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荀子养成教育体系初探-中专生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1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455 浏览:13730
论文导读:
所谓养成教育,是指通过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教育,通过长期、耐心、细致的工作使教育对象将社会规范内化为自我要求,逐步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行为习惯的过程。战国时期著名的教育家荀子立足于儒家的基本立场,批判地总结和发展了先秦各派的思想、观点,形成了较为丰富的养成教育思想,为中国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稳出了重要的贡献。研究荀子的养成教育思想对今天的教育理论的丰富和完善将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于人们加强个体修养将会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一、荀子养成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人性论

荀子的养成教育思想首先是建立在他对人性的考察基础上的。他从人性恶的基本假设出发,论证了养成教育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养成教育的基本体系。
荀子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下引《荀子》只注篇名)。在这里,荀子所讲的“性”是指天赋的本质,是指人与生俱来的原始质朴的自然属性。“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生而礼仪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性恶》)。他认为人生来就有好“利”的本性,如果任凭这种恶的本性自由发展,就会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对立冲突,进而危及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发生“犯纷乱理”的事情。要防止这一行为的发生,就必须对人的恶进行控制,使其合于社会的要求。
荀子正是从人性恶这一前提出发,论证了对人进行养成教育的必要性。第一,荀子认为人的本性需要加以引导。因为人性是恶的,就必须对人性加以限制,使人养成相关的品德,孝子之道和礼义法度都是限制人性的必要手段,有了这些管理的手段,才能收到避乱的效果。第二,荀子认为人的本性可以教育。养成教育对人性发挥约束作用是可能的。他用“人性朴”的观点说明实行养成教育的可能。尽管荀子认为人性恶,但他并不是极端的性恶论者,同法家韩非的性恶论有很大的区别,他的基本看法是“人性朴”,即人性经过改造是可以变善的。第三,圣人是教化人性之人。在他看来,人的社会意识、道德修养等并不是人的本性中所固有的,正如他说,“今人之性,固无礼仪。”(《性恶》),而是圣人“化性起伪”的结果。他提出“圣人化性起伪”说,认为人的本性只是质朴的材料,而礼仪道德是人为的,没有后天礼仪道德的加工,人不会自动变为善。圣人的重要作用就在于“化性”,用礼仪道德教化人们去恶从善。

二、旬子养成教育的目标——成就“君子”、“圣人”

“君子”、“圣人”的概念,是我国古代学者对一种理想社会的人格写照。儒家哲学在探讨人生问题时极为重视人格、人品等问题。荀子作为儒家学说的集大成者,他的理想就是要通过养成教育塑造和培养君子、圣人,认为君子、圣人具有社会理想人格。
所谓“君子”,即能够接受道德教化、积累文化历史知识、实行道德礼仪的人。他说“化师法,积文学,道礼义者为君子”。(《性恶》)。荀子之所以强调“君子”的培养,主要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君子有定国安民的谋略,可以治理天地、役使万物,对上可以辅佐王朝,对下可以引导万民。他说:“天地生君子,君子理天地。”(《王制》),“无君子,则天地不理,礼义无统。”(《王制》);“君子者,法之原也。”(《君道》)、“君子者,治之原也。”(《君道》)。他说:“有君子,则法虽省,足以遍矣。”(《君道》)。在这里荀子要求塑造君子人格,其重要的目的就是为国家输送合格的人才。
所谓“圣人”,是指思想道德品质达到最高层次、人格最为完美的人。关于“圣人”,《荀子》中有多处描述:“圣人备道全美者也,是县天下之全称也。”(《正论》)。强调圣人的言论行为是衡量万事万物的标准,是人们效法的榜样。“道也者何也?曰:礼义辞让忠信是也。”(《荀子·强国》)。圣人是道德上十全十美的完人,“圣人者,道之极也。”(《荀子·礼论》)。即在“礼义辞让忠信”方面达到了极致,按照荀子的话说就是“积善而全尽”(《荀子·儒效》),所以圣人是众人学习的榜样,“故学者,固学为圣人也。”(《荀子·礼论》)。

三、旬子养成教育的内容——礼

荀子认为,礼是治理国家的根本准则,是关系到国家治乱兴衰的大问题。“礼者,治辩之极也,强国之本也,威行之道也,功名之总也。王公由之,所以得天下也;不由,所以陨社稷也”;“礼者政之挽也,为政不以礼,政不行矣。”(《修身》)。“人无礼则无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修身》)。礼贯穿于人们的生活和政治统治的方方面面,无所不在,无处不谈。
荀子还认为,礼有助于人们修身养性,培养情感,安乐人生。荀子说:“礼者,人之所覆也,失所覆,必颠噘陷溺。所失微而其为乱大者,礼也”;“人无礼仪则乱,不知礼仪则悖。”(《大略》)。认为礼是人修身养性的根本准则,关系到个人的社会名誉。“人无礼则不生。”(《修身》),礼是人生之本,人之为人的根本在于人能懂得礼仪。“规矩者,方圆之至;礼者,人道之极也。”(《礼论》),认为规矩是方圆的准则,无规矩无以成方圆,无礼无以成人,礼是人道的准则,是人之为人的标准。他在《修身》中说:“礼者,所以正身也。无礼何以正身?”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按照荀子的认识,要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必须把“隆礼”放在核心的位置。
荀子还认为礼可以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为礼的作用可以从根本上涵养个别性的情感冲突,并使之可以理智化,这样就可以获得教养,这是对生命的最好安顿。“今以先王之道,仁义之统,以相群居,以相持养,以相藩饰,以相固邪。”摘自:7彩论文网写毕业论文经典网站www.7ctime.com
由此可见,荀子强调的“礼”的内容是很宽泛的。它包括:第一,修身之礼。荀子说,无论个人的衣食住行,还是个人的礼仪交往,都应该符合礼的规定,只有这样,才能各方面顺利通达。衣食住行方面,荀子在《修身》中说:“凡用血气、志意、知虑,由礼则治通,不由礼则勃乱提谩;饮食、衣服、居处、动静,由礼则和节,不由礼则触陷生疾;容貌、态度、进退、趋行,由礼则雅,不由论文导读:}毕业论文格式要求www.7ctime.com上一页12
礼则夷固僻违,庸众而野。故人无礼而不生。”在人与人交往方面,荀子在《修身》中也说:“体恭敬而心忠信,术礼义而情爱人,横行天下,虽困四夷,人莫不贵;劳苦之事则争先,饶乐之事则能让;端悫诚信,拘守而详,横行天下,虽困四夷,人莫不任。”第二,别贵贱上下之礼。荀子认为,人类是好群居的,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仅仅依赖个体修养无法形成良好的秩序,必须有一套规则完成社会整合任务。为此,“别”就成为荀子礼治思想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别”不仅仅指贵贱有等、长幼有序,而且是指严格的社会分工和等级秩序。荀子意识到“人之所以为人者,何已也?曰:以其有辨也。”(《非相》),“辨莫大于分,分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圣王。”(同上)。荀子认为人或物都有相应的职分、地位、等级、权利、身份、亲疏关系、所属关系等等。但人们最难以忍受的是与自己同样的人凌驾于其上并控制着自己的各种行为,所以社会要稳定就必须人为造就一定程度的差别,“分均则势偏,势齐则不壹,众齐则不使。有天有地而上下有差,明王始立而处国有制。夫两贵之不能相事,两贱之不能相使,是天数也。”(《王制》)。借助于贫穷与富裕、高贵与卑贱的差别,就可以使社会分工趋于合理,社会达到稳定。第三,治国之礼。治国要“分”。荀子认为人的各种欲求乃是出自其本性。所以,他认为治国要“分”。“农分田而耕,贾分货而贩,百工分事而劝。”(《王霸》)。只有坚持这种“分”,才能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摘自:7彩论文网毕业论文格式要求www.7ctim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