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浅谈社团建设与进展:论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意义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0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693 浏览:18140
论文导读:
摘要:学生社团是学生社团是学生在自愿基础上自由组成、按照章程自主开展活动的学生群众组织。它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引导学生适应社会、促进学生成才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生社团作为学生文化建设的主要平台,其发展状况决定了学生文化建设的程度,通过一系列措施加强大学生社团建设,使之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生力军。
关键词:学生社团、校园文化、发展、建设、措施
作者简介;卢兴华,男,籍贯甘肃天祝.1982年6月21日人,工作单位: 兰州理工大学技术工程学院职称助教

1.学生社团建设、发展的重要性

1.1什么是学生社团

学生社团是学生在自愿基础上自由组成、按照章程自主开展活动的学生群众组织。这些社团可打破年级、系科以及学校的界限,团结兴趣爱好相近的同学,发挥他们在某方面的特长,开展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它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引导学生适应社会、促进学生成才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2学生社团建设的重要性

一所高校不仅要有大楼,最重要的是要有大师、大树(底蕴),此乃核心竞争力。学校整体建设包括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软件建设又分为师资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是大学底蕴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社团作为学生文化建设的主要平台,其发展状况决定着学生文化建设的程度。

1.3高校学生社团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作用

1.3.1思想引领作用。

在各种新的思想观念不断涌现的今天,一些大学生在思想认识上出现了模糊,信仰上产生了迷惘。大学生社团作为学生自己的组织,与大学生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开展主题鲜明、格调高雅的社团活动,有助于大学生健康地了解世界。

1.3.2素质拓展作用。

大学生仅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还不能适应社会的要求,必须要全面提升素质,特别是要提高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学生社团是大学生提升能力、锻炼才干、走向社会、拓展素质的桥梁和纽带。社团活动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给大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实践舞台。

1.3.3心理调节作用。

目前,大学生社会阅历浅,自理能力较差,心理状态还不稳定。面对繁重的学习压力、迷茫的就业前景、飘忽的情感生活、复杂的人际关系,出现了紧张焦虑、迷茫困惑、烦躁抑郁等不良情绪,心理问题日益突出。而在提高心理素质和调节心理状态方面,学生社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通过成立心理科学类社团独立开展或与心理咨询指导服务机构共同组织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文化活动,为大学生充分展示自身才能提供舞台,既增强了自信,缓解了情绪,又在集体活动中满足了情感交流的需要,使学生的人格得以健全。

1.3.4凝聚激励作用。

因兴趣和爱好相同而成立的学生社团,对大学生有着明显的聚集力、影响力和号召力。在活动中,社团成员相互交往,增进了友谊,培养了团队精神和集体观念,对社团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凝聚力不断增强。

2.学生社团发展存在的问题及现状

2.1存在的问题

2.

1.1会员流失量大。

学生社团由于是学生自发组织的群众团体,在以往思维和状况惯性下,学生社团是顺其自然发展的状况,社团内部管理不规范,会员流失量很大,缺乏长效机制。
2.

1.2会员进退团随意

学生进入社团大都不愿接受严格的资格审查和进行每学期的注册,参加社团活动和离开社团组织更是随心所欲,频繁的人员流动不利于社团的良性发展。社团的思路、计划和活动不能保持连续进行,更谈不上积累、沉淀优秀的社团文化。
2.

1.3指导教师配备不足,社团建设缺乏深度。

目前,各高校学生社团的指导教师主要来自团委,团委教师一方面负责社团日常管理,另一方面又指导大型活动的具体实施,大部分社团尚处在无专业指导教师的状态。
除了上述的3个主要问题外,社团分类的不科学、不合理;校际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交流和学习;社团建设理论沉淀、文化沉淀太少;社团盲目发展、重复建设太多;社团性质过于宽泛等都是困扰社团建设的问题。

2.2目前的状况

2.1从学生社团的活动内容看。

目前高校的社团活动多以应急型活动为主,活动水平提高较慢,应该坚持以“日常活动为支点,品牌建设为亮点”的学生社团建设发展思路,并逐渐由应急性活动方式向日常化、常效化活动方式转变,由粗放式自由发展向精细化规范发展转变。
2.2.2从学生社团论文导读:”,所有协会的共同发展来创造“支点”,分阶段、分批次发展,最终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3.2社团制度建设保障有力要保障学生社团独立自主地开展活动,但不能放松对学生社团的管理,要对学生社团提供必要的发展思路规划和制定,对日常工作提供有力地服务和帮助。进一步完善学生社团联合会各项制度、章程,修订各社团章程和发
的活动的范围看。
逐步由单一的校园型向校园型和社会联合型拓展,将过去以本校范围的活动区域扩大到各兄弟院校、社会团体的相关社团、组织中去,需进一步完善“请进来,走出去”的发展模式,加强高校间的文化交流,为校园文化建设贡献多一份力量。

3.学生社团建设和发展的措施

3.1构建学生社团的核心竞争力

3.

1.1什么是学生社团的核心竞争力

明确一切工作的核心是人,作为社团来说即:会员。社团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如何把会员留住,如果没有会员,学生社团的一切工作都是空谈。
3.

1.2如何构建学生社团的核心竞争力

3.

1.2.1明确目标,意识创新

构建学生社团的核心竞争力就要让会员知道加入社团能做什么,能学到什么。社团就是建设一个良好的平台来帮助和引导会员们学习和成长。
3.

1.2.2分级培养,以老带新

形成会员培养体系,即:初-中-高,会员体系。每年对会员进行一次注册,对有提高的会员进行高一级的定级,这样既培养了会员的荣誉感,又为其设定了可达到的发展目标,鼓励会员向高层次发展。源于:论文 格式www.7ctime.com
3.

1.2.3广建平台,完善人格

有的同学会问:“我对某一项目前一窍不通,什么都不会,但是我就是喜欢,能不能来协会学习”?答案是肯定的。学生社团就是要让更多的爱好者来学习,为了共同的爱好,在学习之余让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过得有意义、不枯燥,并让其有展现自我的舞台,从而正面引导和帮助学生成为一个具有健康人格的“人”。
3.

1.2.4人之所归,物之所属

要有归属感和敬重感,这些“感”不只是对人,对事也是如此,要有自信,但不是自负,要勇于承担而非承受,敢于承认不足和落后,更要敢于迎头赶上,直至超越。
要有幸福感,有一首意大利歌曲叫《多么幸福能赞美你》,受到赞美是幸福,能赞美别人亦是一种幸福。对待人和事要大声表扬,小声批评,鼓励教育重于批评教育,疏胜于堵。
要有荣誉感,学生校园文化活动的繁荣不是靠某个人或者某个协会建立来的,而是靠大家、集体的努力争取来的,是靠一批社团形成“亮点”,所有协会的共同发展来创造“支点”,分阶段、分批次发展,最终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

3.2社团制度建设保障有力

要保障学生社团独立自主地开展活动,但不能放松对学生社团的管理,要对学生社团提供必要的发展思路规划和制定,对日常工作提供有力地服务和帮助。进一步完善学生社团联合会各项制度、章程,修订各社团章程和发展规划,制定可行的日常活动计划,对社团独立开展活动全面统筹,过程监控,从而保证社团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3.3社团日常活动长抓不懈

任何事情不打无准备之仗,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精品活动是在高水平活动内容上建立的,将精品活动按目标以日常活动的培训进行分解,实施分版块的项目化管理,在需要进行集中展示的时候,活动便会体现专业性,具有高水平。

3.4社团定位领航指路

为了使学生社团的发展具有高品位,需要改变一些社团惯常的活动方式,例如:将青年志愿者活动公益化,将心理协会的活动常效化等,使其活动方式主要定位在日常活动上,从何更符合社团发展特点和学生客观需求。

3.5着力打造骨干队伍

3.5.1社团骨干队伍

社团负责人对社团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社团活动能否得以正常开展、发展是否健康、社团的核心凝聚力如何,与社团负责人的综合素质、管理水平等方面有很大联系。高校不仅要将思想上进、有热心、有积极性和责任感、有较强工作能力和为他人服务奉献精神的学生选拔出来担当社团负责人,更应通过有计划地开办培训班、开设相关专业课程、举办会长论坛、组织社团活动经验交流会等形式,对社团负责人进行定期、系统的培训,并将学生社团的主要干部纳入考核机制。通过提高社团骨干的素质,形成梯队建设,促进社团健康、有序地发展。

3.

5.2指导教师队伍

学生社团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专业教师的指论文导读: 导。学校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招募专业的社团指导教师,让那些政治觉悟高、专业素质好、责任心强、关心学生成长成才的教师来担任,并通过他们渊博的知识、丰富的人生阅历、自身的人格魅力来感化、引导学生,并切实担负起了解社团情况,参与社团建设的责任。而学校可以通过为社团老师颁发证书、计算工作量,对社团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指导教师给予奖励,从而进一步调动指导教师的积极性。

3.6加大日常活动投入,提供有力保障

学生社团的运作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包括财力和物力的支持,需要提供活动场地和活动设施、设备,以及保障社团活动开展经费。这不仅需要加强对学生社团活动场所、设施建设的投入,有的还需要寻求社会力量的支持,多渠道筹措活动资金,积极指导团与社会各领域开展合作。还有一些高校为了避免学生活动过多的融入商业化色彩,故经费为学校统一划拨。

3.7坚持全员教育理念,强化对学生社团的管理与服务。

坚持全员育人的理念,将学生社团工作纳入学校素质教育工作中去,进行整体规划、通盘考虑,加强管理、指导与服务。成立专门管理学生社团的组织机构,配备人员,扭转长期以来高校对学生社团管理主要依靠团委和学生会兼管不利局面,为学生社团开展活动提供广阔的空间,营造良好的环境,学校各部门要在指导教师、社团骨干培养等方面加大对社团的培训、管理与服务力度,促进学生社团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3.8积极适应多样性需求,大力扶植新型社团建设。

当前,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和青年需求的多样化交织发展,青年群体不断产生新的需求,他们更关心自身素质的提高、技能的发展、个性的张扬和自身权益的保护。因此,那些在科技、文化、艺术、实践方面与专业技能挂钩的社团备受学生的青睐。还有一些能够展示学生个性的新社团如街舞部、动漫社等也受到了学生的欢迎,还有刚刚出现的以微薄为载体的“微社团”也逐渐兴起。所以建设要紧跟时代步伐,适应学生发展的新情况,坚持以学生的多样性需求为导向,大力扶植各种新型学生社团建立。

3.9坚持社团品牌化建设,推进社团大发展。

当前学生社团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的状态,一方面学生社团空前活跃,另一方面良莠不齐的现象也客观存在,影响了学生社团功能的发挥。努力加强对学生社团的扶持与指导力度,不断推进学生社团活动规模化、精细化、精品化,积极创建能够反映学校发展、代表师生精神面貌、反映时代要求的品牌社团,走社团建设品牌化道路,是学生社团建设中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

3.10深化改制,使学生社团具有文化特色和专业化特点。

3.10.1文化特色建设

协会内征集有文化特色的协会名,改变以往单一的社团命名方式,引导社团文化的积累和沉淀。

3.10.2专业化特色建设

为了进一步打造社团核心竞争力,使社团会员能够更加明确加入社团的目的,需要将原本涉及面过大的社团进行改制,细化分类和管理。
总之,大学的主体是学生,学生社团作为大学生完善自我和展现自我的重要平台,积极探索高校学生社团的建设,必将有力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从而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更好更快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