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关于探析高职高专院校体育服务与管理课程设置探析信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2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2775 浏览:98213
论文导读:生还处在适应环境,熟悉业务、积累经验、展示价值的起步阶段。2.自身能力还有待锻炼,存在眼高手低问题。不能安心工作频繁跳槽严重,应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12下一页
摘要:自上世纪80年代起,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对体育服务人才的需要呈现出供不应求的状况,顺应时代潮流,社会出现了健身服务与管理的专门人才,这对高职高专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教育培养理念提出了新挑战。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课程设置,培养过程中如何体现就业导向、适应市场和行业需求,其课程设置及教学模式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和成长起着决定性的因素,本文就新形势下高职高专院校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改革做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高职高专院校;体育服务;课程设置
1001-828X(2013)11-0-01

一、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与改革

1.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以能力本位理论为指导。以能力为本位就是指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以能力为主线,注重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培养,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初步要求学生具备从事体育管理的基本素质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健身、健美技术,能够指导他人进行健身娱乐和体育锻炼、具备良好的体育健身指导和体育保健能力,能够制定运动处方、康复处方。具有制定健身计划、销售工作计划的能力。了解体育健身产业的营销程序和方法,具有一定的体育营销技能。熟练掌握1-2项体育专项技术,并能够进行技术教学和指导。了解体育项目的裁判法,并能够进行临场执裁。具备一定的管理信息、搜集分析和现公设备应用能力。进行简单英文对话,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办公软件进行现代化办公等。并营造“教师围着学生转、学生围着能力转”的育人氛围,提高育人水平。体育服务与管理教学以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岗位工作技能为指导,对课程内容进行定向选择、有机整合、合理排序、优化衔接。
2.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体育品牌和精品建设力度不够。根据我国高职教育目标定位要求,高职院校要形成鲜明的“高职”特色,即人才培养要突出“高等性”、“职业性”、“技术性”、“应用性”。 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学习领域、专业学习领域、拓展学习领域这三领域,公共学习领域包括高职英语、实用语文、计算机应用基础、概论等,专业学习领域包括健身原理与方法、体育保健、体育营销、有氧团操、运动解剖、运动生理、运动营养体育心理、康乐服务与管理、体育竞赛组织、排球类运动、游泳、职业技能专项训练等,拓展学习领域包括奥林匹克运动、体育欣赏、定向运动等。这些从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博而不精、重理论轻实践、行业特色不明显、品牌和精品课程不突出等现象。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体育服务品牌建设和精品建设不够,没有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服务群体,造成该现象的根本原因是课程设置不能很好的实现学生职业素养和技术技能的培养。
3.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偏重做事,轻视做人,应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体育生源一部分是体育成绩不理想,理论成绩好而进入高职院校,心理落差较大;另一部分是体育基础比较好而进入高职,而且体育生脾气急躁,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因此性格差异明显,他们个性鲜明,表现出较大的个性差异,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会积极参与。因此在课程体系设置时应能适应不同层次、不同爱好学生的特点,分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和考核要求,满足学生需求。人才知识结构的确定不但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而且还要使学生的交往合作能力、职业行为能力、自我完善与发展能力等得到全面提高。可以让学生自信和成功地展示自己、并根据具体情况如何选择和应用。
4.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兼顾学生的后续发展。本专业的发展就是体育健身面向市场、不断认识市场、占领市场,学校要更多的为学生着想,在设置专业课程上,要充分关注市场动态,充分听取用人单位的意见建议,根据用人单位的要求调控课程设置的结构,在课程内容上,强调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基础课按专业学习要求以必需够用为度,在培养标准上在校期间就能上岗,减少适应期,在培养规模上产学研结合,实行双证书制。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职业变化的适应能力,实现学生的后续可持续性发展。

二、从用人单位反馈信息看,课程建设也存在一些问题

1.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毕业生还处在适应环境,熟悉业务、积累经验、展示价值的起步阶段。

2.自身能力还有待锻炼,存在眼高手低问题。不能安心工作频繁跳槽严重,应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论文导读:革,高职院校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将走入更深远的发展道路,将反作用于体育经济,走向良性循环。参考文献:邰崇禧,等.对体育专业课程改革与建设的思考.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于源于:论文范文格式www.7ctime.com翠兰.对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本科课程结构体系的探讨.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07).作者简
,爱岗敬业,持之以恒。
3.从学生到劳动者角色的转换,心理素质不够过硬,经不起批评、经不起挫折,心理素质和适应力有待提高。

三、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建议与意见

1.合理设置课程内容,课程体系构建学习——实践——实训——实习的方式。课程设置要以应用型人才教育为中心,因此对学习、实践、实训、实习的课程内容要在课程设置中得到合理体现,就是在学习课程过程中使得学生适应发展,注重专业培养,在理论技能实践的教学链中,得到锻炼。
课程体系的构建采用模块化,紧扣培养目标。
2.强调实践经验的积累,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目前,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从业人员不仅能够胜任所在岗位,同时能够胜任各种工作环境的变化,为了使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更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具有更强的社会竞争力,应注重课程体系的不断完善,在开设必修课的基础上,增加选修课的开设,选修课程的开设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着重培养学生的诚信、自律意识、合作能力、创新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和在各种环境中生存的能力。
3.关注地方政府决策,设置地方特色化专业,形成精品课程。现代经济发展中有一种被称为“原生产地的产品,这种产品与其独特的自然条件相联系,其实不仅在农副矿产,联系我们的专业特点结合秦皇岛旅游城市的优美山水,提升我们的特色专业,形成独具特色的休闲体育服务场所。
概言之,针对社会需求以及体育市场的发展进行课程设置改革,高职院校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将走入更深远的发展道路,将反作用于体育经济,走向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邰崇禧,等.对体育专业课程改革与建设的思考.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
于源于:论文范文格式www.7ctime.com
翠兰.对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本科课程结构体系的探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07).
作者简介:清(1977-),女,副教授,从事体育教学与训练方向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