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对于素养关于教师教学素养深思设计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1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6509 浏览:120726
论文导读: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天职是教书育人,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真正教好每一位学生,在教育教学上理应不断学习、开拓进取,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素养。教师的教学素养是指教师参与教育教学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直接而显著影响教师所具备的专业能力和专业情意。

一、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升策略思考

1、激活动机、提升能力

教师职业能力,反映了个体从事教育的技术水平和能力,是个体实现职业理想,形成高尚职业道德的重要保证,是事业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和主要要求,是评判教师是否胜任工作的重要标准。普通教师把上课看作一项任务去完成。从目标、计划、实施到检查,按主观行事。优秀教师把上课作为境界去追求,在过程中不断反思这一步做的怎么样,有没有问题,是不是可以做的更好。有专业发展动机,什么都挡不住,总是要发展进步的。没有动机,条件再好也没有用。 专业发展能力是指对发展路径、要求的知晓、熟悉程度,以及应该如何去争取。许多教师除了评职称,对其他的专业发展机会知之甚少,也不知道从哪里去获得专业信息,更谈不上进入学术研究圈。
所以教师专业发展的责任:

一、激活动机、二、提升能力。

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应当从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评价五个环节着手,加强相互之间的呼应。教师对课的感受力与判断力既是观课评课的基础,又是自己上课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多听多积累。

2、创造好的氛围

从学校环境建设来讲,管理者应该为教师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人在良好的心境下,心情愉快地去做事,能充分发挥其潜能,工作才会做的有成效。每位教师都是学校中的一分子,他们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工作中度过,学校就如一个大家庭,他们都希望有一个团结、轻松、和谐的工作氛围。因此,管理者应该注重以情感激励教师积极地工作,关心教师的生活,关心教师的疾苦,为他们排忧解难。教师如果在社会交往中得到尊重、信任、支持和谅解,就会由于情感上和道义上的满足而产生积极性,这种积极性可以鼓舞教师更好地投入工源于:www.7ctime.com
作,从而很好的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

3、利用好目标激励作用

世界上并没有真正懒惰的人,只是因为没有足够吸引他的目标。目标是一种期望,是人的各项活动所追求的预期结果在主观上的超前反映,它将使教师在工作中表现出高度自觉的积极性,而每一个目标的实现,又能给人以某种需要的满足,激励人们向更高的目标前进。
在目标激励的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大目标与小目标,个体目标与组织目标、群众目标,理想与现实,原则性与灵活性的关系。在目标考核和评价上,要按照“德、能、勤、绩”的标准对人才进行全面综合考察,定性、定量、定级,做到“刚性”规范,奖罚分明,给予物质奖励。需要说明,物质激励只能消除人们一时不满,而不能起到长远的激励人的积极性的作用。要想激励员工,就必须强调成就感、认同感、工作本身的价值、责任感以及个人成长。作为学校的领导者,可以让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以此激发教师们的主人翁精神,亦可满足教师尊重、信任、或自我实现的需要,让教师参与管理可以提高工作本身的激励作用,给予教师成长、承担责任和参与决策的机会,为教师提供了实际锻炼的用武之地。参与管理也有助于满足教职工对责任、成就感及自尊的需要。

二、教师的专业情意提升策略思考

1、引导教师确立职业理想、职业责任

教师工作平凡中蕴含着伟大,辛苦中潜存欢乐。要把教师职业作为神圣的事业去追求,既要在确定职业时处理好个人志趣同社会需求两者之间的结合与统一关系,又要处理好职业定位与个人才能的关系,建立起只要勇于实践,勤于积累,通过辛勤劳动定会成为合格教师的信心。还要树立正确的苦乐观,发扬艰苦奋斗、埋头苦干精神,在实践中追求成就。
作为教师,首先应对职业责任在思想上承认和自觉认同,把它转化为认真履行的道德义务,落实到教师的全部实际行动中,真正做到热爱学生,对学生全面负责,坚持把热爱学生和对学生负责看作教师的责任,坚持教育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和对社会负责、对事业负责的一致性原则。

2、自觉加强职业道德修养

教师能不能成为好教师,学历不是主要的,关键是有没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里,教师必须自觉地守住职业道德的底线,保持心态宁静平和,校园这方净土才不会玷污。我们今天的教师论文导读:
,缺少的不是工作水平,而是责任和精神,因此激发和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促进教师的专业情意,首先从教师的职业道德抓起。“师者,人之模范”。教师职业道德比其他职业道德具有更强烈的示范性。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职业道德不仅是自身行为的规范,而且是作用于学生的教育手段。
总之,提升教师的教学素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每个教师认真思考。在教育的道路上教师将一路前行,从一而终,应不断完善自己,不断追求教育教学的新境界。■
参考文献
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5)
陈桂生.教育学的迷惘与迷惘的教育学[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89(3).
[3] 方可.教学原理与方法论[M].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