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台商到福建投资茶文化产业现状和趋势分析-学术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0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7508 浏览:24149
论文导读:
摘要: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台湾同胞开始回大陆探亲,并逐步开始在大陆投资。福建与台湾地理距离最近,土壤、气候、制茶工艺、饮茶习惯都很相似。1992年,福建开始吸引台胞在福建投资兴办茶企业。目前,台商不断在福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等茶区建立茶厂、茶场。台商到福建投资茶文化产业对闽台双方是互利双赢的。今后福建需要保持与深化在茶文化产业合作领域的对台优势,并通过要素配置优化与调整,进一步推动台商到福建投资茶文化产业。
关键词:台商福建投资茶文化产业现状趋势

一、台商到福建投资茶文化产业的现状

福建与台湾的茶文化产业一脉相传。台湾自古以来,都是中国最大岛。台湾茶文化产业的创始者,都是从福建移居台湾的。台湾茶文化产业源自中国大陆,台湾茶文化产业承袭了中华传统文化。但是由于解放战争后的政治因素,台湾茶界一直与日本、韩国有茶文化的往来交流,而与一水之隔的大陆,特别是茶种品质相近,地理、文化相似的福建茶文化交流较少。改革开放政策为闽台茶文化产业交流与合作架起了桥梁。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改革开放的浪潮使海峡两岸关系趋于缓和,台湾同胞开始回大陆探亲,并逐步开始在大陆投资。福建与台湾地理距离最近,土壤、气候、制茶工艺、饮茶习惯都很相似。1992年,福建通过闽台农业交流合作,开始吸引台胞在福建投资兴办茶企业。1993年台胞李瑞河到福建投资兴办茶企业,承包福州农垦茶叶基地,成立福建优山合作茶厂,开创了台胞到福建投资茶企业先河,从此闽台茶文化产业交流合作翻开了新的一页。李瑞河在福建漳浦创建的天福集团,现已成为集茶叶种植、加工、销售、科研、文化、教育、旅游为一体的全球最大的多元化茶业综合企业。至2012年,天福集团在大陆已经开设“天福茗茶”直营连锁店1232家、茶叶生产基地11 个、茶博物院2个、高速公路服务区2个、 “唐山过台湾”石雕园1个,还有全球第一所茶业高校——天福茶学院。天福集团还于2011年在香港成功上市,成为大陆茶业第一股。
目前,台商不断在福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等茶区建立茶厂、茶场。据统计,至2011年底,福建省全省累计批办台资农业项目2337个,合同利用台资30.9亿美元,实际到资17.6亿美元。截至2011年底,福建省拥有6个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是大陆创建台湾农民创业园最多的省份。已有466家台资农业企业、10家台湾农民个体工商户入园创业,引进台资8亿美元。其中投资最大的是台商李志鸿在漳平独资的永福台湾农民创业园,是大陆最大的台湾高山茶生产基地,号称“大陆阿里山”,种植规模约4.5万亩,高山茶园2400亩,该基地和其他台农合作成立台农高山茶合作社,统一注册了“永福高山茶”商标,有茶叶企业48家(个),涉及投资个体490多人,投资额超过7000万美元,是台湾茶产业在岛外最大的基地。该基地带动台商独资或合资种植台湾高山茶5.5万亩,主要栽植台湾软枝乌龙、金萱、铁观音、少量的东方美人、红茶等,主产台式乌龙茶。台商在福建茶乡安溪创办的茶叶企业就有40多家,总投资约4000万美元。主要分布在该县的大坪乡、西坪镇、芦田镇、龙涓乡等乡镇。据悉,安溪县大坪乡现有台资企业14家涉及茶业、旅游等领域。目前,除了天福集团之外,投资规模较大、经营效益较好的还有“三和”制茶有限公司、“郁泉”茶业有限公司和“龙兴”茶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等。2011年12月7日,台商投资大陆首家茶企福建省安溪县郁泉茶业有限公司成为“闽台农业合作重点企业”。

二、台商到福建投资茶文化产业的意义与作用

1、推动福建茶文化产业的现代化全面发展。

一是促进乌龙茶品质的提高。台湾茶文化产业掀起“清香型”乌龙茶热,“台式乌龙”制作工艺传入福建,促进了乌龙茶制作工艺的改革,提高了乌龙茶品质。
二是促进了福建制茶机械的改进。
三是引进新品种,丰富了福建的茶叶品种。
四是延长了茶文化产业的产业链,促进了经营观念的改变。台资企业到福建办厂后,经营的连锁化与产品的多样化,给福建带来新思维。
五是带动观光茶园的发展。

2、扩大台湾茶文化产业的营销,为台商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台湾茶业者向福建省转移,有效扩大了台湾茶叶销售。台湾岛内茶叶产量很有限,根本无法满足大规模的茶叶市场。因此台湾茶商多数采用“台湾接单,福建提货”方式,利用原有的国际渠道,销售在福建投资生产的产品,进一步拓展了台湾乌龙茶的市场占有量。目前,台商投资福建开办的茶企业,多数为小型企业,规模都不大。企业生产的产品多数为传统茶叶,品种比较单一,很少进行深加工。就连这样的小企业已经能创造出巨大的经济效益,给投资者带来丰厚的回报。

三、今后台商到福建投资茶文化产业的趋势

在茶文化产业领域,台湾需要继续保持和深化与福建省的交流与合作,才能互利互惠,达到双赢。
福建省方面,结合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的总体规划,应在政策上进一步加大茶文化产业的对台优势,优化配置资源,合理调整要素配置,推动台商到福建投资茶文化产业。在政策上福建省可以从以下方面进一步吸引台商到福建投资。一是,积极争取的政策支持,使海峡西岸经济区保持先行先试的优势。二是,通过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加快整合要素,进一步拓展闽台合作空间。吸引台资将营运总部、研发中心、金融机构、创业基地等重要机构设在福建,通过集聚形成区域内高附加价值的经济增长模式,从而进一步辐射周边区域。三是,利用ECFA的政策优惠,利用台湾在品牌塑造、国际营销、资本运作等方面的优势,积极向台湾岛内延伸发展,实现闽台合作的跨越式发展。
台湾方面,今后台商到福建投资茶文化产业可能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

1、台商投资福建茶文化产业仍有较大发展空间,应进一步增强集聚效应。

例如,福建漳平台湾农民创业园至2012年3月已入驻台资企业59家,比2010年增加5家,常住台商490多人,其中高山茶企业48家,种植面积5.5万亩, 增加4800亩,种植茶叶面积是台湾高海拔茶园总量的近五分之四,是大陆地区最大的台湾软枝乌龙茶生产基地。2011年经过中国农业科论文导读:15;11、冯洁,《福建林业产业发展对策研究》,《金融经济》,2012-02-25;12、刘年艳,《如何突破茶产业发展瓶颈》,《农民日报》,2003-04-25;13、李道和,《中国茶叶产业发展的经济学分析》,北京林业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5月。上一页12
学院茶叶研究所有机茶研究与发展中心认证委员会审定,台商杨瑞投资的漳平九德农场已有茶场500亩,茶园环境、生产条件,加工设备、产品质量等符合有机茶标准,获得有机转换产品认证,是创业园48家台资茶企业中的第一家。在漳平永福台湾农民创业园投产的高山茶得到了两岸权威专摘自:7彩论文网本科毕业论文致谢词www.7ctime.com
家的高度认同与肯定,在各大型茶事评比活动中屡获金奖,永福高山茶列入“故宫贡茶”给台商们带来了信心。这种集聚效应一方面为台湾厂商提供了有效降低成本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也使台资企业对区域产业集聚环境形成依赖。

2、台商对大陆投资区域格局正在逐步调整与变化,对福建茶文化产业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目前,台商到大陆投资的区域布局正在调整。企业经营决策除了考虑商务成本之外,对投资地的进行选择时,更多是以综合评估为基础的。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台商赴大陆投资总额前五名依次为江苏省、广东省、福建省、上海市、浙江省。如果以合同台资排序,则依序为江苏省、广东省、福建省、浙江省、上海市。据台湾“陆委会”主持的《两岸经贸统计月报》统计,2010年以来台商投资大陆的地区,仍主要集中在江苏省、广东省、上海市及浙江省,合计约占投资总额的84%左右。从农业合作发展趋势分析,福建不但能为台商提供优越的自然条件,还将逐步完善便捷的交易平台、完整的产业配套、充沛的专业人才和宽容的人文环境,台商到福建投资茶文化产业的空间将越来越广阔。

3、台商投资产业呈现多元化,逐步转向第三产业尤其是服务业。

目前海峡两岸关系的趋于缓和,ECFA签订后,海峡两岸实现双向投资,大陆市场的进一步对外开放。台商在大陆的投资浪潮已经由制造领域逐步向研发、商业、物流、医疗、基础设施、房地产、教育、文化等领域加快转移。因此,台资转向投资茶文化产业很符合这一发展趋势。

4、推进产业化经营,打造茶业“航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充分拓展茶文化产业发展领域已成为发展的大趋势。茶文化产业内涵丰富、外延广阔,不但涉及茶叶产品本身,而且与饮食、旅游、娱乐休闲、文化传播方面等密切相关。台商可以用资本营运为纽带,盘活资本存量,整合资源、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开展跨区域的兼并与联营,组建企业集团,鼓励和引导龙头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进行运作和经营,争取上市融资。

5、促进流通方式的现代化,建立现代流通平台,创新茶文化产业流通体系。

(1)有效引导交易市场,促进全国茶叶批发市场的一体化与全球化。一是创新产地市场,有效组织货源和进行采购。二是创新销地市场,提高销售与市场信息的功能。三是创新交易市场,引导茶业全球交易,发挥全球市场信息功能。
(2)采取现代化的茶文化产业交易方式和手续。灵活组合各种交易方式,将现场交易、网上交易、区域市场交易、远程交易、现货交易、期货交易、拍卖、信用交易、综合采购等传统的交易方式与现代的交易方式结合,重新组合配置。
(3)扩大茶文化产业的连锁经营,创新流通渠道。例如建设区域性茶叶配送体系。
(4)充分发挥茶叶协会的作用,例如行业自律、产销衔接、自我服务,避免无序竞争。
参考文献:

1、《新闻背景: 闽台茶业交流合作方兴未艾》,中国新闻网;

2、《台胞茶农热评闽台农业合作先行先试结硕果》,《福建日报》;

3、《福建优化台商投资软环境》,《中国商报》;

4、盛九元,《ECFA 对长三角台商投资及发展趋势的影响》,《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 年 5 月;
5、吴声怡、赵金杰、李亮节、周义邦、张梦,《福建茶产业文化竞争力研究》,《科技和产业》,2011年6月;

6、夏文顶,《福建茶业发展的战略思考》,《发展研究》,2003年9月;

7、李亮节,《基于文化视角的福建茶产业竞争力研究》,福建农林大学硕士论文,2011年4月;
8、吴慧珍、周巨根、吴小玉、陈志福、林艺摘自:7彩论文网毕业论文文献格式www.7ctime.com
珊、阮逸明、蔡荣章,《论闽台茶产业之互动发展》,《茶叶科学》,2010年12月;
9、《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福建日报》,2011-01-25;
10、黄小晶,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提请审议《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的议案,《福建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2011-02-15;
1

1、冯洁,《福建林业产业发展对策研究》,《金融经济》,2012-02-25;

1

2、刘年艳,《如何突破茶产业发展瓶颈》,《农民日报》,2003-04-25;

13、李道和,《中国茶叶产业发展的经济学分析》,北京林业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