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56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护理体会-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1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1607 浏览:144553
论文导读:.2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行介入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临床资料,着重分析护理的内容及其对治疗的疗效的影响。2护理2.1术前护理2.1.1确认病情,制定治疗方案:确认病情是确保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术前深入病房访视,与患儿和家属加强沟通,了解患儿需求,取得患儿或家长信任;向患儿及家属进行术中知识。翻阅病
摘要: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是近几年开展的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具有创伤小、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但此手术的开展,对护理技术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正确的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是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成功的重要保证。本文通过对近两年我院收治的56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介入治疗的回顾分析,探讨介入治疗中护理的内容及作用,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护理
1672-3783(2012)06-0411-01
先天性心脏病是胚胎期心脏血管发育异常而造成的一组出生缺陷病,是小儿最常见的心脏病,它是危害患儿身体和心理发育、社会适应能力以及预期寿命的重要疾病。根据国内外的调查资料显示,其发病率为千分之七至千分之十,即每1000名新生的婴儿中就有7~10个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这就意味着我国每年有15~20万的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婴儿出生。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包括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瓣狭窄,以及一些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病如单心室、大动脉转位、肺动脉瓣闭锁、完全性房室隔缺损、三尖瓣下移畸形、主动脉弓离断等。常规心脏手术存在创伤大,危险性高,恢复慢和输血风险。介入治疗作为新的先天性心脏病治疗手段,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性高,不需要输血的优势,而且康复快。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介入器械不断改进,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通过对近5年来我院收治的56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介入治疗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探讨了介入治疗中护理的内容及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择2006年5月至2011年8月我院收治的患儿56例为研究对象。经临床体检X光胸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符合 2004年中华儿科杂志刊登的先天性心脏病经导管介入治疗的手术适应证,无禁忌证并同意接受介入治疗。其中男30例,女26例,年龄4个月~18岁,平均年龄 5.2岁,动脉导管未闭15例,房间隔缺损26例,室间隔缺损6例,肺动脉狭窄7例,三尖瓣下移畸形5例。共置入封堵器 58个,其中一次手术置入一个封堵器 54例,2个封堵器 2例。术后住院时间 3~15天,平均 5天。
1.2 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行介入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临床资料,着重分析护理的内容及其对治疗的疗效的影响。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确认病情,制定治疗方案:确认病情是确保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术前深入病房访视,与患儿和家属加强沟通,了解患儿需求,取得患儿或家长信任;向患儿及家属进行术中知识。翻阅病例,掌握患儿碘过敏试验结果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参加术前病例讨论,了解患儿病情及手术方案,充分估计术中叫能发生的问题,制定相应护理措施,为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准备。同时,术前进行血常规、尿常规、人便常规、X 线胸片、心电图、出凝血时间、血型、肝、IIRn 功能、彩色多谱勒超声心动图的检查,做好青霉素、碘过敏试验。
2.1.2 术前药物和器械的准备:择期手术患儿入院后常规检查、化验检查无异常者,术前1天给予口服巴米尔泡腾片(1次/d)。做好青霉素或先锋霉素过敏试验。术前 30min 遵医嘱给予阿托品或东莨菪碱肌肉注射。用物及药物的准备:准备抢救车内急救药物及用物,接好除颤监护仪并根据年龄调好能量,备好吸痰器,固定吸氧面罩,连接心电监护及血氧饱和度导线,准备和调试测压系统、定好校正压力基线。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心导管及附件。 给患儿腰骶部垫一块铅皮以防X 线对生殖系统造成不可逆损害。
2.2 术中护理:入室后协助患儿平卧于导管床上,使用约束带,保持室温24~26℃;建立良好的静脉通路,由于导管穿刺部位在右侧腹股沟,静脉输液一般选左侧上肢静脉,连接三通管,调整输液速度;连接心电监护仪、测压装置;局麻患儿术中经常与其交流,及时给予鼓励,消除紧张、恐惧等心理,便于手术顺利进行;全麻患儿术中加强呼吸道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呕吐窒息。
2.3 术后护理:术后局麻患儿平卧,全麻患儿术后去枕平卧头侧位,暂禁食、水,以防止呕吐引起窒息。予吸氧至清醒,术侧肢体制动6 h,同时穿刺点加压。其源于:7彩论文网论文封面www.7ctime.com
按压方法为:患儿回房后,予平卧于床上,用食指、中指、 无名指的指腹或大拇指的指腹压迫穿刺点6~8 h,卧床休息24h。
限制探视人次,避免去公共场所。24 h后解除肢体制动,拆除绷带时要查看伤口。用药期间密切观察有无出血征兆,发现异常立即给予止血处理,同时预防感染。术后 24h 内最初2h观察记录心率、心律、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随时观察穿刺局部有无渗血发生,观察术肢足背动脉搏动情况、皮肤温度及颇色,观察尿液须色,如为茶色、酱油色或红色,立即报告医生。指导患儿多饮水,多排尿,以利于造影剂的排出。每4h测体温1次,如体温升高,应警惕有感染发生的可能。同时注意遵医嘱抗凝,将抗凝的重要性告诉家民,以引起足够重视。注意术后超声心动图结果,如术后患儿有呼吸困难,应立即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检查,明确是否有肺栓塞等,并及时治疗。同时也要加强护理,预防感冒。
3 结果
56例患儿均成功实施封堵,6例患儿发生并发症,其中2例发生心律失常,2例心包积液,1例出现发热、恶心、呕吐,1例股动脉血栓。经有效护理及抢救,均恢复正常。
4 讨论
先天性心脏病是先天性畸形,是最常见的一种疾病,是由于胎儿的心脏在母体内发育有缺陷或部分停顿所造成的。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手术是近几年开展的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具有创伤小、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但儿童心脏及血管管径相对较小,加上患儿耐受能力差,不能主动配合手术,增加了手术操作难度和手术风险。因此,精湛的技术、优质的护理配合和术后监护是手术顺利进行的关键。护士必须具备高度的责任心、敏捷的思维应变能力、娴熟的业务技术、丰富的临床经验,术前、术中、术后每个护理环节都要做到规范、有序,才能减少术后并发症,保证手术的成功。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是相对安全的,而且随着介入技术的迅速发展、介入治疗器材的不断推陈出新,经验的积累,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会越来越低。先心病介入治疗成功率高、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其疗效已逐渐被医患双方所认可,是目前先心病介入治疗的又一新热点。但该技术仍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阶段,加强对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穆传红.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护理.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0, 14(16): 103-104
张萍.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 中国医疗前沿, 2009, 4(1):116
[3] 李艳梅, 孙义兰, 陈新梅. 介入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复合畸形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中华护理杂志, 2008, 43(3):237-238
[4] 周碧蓉.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中和治疗后严重并发症回顾分析[J]. 安徽医药, 2007, 11(1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