;而不是为了迎合听课、忌惮评课刻意去展示什么,表演什么。当然,笔者说以平常心对待公开课,并非不重视公开课。这就要求我们每个人时时刻刻以一种科学严谨的态度对待每一节课,当我们以一贯的科学严谨、认真扎实的态度去对待每一节课,就能把一节公开课看得和平时的课一样了。

二、评者应理性地去对待公开课

评课目的是依据这节课,对上课者做一个全方位的评价,要对这个教师做一个“结论”,其核心是“评教”;评课方式是“点评式”,评课态度则是“批评式”的。而新课程中的公开课及听课评课,是从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发展出发,以课堂教学行为和学生表现为研究对象,关注的是课例中反映出来的具有创新意义和建构价值的问题。所以,新课程中的公开课,从根本意义上讲,是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为研究目的而开展的教学行为反思性、生成性研究评价活动,是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和教学过程的一次再认识、再生成的过程。而绝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教师单独表演,更不是评课者高高在上的专家式的点评,领导式的结论。在这个前提下,评课观念和方式势必要做相应的转变。因此评课时就不能只着眼于对一节课或上课教师划上一个是否圆满的句号,更要看这节课是否画出多个有利于再思考、再生成的问号,从而让教师带着问题和思考走进新课堂 。评课的标准应从传统的“以教评教”的方式中解脱出来,把“评教”和“评学”结合起来,“以学评教”,以“评学”为重点,实现由“评教”向“评学”的转变。变领导、专家的“点评式”的评课方式为“研讨式”,这样,教师间就可以进行更好的平等对话,合作研讨和反思,更利于教师的共同提高、共同进步。还有对年轻教师的公开课的评价,应多一些激励,少一些批评指责。一个好教师的成长需要指导和培养,更需要激励。教师在课堂上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瑕疵,有时甚至是比较严重的失误,这都是难免的。即使是再优秀的教师也不可能把课上得十全十美。因为一个人无论多么聪慧,也摘自:7彩论文网毕业论文格式设置www.7ctime.com
总会有思维上的缺憾,一个教师无论水平多高,也不可能万无一失。一节课尤其是公开课,总难免有作秀的成分或失误的地方,这种缺憾在评课时我们就应提出,并帮助教分析原因,是知识上的缺陷,态度上的问题,还是心理素质问题,要分清楚。然后从专业化成长的角度进行指导,或从职业操守的高度提出要求,或从心理发展的角度给予关怀和激励。这样就能使其振奋精神,鼓足勇气,深入到对问题的反思和研究之中,并有所领悟,有所收获,从而达到了既培养人又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总之,面对公开课我们要做的还很多很多,但首先要转变观念,那就从以一种平常心态对待公开课开始吧。
(责任编辑 黄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