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关于领导力中国领导力教育战略深思信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3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9256 浏览:35234
论文导读:教育工作的关系。第一,领导力教育与德育的关系。所谓德育,就是指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教育。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是领导者选拔培养的基本标准和要求,也是领导力教育的首要之义。党的十七大强调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显然这已成为当前大学德育的重要任
【内容提要】 始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国外大学生领导力教育,于前几年开始影响中国。由于缺乏社会共识和理论研究,国内大学生领导力教育在实践中缺少整体规划和系统设计,故进展较缓慢。本文通过对大学生领导力教育的对象范围、基本原则与特点、大学生领导力教育与学校其他教育工作的关系,以及实施大学生领导力教育的内容、途径与方法等基本问题的论述,对中国大学生领导力教育问题做了较全面的战略性分析,旨在引起各方的重视和关注,力图在理论和实践上推进中国大学生领导力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 大学生 领导力教育 战略思考
【作者简介】 奚洁人,中国浦东干部学院首任常务副院长,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市领导科学学会会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领导学、领导教育学。
2095-5103(2013)11-0035-04
领导教育或领导力教育(Leadership education),在摘自:毕业论文格式要求www.7ctime.com
国际上主要是指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对学生进行的领导力教育。“大学生领导力教育”( leadership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顾名思义指的是在高等学校中对大学生进行的领导力教育。国外大学生领导力教育始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并已经在大学生领导力教育领域有较多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成果,但在观点上和实践方案上仍然有不少分歧和不同的模式。在中国,不少高等学校开展了大学生领导力教育的实践性活动,但这些活动往往缺乏整体设计和系统性,在理论研究方面也还刚刚起步,甚至由于许多认识上的误区,尚未达成必要的社会认同。讲大学生的领导力教育,不是要强化大学生的“官本位”意识,而是要培养和提升他们在以后的专业领域、社会工作岗位上的影响力,培养面向未来的全面发展的高质量的社会人才。

一、中国大学生领导力教育的战略定位

为了履行培养未来领袖的大学使命,推动中国领导人才战略资源的前瞻性开发和储备,适应和满足大学生学习领导力的成长需要,有效地开展大学生领导力教育,必须进一步明确大学生领导力教育在高等学校教育中的战略定位。

1. 关于大学生领导力教育的对象范围

从国际经验和中国目前实施情况看,大学生领导力教育对象的覆盖面大体有二种模式:一种是“精英”模式,即只有在校的学生干部(或学生党员)、社团负责人等拥有“领导岗位“的学生领导者,或符合一定资格条件,如经学校有关方面认定批准或推荐的优秀学生(获得优秀学生称号和奖学金的学生等),才能参加领导力教育项目。一种是“开放与自选”模式,即学校设立向全体大学生开放的领导力教育项目,包括选修领导力课程,短期实践、培训、考察等,学生可自愿选择报名参加。再一种是“全员”模式,即把领导力教育作为大学教育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根据学校的领导力教育计划,集中或分散进行,每个学生都要参与。如有的大学设置了“卓越领导计划”贯穿在校本科生的四年大学生活,新生入学就要进行领导力测试,随之便开始有计划的领导力教育,直至四年大学教育结束,每一年级都有不同的教学要求和安排。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总战略中关于“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与大学生领导力教育具有本质上的一致性,因此可以逻辑地理解为大学生领导力素养的培养,已经在战略层面上被列为大学人才素质培养的重点内涵。同时我们依据这一原则把大学生领导力教育的内容和目标重点定位于责任感教育、创新精神教育和实践能力教育。所以,它的教育对象不应只是限于学生干部或有兴趣学习领导力的学生(尽管这仍然是一种必要的理解与实践),而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一种素质教育,或者说,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新要求、新内容。

2. 大学生领导力教育实施的基本原则和特点

第一,前瞻性和基础性。大学生领导力教育是未来领导人才的战略性资源的开发和储备,因此应该具有鲜明的前瞻性、基础性的特点。首先,要着眼于未来,要在其领导力发展的潜质上下工夫,为使他们在未来成为优秀的领导者打下基础。其次,重在基础性。领导力的知识和能力,也有基础性和应用性之分,大学生还不在现职的领导岗位上,所以对他们的领导力势必定位于基本知识、基本品格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和训练。第二,思想性和知识性。大学生渴望获得领导力教育和培养,但却缺乏必要的领导经验,因此,那些需要一定领导经验才能理解和把握的领导力教育(领导力发展和提升)内容,不适合于大学生领导力教育。换言之,大学生领导力教育应该符合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成长规律,并与他们主要的社会角色相一致。正确的价值观是领导者的思想灵魂,所以应该把领导价值观教育放在大学生领导力教育的首位,同时加强学术批判和创新能力、人际交往与团队合作的基本技能训练以及那些可以作为知识储备的领导力的基本理论知识等作为重点。第三,实践性和操作性。领导力教育不是单纯的知识教育,是一种实践能力培养,是一种养成教育。尽管大学生缺乏正式的领导岗位及其相应的领导实践,但我们可以结合大学生的学校生活,结合他们的专业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进行领导力教育,同时也应该设计创造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开展领导力教育,如教学实践、社团活动实践、社会考察、社区服务实践等,让他们体验领导活动的内涵和方法,在实践中提升领导技能。

3. 大学生领导力教育与学校其他教育工作的关系

作为未来领导者的思想性、知识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综合素质教育,大学生领导教育必须处理好与学校的德育、智育以及其他教育工作的关系。
第一,领导力教育与德育的关系。所谓德育,就是指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教育。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是领导者选拔培养的基本标准和要求,也是领导力教育的首要之义。党的十七大强调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显然这已成为当前大学德育的重要任务。核心价值体系包含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的荣辱观等丰富的内容。应该强调,这些内容大部分与领导价值观直接相关,也是领导者应有的基本思想道德素养。作为未来的领导人才,大学生必须认同马克思主义,并以之为指导,要有基本的马克思理论素养,应该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以及强烈的民族自尊、自信、自豪和自强的意识和能力,应该高于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应该具有知荣辱、讲正气、重礼法、愿奉献以及敬业、责任、诚信、友爱和胸怀的道德品质和个人修养。以价值观教育作为大学生领导力教育的基础和核心的战略定位,决定了它同大学的德育,同对于把社会主义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的战略要求具有根本的一致性。所以,一方面大学生领导力教育是大学德育的补充、拓展和深化,是一种新的视角和途径;另一方面,大学德育是大学生领导力教育的基础性平台,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和道德素质的提高,也是大学生领导力教育的基础性工程。论文导读:重要途径。大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服务社会,从而培养社会责任感、群众观点和自愿者精神,更好地把握社会需求,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能力,以及学习社会沟通技术,锻炼组织才能,培养独立判断和处事的能力等,是大学生领导力教育中十分重要的教育板块。如果能在老师指导下,结合领导力知识的运用开展社会考察和服务实践,则效
摘自:本科毕业论文答辩www.7ctime.com
(2)校内实践活动。校内实践活动的领域范围十分广泛,凡课外进行的可提高学生领导力的活动都可以列入。一是学生党团的组织活动。学生党团组织是培养学生,尤其是学生骨干领导力的重要组织载体,通过增强其领导意识,提高其组织才能,发挥其模范带头作用,体验领导者必须身体力行的示范意识等途径把他们培养成为学生中有威信的领袖式人物,从而成为未来领导人才的重要后备力量。二是各类学生社团活动。耶鲁大学校长莱文曾把学生社团称作是“培养未来领袖的实验室”,是因为它们给学生提供了很多锻炼学习领导力的机会。学生社团的活动特点是学生自主性强,学生社团负责人需要有强烈的服务意识,以及对同学需要的敏感性和适应性,并有较强的资源开发的整合服务能力,所以是学习锻炼领导力的很好平台。三是学校或社团组织的专题性的实践项目活动,尤其是领导力教育、开发的项目活动。如志愿者服务活动,学术交流与研讨会,大型纪念性活动,演讲比赛和文艺汇演,运动会和体育竞赛、高年级学生对低年级学生的指导活动,以及领导力夏令营、专题培训班、拓展训练等。
(3)校外考察与公共服务实践。这类活动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联系群众、服务社会的重要途径。大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服务社会,从而培养社会责任感、群众观点和自愿者精神,更好地把握社会需求,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能力,以及学习社会沟通技术,锻炼组织才能,培养独立判断和处事的能力等,是大学生领导力教育中十分重要的教育板块。如果能在老师指导下,结合领导力知识的运用开展社会考察和服务实践,则效果更好。有研究者从大学生领导力培养视角对参加中国2010年上海世源于:本科毕业论文www.7ctime.com
志愿服务的“小白菜”(上海大学生志愿者)进行过抽样调查,统计结果表明大多数受调查者表示参加志愿者活动后在个人的自信心、责任感、观察视野以及公共服务、人际沟通、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等方面有明显进步。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述的大学生领导力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是就目标模式而言的,鉴于目前还在起步阶段,各方面对大学生领导力教育的认识还不统一,在体制机制上也还不完全具备这样的条件。因此,各个学校可以先从局部做起或选择其中的某些方面进行探索性实践。总之,大学生领导力教育在中国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开创性事业,尽管它目前还只是一棵稚嫩的小树,但只要它能获得足够的阳光和雨露,获得更多人的关怀和照料,就一定能茁壮成长为参天大树。
参考文献:
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道格克兰德尔编.西点军校的领导力[M].刘智强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年版.
[3] 上海中医药大学团委.大学生领导力培养视野中的志愿者工作——以中国2010年上海世志愿者工作为例[Z],2010.
责任编辑:徐建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