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对于幼儿区域活动中幼儿规则意识培养站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2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932 浏览:18470
论文导读:
摘 要:在区域活动中,规则意识是活动的前提,没有规则活动就没有良好的活动结果。因此,区域活动中幼儿规则意识的强弱、遵守规则的情况,将直接影响区域活动的质量。
关键词:区域活动;规则;指导
区域活动是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的发展水平,有目的地创设活动环境、投放活动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摆弄的方式为主,进行个别化自主学习的活动。
所谓规则,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必须遵守的、科学的、合理的合法行为规范和准则。幼儿游戏理论认为,规则是用来协调游戏者之间关系的一种行为准则,这个行为准则有利于活动的开展,能满足幼儿需要,促进幼儿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能力的发展。在区域活动中,规则意识是活动的前提,没有规则活动就没有良好的活动结果。因此,区域活动中幼儿规则意识的强弱,遵守规则的情况将直接影响区域活动的质量。为了切实提高区域活动的质量,保证活动的实效性,我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注重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

一、活动前提出规则要求

区域活动改变了单调的集体上课形式,充分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注重幼儿的自主活动,并以个别化、小组化的学习形式及多元化的内容尊重了幼儿的个体差异,满足了幼儿的发展需要,因此,区域活动很受幼儿的喜爱。幼儿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性为主,他们一般都是从直觉的、具体的方面去感知规则、辨别是非、理解事物。因此,在区域活动中应遵守哪些规则,进区后应该怎么做,在幼儿开始活动前都要向他们提出具体的、合理的、坚持一贯的要求。向幼儿提出规则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同时,不同的规则要采取不同的方式让幼儿明确:

1.统一规则集体强调

活动前先让幼儿知道今天开设了哪些区域,把每个区域的标志让幼儿有个感性认识,避免盲目地来回寻找等待,同时,把一些统一规则明确地告诉幼儿。例如:进区前先要进行选区插牌,活动时要保持安静、不要随便走动,操作时要爱护操作材料,做到轻拿轻放,听到结束信号应马上停止操作,收拾整理材料。同时,为了更好地帮助幼儿将这些要求转化到行动上,在每次活动前,教师还要根据上次活动的情况进一步明确要求,强调需注意改进的问题,让幼儿努力地按这些规则去做。

2.个别规则具体强调

除了一些统一的规则外,不同的区域还有其自身的特殊规则,因此,还应视活动区的特点把这些规则放在具体的区域中,通过一些隐性的提示、材料的限制来要求幼儿。例如:每个区域前可画小脚印、小圆点等以示这个区域最多同时可有几名幼儿进区活动;进生活活动区一定要按提示:洗手系围裙方可进行操作;益智区必须按序、看标记取材料等等。这样既可以减少集体讲解这样隐形的浪费,又可让幼儿学会善于观察、总结、归纳活动规则,增强他们的规则意识。

二、活动中强化规则要求

幼儿受年龄生理心理特点的影响,他们的自觉性、自制力及坚持性都比较差。他们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和刺激物的影响,不加选择地模仿他人的行为,不能很好地掌握自己的行为并使它服从一定的行为目的。在活动前,幼儿虽然明确了要求,知道了该怎么做,但在活动中往往不能很好地执行。因此,作为教师应采用多种方法,启发幼儿内在的积极性,加强对幼儿具体行为的指导,不断地提出具体的要求,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控制自己的行为,形成良好的规则意识。

1.教师的隐性指导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时刻注意幼儿的动向,了解他们的活动情况。教师以角色的身份加入幼儿的区域,进行适时适度的指导。例如:小班幼儿对“娃娃家”这一活动区情况情有独钟,可他们往往会抱个娃娃到处串门,影响其他区域的正常开展,这时教师可以以医生的身份加入“娃娃家”,说给娃娃进行体检,建议“爸爸妈妈”多给娃娃讲讲故事、唱唱歌或提醒“爸爸妈妈,小娃娃要休息了。这样既丰富了“娃娃家”游戏的内容,又起到了强化幼儿活动时不能大声讲话、不到处走动等一些行为
规则。

2.及时的肯定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及时肯定对幼儿规则意识的形成极为有利。因此,教师应及时捕捉幼儿的镜头,及时发现好的或有进步的幼儿,采用摸一摸他的头、给一个亲切的微笑、投以赞许的目光、翘翘大拇指、额头上贴一个小红花等多种方法,让他的规则意识得到进一步强化和巩固。

3.榜样的力量

在区域活动中,幼儿常常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高度的团队精神,一起探索并加以解决。对于幼论文导读:。(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宜城中心幼儿园)源于:毕业设计论文格式www.7ctime.com上一页12
儿来说,从伙伴那里可以学到许多先前不会的本领,可以从伙伴口中知道许多新鲜的东西,与此同时,还发展了幼儿间的交往、合作能力,学会相互协调、制订规则,共同完成一项“工作”。作为教师,就要尊重幼儿、理解幼儿,甚至向幼儿学习,积极创设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积极互动、探究、创造的情景,让幼儿向周围的好榜样学习。例如:建构区是很多大班幼儿非常喜欢的区域,幼儿在那里自由的想象建构,一旦有小朋友按规则完成一件作品得到教师、同伴的肯定后,许多的幼儿会照着他的样进行拼搭,这时一切的规则便不用老师的强调要求了。
总之,在活动中,教师要通过多种方法指导幼儿,强化幼儿的规则意识,帮助每个幼儿形成一定的规则意识。

三、活动后评价规则要求

活动后的评价,不仅对幼儿活动方式有改进和调节作用,而且更能激发幼儿再活动的愿望和需要。区域活动的评价同样可以采用教师评价、幼儿评价、师幼互评、集体评价、个别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视情况灵活运用。例如:有的幼儿规则意识特别差,还经常影响别人,教师就可以采用个别谈话的方法帮助他提高规则意识。同时善于发现他的优点及细微进步,指出他的不足之处,鼓励他发扬优点,改正缺点,争取进步。在区域活动中评价对象是全体幼儿,在评价中首先肯定每一个幼儿在活动中都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同时,通过讨论和分析让幼儿更清楚地了解自己以及同伴遵守规则的情况,知道好在哪里,还有哪些不足,进一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提高规则意识。例如:在评价最佳区域时,可采用集体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包括评选操作最认真、最安静、最能团结合作、互相帮助、成果最显著、材料收放最整齐等。在评选中,可以让幼儿感受到通过努力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喜悦,使他们获得极大的自信和满足,激发他们进一步探索的,提高规则意识,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提高合作的意识。又如:对个别幼儿的评价,可通过师幼互评、幼儿评价的方法,通过对某个幼儿的好行为进行表扬和鼓励,可以进一步强化该幼儿的这一规则意识,同时还为其他幼儿学习、模仿提供了榜样,使幼儿个别经验上升为全体幼儿的共同经验。通过对某一不良行为的讨论和分析,可以帮助幼儿共同认识问题,以免犯类似的错误。
在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教师在活动前、活动中和活动后所做的工作都是有机结合、相互渗透的,因此,只有充分落实每个环节,尊重幼儿的需要,坚持持之以恒的教育方法,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规则意识。
(作者单位 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宜城中心幼儿园)源于:毕业设计论文格式www.7ctim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