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兴趣-学位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0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377 浏览:21375
论文导读:
当前,教育的重点是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而素质教育,说到底也就是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因此,近年来,“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得到关注,而学习兴趣是非智力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当前教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在多年的数学教学实践中,我的体会是:

一、学习兴趣的实质

所谓学习兴趣,是指直接引起和维持学生积极探索数学的认识倾向。稳定的学习兴趣能使注意力更加集中,想象力更加丰富,能使记忆得到加强,思维更加活跃,大大提高智能活动的本能。好奇心是产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讲,正常人都有一定的好奇心,尤其是中学生。所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应该给学生创造一个丰富多彩而富于变化的环境,以及多种多样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新奇感,使他们产生好奇心。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方式,以主动有趣的讲授,使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中始终保持高昂的求知欲。
使用现有的或自做的教具,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好奇心。只有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也就是他们自觉或不自觉的求知欲,来引导对知识的了解。如在代数课中“用计算器进行简单数学运算”一节中,教师讲如何操作计算器,只凭一支粉笔、一张嘴是很难讲清楚的,也无法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如果你拿一个计算器在讲台上讲,学生就跃跃欲试。如果你再借上几十只计算器,每个学生发一只,教师在台上边讲边操作,学生在台下用计算器模范操作,那么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就轻松愉快的接受了,并终身难忘。

二、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使用电教手段,使教学直观、生动、形象。因为学生生活经验缺乏,教学中遇到有些问题,只凭讲解,很难使他们理解,但使用电教媒体,就能使学生直接看到问题,老师再通过画面、图形的变换、讲解,使学生在直观、生动、形象的过程中理解问题,突破难点,抓住问题的关键。比如,初中几何中讲解矩形的定义时,把一个平行四边形放在投影器上,使其中的一边固定,然后推拉另一边,平行四边形的一个角在0°至180°之间变化,当这个角变为90°时,这个平行四边形就是矩形了。这样做,把问题变活了,学生不仅了解了矩形的定义,而且知道了矩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内在联系。
语言生动,增加趣味性。兴趣和求知欲是学生获得知识、发展智力的动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一直是心理学家和教师们十分关心的问题。以往的许多研究表明,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能推动学生对本门学科的热爱,使学生心情舒畅,积极主动地学习,从而达到交流信息传递知识的目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运用时代气息的语言,把教学内容讲得通俗易懂,形象生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时而配一些形象的手势,或一些恰当的表情,利用抑扬顿挫的语调,以增强学生的注意力。我从在教学中发现有相当多的学生对数学,尤其是几何在初级阶段很难入门。究其原因使他们觉得几何很难理解,甚至不知道几何是干什么的,是怎么一回事。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中注重组织教学,用打手势和一些形象的动作来说明几何中的疑难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在讲线段、射线、直线概念时,我用两只手拿两条粉笔尽源于:7彩论文网毕业设计论文模板www.7ctime.com
力伸直两臂在黑板上停顿一会儿,这时学生都注意教师伸直两臂干什么,我在黑板上同时点上两点,然后用直尺把两点连接起来,这样他们就会明白线段是两个端点的直线。接着走出教室,两眼向天空中远望几分钟,以引起学生的注意,从而说明眼光是一条射线,因为眼光有一个端点(眼睛),一方无限延长(向空中伸展)。直线呢,也就是射线没有端点,向两方无限延长,这样,学生对线段、射线、直线就形成了比较准确的概念,使学生对几何很快入手,热爱起这一学科,在以后的教学中,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数学是一项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它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活动,如何传授课本知识,只能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三、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

环境塑造人,环境激励人,人处在此情此境中很容易被感染被鼓舞,刚步入初中的学生的情感更容易随着情境而变化,因而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自行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创设适宜的,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的情境,也是学生自行探究知识不可忽视的前提。
刚升入初中,每个学生都非常珍惜自己学习上的第一次飞跃,都有着积极向上的劲头,力争在初中阶段把数学学好。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心理条件,但如不慎重,就会使自信心成为学习数学的自卑感。中学生与小学生的区别就在不满足只是听讲和被动学习,因而教师要创设氛围,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如概念、法则的归纳总结,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通过讨论等形式,再自行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完善、补充,对照课本自我肯定。要尊重学生的认识过程,不急于否定,让学生合作,教学相长,不要老师说了算,要形成群言堂。
师生交流是否,把更多的自由和发言的权利留给学生。教师在课堂上不仅是传授知识更应该是学生尊敬的长者,学习讨论的对手,交心的挚友。在学习过程中给予热情的帮助,常用启发鼓励的语言,从学生的知识、智力和身心发展的实际出发,通过参与教学活动,养成多动手脑的习惯,逐渐形成能力,为初中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