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网络文化对高校文化建设影响与启迪-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1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8833 浏览:131914
论文导读:
摘 要:网络文化对文化建设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它正从文化形态、文化内容和文化精神内核等方面以它自己的形式改变着高校文化的纯正性。对此,我们应在改变观念、建立有力的引导机制、创新内容和增强主流文化吸引力等方面正确引导大学生利用网络,以加强高校文化建设。
关键词:网络文化;高校文化建设;影响;启迪
1002-0845(2012)06-0011-03

一、高校网络文化的特征

近十年我国互联网发生了裂变式的高速拓展。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称,截至2011年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13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56亿,同比增长17.5%;互联网普及率较上年底提升4个百分点,达到38.3%;微博用户数达到2.5亿。当代大学生是最活跃的网络群体,高校几乎都已建立了校园网,网络不仅渗透到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各个领域,而且也覆盖了学生公寓,校园网络已成为标准的“第三课堂”。
所谓网络文化是指以计算机互联网和通信技术为载体、将技术和社会文化相结合的新型文化。它既具有大众文化的表征,又蕴涵精英文化的内核,正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部分,影响着高校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内涵扩展及形式更新。高校网络文化特征既有一般性又有特殊性。
其一般性特征主要有:1)虚拟性。它的发展和交流超越了时空的界限。在网络空间,个体可以凭想像任意驰骋,戴着美丽的面罩做着在现实世界里不能做到的事。正如美国杂志《纽约人》上的一幅漫画所表现的那样:一条狗对另一条正在上网的狗介绍经验说:“在互联网上,没人知道你是条狗。”2)自由性。网络中的个体面对的是一个符号化的世界,不存在强制与干预,因而成为各种社会意识自由表达的主要场所。3)开放性。信息共享是网络文化的一个主要目的,互联网是没有国界的,各种文化思潮与信息都可在网上涌动,这就使得校园文化的内涵与外延得到无限扩大,使高校文化走向全面开放,通过网络人们可看到整个世界。
其特殊性特征有:1)主体参与性。大学生不仅在网上浏览与阅读,主动获得自己需要的各种信息,而且相当多的人乐意参与各种形式的网上互动,成为信息文化的制造者与传播者。他们摆脱了高考的桎梏,进入了向往已久的高校,渴望身心独立,能像真正的成年人那样参与更大范围的社会交往与生活探讨,BBS、博客和群等很快成为他们喜欢的交流方式。据调查,已有超30%的大学生建立了自己的博客。2)话题集中性。大学生的网络议题往往追随现实社会的主流话题,内容贴近校园生活,一般具有较大的刺激性和冲突性,很容易引发相当数量的人集中讨论,甚至上升为网络舆情。较集中的话题一是涉及政治稳定、民族团结和社会安全等;二是涉及学校重大决策部署、政策调整、校园稳定和就业形势等;三是涉及后勤部门服务质量和教学服务设施等。这些议题同时反映了社会性、思想性和生活性,成为大学生民意聚焦的热点。3)文化碎片性。大学生往往喜欢在网上寻求快餐式的文化享受,一方面,网络语言追求新潮和前沿,不注重语言的优美与完整,仅注重语言的新奇,这些语言已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话语系统;另一方面,网络本身超文本链接使得传播的内容不再完整,而是趋向碎片化和非线性化,于是出现了碎片化的浏览、传播与表达,对信息往往不作深入思考与求证,而是先做转发,尤其是微博语言的碎片性正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大学生的读写思维,影响着“精英文化”的规范性和语言文字的规律。4)政治敏感性。大学生比较关注国内外局势和国家政策,有较强的政治敏感性。尤其对有关民族团结、国家利益、社会安全等问题和“涉腐、涉富、涉权”等事件十分敏感,喜欢在网上发表见解。比如钓鱼岛撞船事件和“家乐福”事件等都在高校学生中引发了网络热议,激发了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有调查显示,大学生几乎都不同程度地参与过网络政治,加入了某些网络社团或组织(如群),发表过各种政治意见。但由于他们政治辨析能力不强且缺少对现实生活的理解,其观点具有相当程度的随意性和主观性,容易被人利用。

二、网络文化对高校文化的影响

关于什么是大学文化,有着许多解释。一般认为,高校校园文化是师生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反映其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的具有校园特色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互联网是把“双刃剑”,对高校文化建设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

1.在文化形态上,从严谨走向随意

文化形态是指文化的生存状态。高校文化素以学术性、人文性和科学性而令人敬仰。互联网以其丰富的本质特性催生了新的文化形态。比如网络游戏、网络论坛、网络影视和博客等日益受到大学生的欢迎和追捧;网络文学的兴起也给大学生文学创作以最大的想象空间和发挥空间;网络语言构成了独特的话语系统;网络传播的迅捷、全面和无界更是培养了大学生信息获取的能力。这一切大大改变了高校传统的文化形态,使原来相对独立的大学文化发展规律被打破。网络文化以它独有的开放性、自由性和去中心性等后现代特点强烈地冲击和影响着高校传统的文化形态、体制与载体,改变了大学的文化理念,改变了以纸质为主的读书方式,改变了教学的环境及手段,那种自上而下的文化灌输已失去市场。受此影响,高校文化形态正在从相对封闭走向开放,从平静走向动荡,从严谨走向随意,从完整走向片段源于:7彩论文网科技论文www.7ctime.com

这种改变有积极的一面:它以其多元与开放的特性改变了高校校园文化比较封闭的一面。网络文化琳琅满目,具有很多选择,可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它以其参与性和互动性改变了教师为主的文化传授方式,使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平等交往中得到了体现,促进了大学生创新意识的萌升;它以其即时性与迅捷性传递着最新的知识技能与无限的文化信息,给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它以其新鲜活泼的网络语言丰富着高校的语言系统,培养了大学生的语言能力;它以其交互性为大学生提供了适当的释放空间,也为大学生创建了展示的平台,有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发展与社会化。但这种改变也有消极的一面:它的自由性使一些大学生把网络看做是宣泄的场所,在网上随论文导读:
意发泄,出现了各种思想垃圾和语言垃圾,与高校文化的高尚性和纯正性格格不入。它的随意性和碎片性吸引着大学生忙于捕捉某个符号或浏览某个刺激的画面,却不对其进行深入的理性思考,使高校文化失去了系统性、严谨性和深刻性。正如迈克尔?海姆所言:“把思维的弦绷在信息上之后,我们搜集的是支离破碎的断编残简,我们逐渐习惯于抱住知识的碎片而丧失了对知识后面那智慧的感悟。”[1]表现在文学创作上,以虚拟和玄奇成为重要题材,使传统文学中表现社会精神的思想题材和深刻性被抛弃,作文造句的严谨优雅被放弃,高雅文化被嬉戏文化所替代;表现在科学技术的学习上是急功近利的,只求解近渴而不思远虑,刻苦钻研的科学精神大打折扣;还有它的强渗透性使信息传播杂乱无章、鱼龙混杂,导致学校与政府对文化的控制力减弱。

2.在文化内容上主流与非主流同时存在

高校文化是通过对社会文化的选择性整理与吸收,以大学为载体,以学术文化为主线,通过教学、科研、校园环境以及制度、礼仪、管理、社团和艺术等形成的社会亚文化。它包含精神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与制度文化等内容。互联网是一个全球各种文化的呈现空间,它以极大的包容性实现了多元文化的交流和并存。不同形态和不同模式的文化可以在网上自由流动,打破了差异与壁垒,加速了社会文化、外来文化与校园文化的互动与融合,使高校传统文化内容受到极大冲击。它使不同的精神、制度、环境与行为在同一个屏幕上呈现,各种文化观念、文化内容可同时涌入大学生头脑,这大大改变了高校传统的文化内容,使其从宝塔内走向社会,从“精英”走向大众,从理想文化走向现实文化。
这种改变有积极的一面:它以内容的无限性大大地丰富了高校文化,大学生可以从网上获取各种信息和知识,参与各种活动,提高了其学习的主动性与丰富性;它以内容的超时空性让大学生共享全球范围内最新的科技成果,得到大量新鲜、快捷的资讯与前沿知识,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它以内容的多样性满足了大学生的业余爱好与个性发展,带来最前沿的和最流行的视听和游戏等娱乐节目;它以内容的大众性展示了一个鲜活的现实世界,促进大学生对社会的关注与认识。但这种改变也有消极的一面:它的内容因具有跨文化的特点,容易混淆社会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的界限,不同阶级、民族和不同地域的文化在网上共生共存,良莠同现,使涉世不深的大学生难以把握,也可使其在思想价值观念上、行为方式上乃至文化取向上等发生不良变化;它可使高校传统的文化体系、文化意识与社会混沌的心理与文化相互渗透,使大学文化的精华与各种文化的糟粕相互交织,东方文化观念与西方文化观念相互较量,带来高校文化内容的不确定、文化观念的混乱与文化精神的滑坡;它可使高校文化范畴中大众文化的份额大量增加而缺少甄别,文化的学术性与思想性降低,导致高雅文化变得低俗甚至庸俗。大众文化带来的功利化、世俗化和低俗化倾向不仅改变着高校文化的面貌,而且也极大地冲击着大学生的人生观与道德观。

3.在文化精神上,向物态层面倾斜

大学之所以成为大学,关键在于它的精神文化。以价值取向和理想追求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校园精神文化是高校文化的深层内核。复旦大学前校长杨福家认为,“大学文化是追求真理的文化,是严谨求实的文化,是追求理想和人生抱负的文化,是崇尚学术自由的文化,是提倡理论联系实际的文化,是崇尚道德的文化,其核心与灵魂则体现于大学的精神”[2]。而网络文化的基本精神是虚拟性、自由性、游戏性和技术性。“网络文化的核心价值在于舒缓或消解人类由于经济利益带来的社会生存压力,使人们在物质生活的紧张和焦虑中寻求精神的放纵和自由”[3]。它所体现的思想与精神,固然有符合时代潮流的意识、民族意识和效率意识等,但也有很多消极的人生观、错误的价值观和交往观以及低级趣味的甚至反动的东西。可见,网络的文化精神与高校文化精神内核有着较大差异,它使高校文化精神内核受到冲击,精神层面正在向物态层面转化,导致高校师生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精神境界等都会发生很大改变。
这种变化有积极的一面:1)网络上与高校主导价值观一致的思想思潮与文化思潮可以对大学生产生比正规教育吸引力更大的引导作用。比如“网络民族主义”的兴起就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反映出网络也可以成为激发爱国主义情感的阵地。2)网络的互动性还可以使师生中各种观点、思想问题甚至不满情绪及时得到反映,引起网络论坛自发讨论和思想交锋,形成“意见领袖”,其观点不乏与主流观点相呼应、相配合,并以适合受众特点的表达而被许多大学生所接受,可见网络也可以成为自我教育的场所。但这种变化也有消极的一面:1)网络源于:7彩论文网硕士毕业论文www.7ctime.com
的开放性与自由性可使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思潮在网上相互激荡,与处于主流意识形态地位的马克思主义争夺话语权,导致高校师生信息选择和价值取向的多样和迷惘,使主导意识形态在一定程度上被消解。2)一些反社会、反人道及反科学的文化糟粕和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功利主义及实用主义等不良思想在网上泛滥,侵蚀着大学生的心灵,导致他们思想混乱,并使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扭曲和错位。3)网络的虚拟性既为一些政治势力提供可乘之机,也使一些大学生大谈品味低俗的话题,使道德滑坡,可诱发违纪违规事件甚至犯罪案件的发生。4)网络的游戏性带来了不负责任的人生观和虚无主义的生活方式,导致大学生中出现泛娱乐化倾向,逃避现实,畏惧困难,缺乏社会责任感,一味消遣玩乐,并对其产生依赖与迷恋,使其文化心理和人生理想出现偏差。5)网络技术第一的工具理性易使政治、道德与学术让位于技术,使人们将技术功能作为最高价值依据,使高校出现经济利益第一的功利机制和明显忽视大学精神的价值取向。

三、网络对高校文化建设的启迪

网络文化的发展告诉我们,高校文化建设不能再囿于旧框,而要以变应变,积极应对。网络文化既然是“双刃剑”,就有利有弊,只要运用得当,就能成为我们时代的先进工具,就能有效地促进高校的先进文化建设。我们要注重对网络文化的引导和利用,审时度势,顺势而为。

1.须改变观念,建立有论文导读:

力的引导机制
首先要站在高校办学目的与育人的高度,正确认识网络文化的影响力与作用。高校的存在不仅是大楼的存在,更是文化的存在;高校办学水平不仅要用多少重点学科和科研项目来衡量,而且还要以文化精神对学生和对社会的影响力来衡量。领导应转变观念,高度重视对网络文化的引领,建立强有力的引导机制。一要成立专门机构进摘自:7彩论文网学报论文格式www.7ctime.com
行网络管理,建造现代化的校园网络系统,做到校园全覆盖,并能免费访问校内网络和图书资源,为师生员工从网上获取知识和信息提供良好的硬件环境。二要把网络文化建设作为高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专门研究,组建得力的研究队伍与管理队伍,一手抓传统教学,一手抓网络教学,引导理论工作者积极创作各种形式的网络成果,并建立有效的评价激励机制加以巩固。三要通过网络社区和沙龙的建立和校内舆情空间实名上网制度,逐渐把网络的无序变为有序,同时注意发现和培养网络“意见领袖”,通过他们来团结和引导大学生网民。四要开发或引进先进的监测软件,加强对校园网络舆情的监控、分析与研判,及时处理不良信息,切实加强管理。

2.须创新内容,增强主流文化的吸引力

主流文化是在高校文化体系中占主导地位的、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相一致的、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科学的先进文化。针对网络文化的开放性、多元性和即时性,高校须大力打造网络主流文化阵地。其主要措施是:一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大力开发新软件,打造网络文化精品,在多元与开放的同时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性。比如开发反映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优秀文化作品让学生领略,开发以中国革命历史为背景的“红色旅游”、“红色游戏”等“红色软件”让学生体验。二要充分利用网络的交互性特点,组织别开生面的网上文化活动。比如开设网上论坛,开展网页设计大赛、网络知识大赛、网上辩论赛、征文比赛、网上读书与创作大赛、软件大赛和网络调查等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在网上学习和展示的积极性,并抓往重大节日、重大事件等契机开展富有冲击力的主题教育活动,增强主流文化的感染力。三要利用网络的传播性特点直面社会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特别是大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和易激化的矛盾,主动在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澄清事实,疏导情绪,化解矛盾,结合学生思想实际问题传道解惑,并通过“谈心吧”的开设与学生进行经常性的思想交流。

3.须改进方法,激发大学生的心理共鸣

在网络环境下高校必须改进方法,激发大学生心理共鸣,以网络手段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一要重视大学生的求知、审美与娱乐的需求,提供相应的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产品与形式,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增进大学生的幸福感。比如开办有特色的校园网站与学习沙龙,充分展现学校的文化专业特色,发动教授和学者共同参与,把专业学习与校园网络文化活动有机的结合起来,使网络成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自我教育的场所。二要抓住大学生的交往需求,主动创建或组织BBS论坛、聊天、电子公告、博客、网络视频、网上辩论和网上对话等,通过学生感兴趣的形式,给大学生各方面的交往搭建平台,从中了解与发现问题以便及时进行引导,并尽力解决实际问题,做好服务工作。三要开发校园手机工作平台等新技术。比如把免费邮箱和手机短信绑定,将主导信息通过邮件发送至每一位学生,实现党团工作和学生掌上手机的无缝对接,既有效占领了手机阵地,又可开展掌上阅读活动,缩小校方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四要实施“网络文明工程”,增加网上道德、法规、安全与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内容,着力提高大学生的是非辨识能力,注重从内心规范大学生的网上行为,促使大学生自觉构筑精神屏障。
参考文献:
[1][美]迈克尔?海姆.从界面到网络空间——虚拟实在的形而上学[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9.
[2]胡显章.推进大学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0(18).
[3]杨文华.网络文化的意识形态流变及其攻势[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1(5).
〔责任编辑:赵 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