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浅析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理念转变-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1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142 浏览:21006
论文导读:
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受到每位教师的关注与重视,广大教师用新课程的理念引领教学实践,改变教学行为方式。然而,在具体的教学行为转轨中问题不断。面对教学实践中诸多的问题,教师应及时转变教学理念。在新理念指导下重构教学实践与教学行为,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有效教学,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适应时展的需要。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理念转变;教学健康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为人民服务的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在这种氛围下,转变传统的体育教学理念,重新认识及反思体育教学的行为规范,使之符合现在教育的发展趋势,符合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是非常必要的。相对于传统体育教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理念的转变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由重“体质、技能”转向重“健康”

以往“增强体质”和“技能传授”是学校体育的主要目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关注学生健康意识的增强,以及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的养成,将增进学生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能确保“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实处,使学生健康成长。
新的课程标准确定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新的课程理念,即根据摘自:7彩论文网毕业论文格式www.7ctime.com
社会的需求、体育学科和特点的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拓宽了课程学习的内容,构建了五个学习领域、三个层次的课程目标体系。这五个学习领域是互相联系的,构成了一个学习整体,其中活动项目是学习的载体,改变了以往教学只注重传授运动技术的倾向,而是侧重于运动技能的掌握和应用,不过分苛求技术动作的细节,使运动技能的教学成为完成多种教学目标的手段。
社会适应和心理健康作为新的目标领域,被渗透于课堂教学之中,体育教学中促进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以及形成健康的心理是一个新课题,是每一个体育教师必须重新学习的一个全新领域。所以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应“与时俱进、推陈出新”,由“繁、难、偏、旧”转向“易、简、活、新”。教学过程中合理编排和降低技术性强,难度大的教学内容,如田径中的跳跃、体操中的滚翻,适时地让学生谈一谈成功时的心情体验,教会学生能够在体育活动中尊重他人,爱护器械,并能在陌生的场地上与陌生的同伴一起游戏活动,在集体活动中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同时使学生的身心也得到健康成长。

二、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

传统教学中教师处于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教师是课堂的中心,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绕教师转。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是不利于学生的潜能开发和身心发展的。
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就是不把学生当做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而是把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要常常站在学生的立场,从学生的角度开展教学活动。教师要以强烈的责任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独立精神和创新精神。所以我们要正确地认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并非排斥教师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并非要教师听任学生所为。教师除了传授知识外,更要发挥启迪和引领作用,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更要有针对性地施教,并引导学生适应社会的需要,真正融入社会。例如:在立定跳远教学中,以分组的形式组织学生自主练习,练习中不过分强调动作技术,而是通过随时观察、及时设疑让学生去体会、发现,怎么才能跳得更远,使学生的练习处于“乐中练,动中练,玩中练”的氛围之中。练习过程中教师的观察和同学之间的讨论、互评尤为重要,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在学习中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奖励。
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不仅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责任心,教学还要更具艺术性。教师的工作量也会加大,因为他们必须面对千差万别的个体。教师对每个学生要真正做到“去发现、去欣赏、去雕琢”。

三、由重“结果”转向重“过程”

以往的体育教学评价是以绝对成绩来衡量一个学生的,达到评分表上的哪项成绩就得相应的分数。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与学习行为表现,致使一部分学生在努力锻炼后还是达不到较好的成绩,从而失去了对体育锻炼的兴趣。新课程要求教师应创建新的评价理念,构建多层次的目标体系,突破只注重“结果”而忽视“过程”的倾向;淡化评价的甄别选拔功能,强化评价的诊断、发展和激励功能,体现区别对待,注重学生纵向发展与进步幅度。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懂得为什么学,学了有什么用,明白如何在生活和锻炼中应用。在教学中要从以前的重技术向重能力转变。以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发现为中心,让学生参与评价过程。把学生自评、互评与教师评价结合起来,把学生的体能、知识与技能、学习态度、情感表现与合作精神纳入学习成绩评定的范围。考核中不仅要看学生跑得快、投得远,还要看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无进步。这样做能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锻炼,养成坚持锻炼的习惯,有利于他们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和提高。学生每一次良好的表现要及时多给予肯定和奖励,这样会使学生更积极地参与体育活动。
总之,在新课程标准的引导下,教师应及时转变教学理念,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使学生能主动参与体育活动,从中体验运动的乐趣,最终促进学生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1]李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研究[J].中国学校体育,2007(02).
[2]刘星光.新课程课堂教学行为创新.新华出版社.
(作者单位 贵州省遵义市第十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