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探讨培养目标高级运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通”与“专”矛盾与融合

最后更新时间:2023-12-1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8905 浏览:124788
论文导读:从高二开始文理分科,到了大学又强调专业对口,造成一般学生的知识面相对狭窄。而本科院校培养的应用型人才不同于高职高专培养的技术型人才,不仅需要掌握某一技术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更需要掌握因应市场变化而提出的复合型、创造型人才所必需的思维方法和一定的跨学科知识。这就有赖于通识教育为其提供扎实的基础。
摘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矛盾是近代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问题。新建本科院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引下,对通识教育往往敬而远之,相关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显得十分冷清。本文拟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对此问题作深入分析,并尝试探索可行有效的实施方案。
关键词:高级应用型人才;通识教育;矛盾与融合
1674-9324(2013)47-0001-02
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把培养目标设定为“高级应用型人才”即成为众多普通本科院校,特别是新建本科院校的现实选择,以区别于传统的“学术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与此同时,一些传统的大学,特别是一些老牌名校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则在深刻反思中国大学专业化进程及深入学习研究西方发达国家及中国近代依赖的通识教育理念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并逐步探索在中国高校实施通识教育的路径,形成北大“元培计划”、浙大“竺可桢学院”等一系列成功的典范,并在普通本科院校内形成学习、研究、实施通识教育的热潮。这股热潮给众多地方本科院校带来难题,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是否有必要实施通识教育?在无法抹杀通识教育必要性的前提下又如何实施通识教育?如何实现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的“通”与“专”的结合?

一、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通”与“专”的矛盾

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通”与“专”的矛盾是显而易见的。学分制的改革进一步加剧了两者矛盾。尽管仍有不少争议和需要完善的地方,学分制已经成为高等院校的普遍选择,且几乎所有高校都已经实行弹性学分制。应该说弹性学分制的实行整体上促进了通识教育的发展,有利于各个学校在专业细分的背景下,推出一系列通识课程作为选修课。总的来说,近年来高等院校的通识类课程增长的数量十分可观,但这样的增长却隐含着源于:论文发表网www.7ctime.com
危机。
此外,“通”与“专”的矛盾还体现在理论和实践上的矛盾上,即事实上不论是学校管理层面还是师生层面,都无法在理论上否认通识教育的价值与必要性,但在实践上往往不重视通识课程,教师参与通识课程建设的意愿较低,学生也更愿意把有限的时间投入在为就业而准备的应用型课程上。这些矛盾的客观存在也恰恰反应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高等教育发展的困境,足以表明通识教育同样也为该类高校所必需,但实践中却缺少有效有益的探索。

二、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如何实施通识教育

(一)统一认识,坚定信念:应用型人才培养应该融合通识教育

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是中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的必要之路,是中国高等教育日益分化的结果,片面追求高、大、全、通,只会导致失败,但如果一味追求其应用性,则会偏离大学的本原目标,偏离人才培养的实质,容易导致人才的工具化。所以通识教育既可以作为专业教育的基础,也可以有效弥补过度强调应用性带来的困境。
1.通识教育是专业教育的坚实基础。尽管通识教育与专才教育像一对冤家吵个不停,但通识教育最初是作为专业教育的必要补充提出来的。第一个把通识教育与大学教育联系在一起的帕卡德(A.S.Packard)教授在19世纪初提出,“我们学院预计给青年一种general education,一种古典的、文学的和科学的,一种尽可能综合的(comprehensive)教育,它是学生进行任何专业学习的准备,为学生提供所有知识分支的教学,这将使得学生在致力于学习一种特殊的、专门的知识之前对知识的总体状况有一个综合的、全面的了解。”我国目前的教育体制下,学生一般最迟从高二开始文理分科,到了大学又强调专业对口,造成一般学生的知识面相对狭窄。而本科院校培养的应用型人才不同于高职高专培养的技术型人才,不仅需要掌握某一技术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更需要掌握因应市场变化而提出的复合型、创造型人才所必需的思维方法和一定的跨学科知识。这就有赖于通识教育为其提供扎实的基础。
面向全球市场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尤其需要重视通识教育。因为“通识教育根本的意义,在于学生对于本民族的文化自信的形成和思想感悟力的提高”,有助于学生面对霸权文化的冲击,不卑不亢,尊重自我,保护自我。
2.通识教育能弥补过度强调应用性而过度功利主义倾向的不足。新建本科院校往往立论文导读:
足地方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以市场为导向的功利主义常常为人诟病,融入通识教育可以很好地弥补实用主义所带来的不足。应用型人才与研究型人才看上去错位发展,分工明确,各得其所,但过重的功利主义倾向,使学生缺乏全面的素质培养与基础训练,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职场中的很多困境直指高等教育大众化以来很多大学生非常薄弱的人文素养,反映了自基础教育以来一直没有改变的过弱的文化陶冶;文理分科后过于狭窄片面的专业教育,使学生的学术视野不够宽广,学术基础不够牢固,无法适应职场上新技术、新岗位的发展。此外,近些年的大学扩招,专业门类增长迅猛,多数专业都是市场的产物,但社会需求瞬息万变,大学根本无法有效控制,专业设置过于追随市场,很容易变成明日黄花,或造成热门专业容易生产过剩。
3.通识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教育部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既已明确提出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并推动素质教育为导向的基础教育的改革,但受到诸多诟病,甚至连素质教育的内涵也始终无法摆脱争议,而高等教育中的素质教育本为大学的应有之义,也受到了市场经济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极大冲击。一方面。“素质教育”本身是个很笼统的提法,一般认为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等,几乎无所不包,则难以展开并落实。好在大家真正关注的是文化素质,则直指中国大学重理轻文以及专业过于狭窄之时弊。文化素质的重点又是人文素质教育,而人文教育的实现主要是通过对大学生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同时对文科学生加强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修养和科学素质,这就与通识教育建立了共通的关系。教育的目的首先是培养人,大学也不是流水线,不能简单按照市场需求制造标准化工具,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首要也要培养健康的人,不必过早地过度地让学生面对职场的残酷。正如陈平原先生所言,“了解社会,了解人类,学点文学,学点历史,陶冶情操,养成人格,远比过早地进入职业培训,要有趣也有用得多”。

(二)课程先行,全面渗透:应用型人才培养可以融合通识教育

应用型本科院校对通识教育应有适当定位和全面认识,既不能把它放得过低,认为可有可无、有形即可,也不必把它捧得过高,认为只有通识教育是在学生学有余力或精英教育才需要的形式,而是把它作为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必需的基础,制订恰当的具体的通识教育目标,纳入学生的成才规划中。如具有较好的人文素养和与人沟通的能力;有基本的辨别和鉴定多元价值观的能力,并能坚持自己的操守;能清楚地、批判性地思维和表达自己的思想;能自我控制,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并能独立自主的社会公民源于:科技论文写作www.7ctime.com
。基于具体的目标,立足于本校实际,开设多类型课程,实行分类管理,并把通识教育的理念渗透到教学各个环节,推动教学改革,以实现通识教育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内在统一。
1.分类设置多种形式的通识课程。关于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国内已有大量研究,并纷纷以哈佛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作为模板加以借鉴创新,但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如何建设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改革方面仍缺乏具有推广价值的有益探索,或过度追求通识课程的高层次目标而脱离实际无法落地生根,或局限于应用性重形式轻内容。笔者认为,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的通识教育同样应该立足于本校实际,紧紧围绕人才培养模式展开,形成特色鲜明、具有校本价值的素质类课程体系。
首先要整合利用学校既有优势资源,充分调动各个教学单位的积极性,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素质相对较低的现实,开设一些文化素质类课程和跨学科课程。如人文社科类学院开设面向全校的“道德哲学”“历史文化”“经典导读”等课程;理工科类学院开设面向全校的“数学之美”“现代科技”“自然探索”“营养学”等;开设“人地关系”“城市设计”“人工智能”等跨论文导读:
学科课程。素质类课程以通识为导向,注重文理渗透,不断提高文科类学生的科技素养和理工类学生的人文精神。在教学管理上,学校职能部门一方面要保证通识课程的设置,通识要对学生的通识课程选修提出明确的要求,必要时可以推荐部分核心课程作为指定选修课,并要求文科学生必须选修至少一门自然科学类通识课程。
2.以通识教育理论为导向推动教学改革。通识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与创造型,不仅通过课程内容体现,更重要的是通过以学生为本位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来实现。通识教育的教学方法强调知识的统整与学习情境的陶冶,所以在教学方法上不仅更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度,鼓励学生的自主学习,更重要的是营造学习的环境与氛围。探索和形成诸如探究式、讨论式、项目式、情境式等为主的以师生双向交流为特征的“参与式”教学方法;优选具有人格感染力的老师担任通识教育的主讲教师,营造尊重生命、关怀社会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实现情感与人格的统一,培养丰富的感情与健全的人格,充实生活体验与生命的感应。通识教育面向不同专业的学生,使其在差异性同研究切磋,加强学生对同龄人的了解,并获得社会化发展,同时也使学习的内容更为丰富与变化,建立密切的师生关系。课堂教学方法改革之外,根据学校人才培养计划与学科专业特点,推动学生体验性课程和第二课堂的建设。如加强以反映学科新成果、新趋势和新信息的学术讲座,建设校内网络课程体系,指导团委、学生会、学生社团等开展以通识为导向的专题讨论、辩论和学术沙龙等。体验性课程则是可通过丰富多彩校园文化生活潜移默化地熏陶,如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勤工俭学、感恩关怀等形式,加强学生的社会认知和社会体验,培养学生的自爱与爱人的能力与习惯,培养和塑造“完人”。
基于通识教育的理念,可以实行双导师制,即在高校普遍实行的专业导师制外实行“通识导师”制,为学生通识类课程教学、大学生涯规划、制定并实施全方位、全过程进行个性化指导,落实通识教育的培养目标。
3.实施校内精英教育。自通识教育的理念得到广泛认同后,各高校纷纷加强通识课程设置,并在院系专业化教育的基础上又开展精英教育,以书院或学院的形式打破专业限制,实施大类培养,地方本科院校也纷纷效仿,以“宽口径,厚基础”为目标建立精英学院。根据高考成绩招收学生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更应该注重挖掘该类学生的学习和进步的需求,给部分优秀的学生创造更好的机会,同样很有必要设置汇聚校内优秀学生的独立教学单位,既体现因材施教、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又可以把这样的学院或书院作为教学改革的实践基地,引领学校素质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
4.加强通识教育课程的管理和教师团队的建设。真正落实通识教育的理念对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和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应该成立高层次的专门管理机构,如“通识教育中心”、“通识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等倡导通识教育理念,并对通识课程实施的各个环节实行有效的管理。在教师团队建设方面,整合校内优秀资源,消除学校内专业、学科界限,制定一套有利于通识教育课程综合化发展和通识教师发展的制度,对教师进行相应的培训,推动学科间交流,成立跨学科、多类型的教学团队;并推动教师改变原来的学科知识教学范式,推动教师身份的转变,使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对体发展负责,主动关心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真正成为“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
综上所述,在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战略主线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应以强烈的改革意识、创新的培养机制、扎实的工作举措,通过整合全校优质教育资源,优化学生培养方案,融合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加强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着力培养可持续发展、适应性强的素质导向复合型优秀人才,为丰富和完善学校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王德峰.“通识教育与中国大学的文化自觉”[J].通识教育与大学:中国的探索,科学出版社,2010,(4).
陈平原.“我看‘大学生就业难’背景”[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4).
作者简介:陈俏巧(1980-),讲师,浙江磐安人。论文导读:上一页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