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析我见小学数学课堂自主探索之我见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2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4093 浏览:157643
论文导读:
(武宣县通挽镇中心校 广西 武宣 545900)
【摘 要】使数学课成为学生主动探求的过程,教师要敢于尝试,敢于创新,把学生真正作为学习的主体,为学生营造适合探究的氛围,引导学生参与探索自主发展,在教学中精心地设计,巧妙地构思,合理地设问,激发学生兴趣,变学生由被动为主动,达到主动参与,动手合作,空间开放,探索性地学习,从而深化学生对自主探索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学会学习,促进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自主探索
教育要着眼于未来,让学生学会学习,促进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这已成为当今人们的共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的主体,让学生自主探索学习,主动获取知识已成为中小学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学习中学生只有有了主动性才能更好的发挥主体作用,改变消极、被动的学习状态和方式,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索、研究,也就是让学生自主探索。
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亲自体验数学思维过程,激发学生自主探索新知识的。要做到这一点,本人就自身教学实践,认为应做到如下几个方面:
1.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 英国科学家波普尔说:“科学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题。”从本质上说,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思维总是由问题开始的,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因此,教师首先要创设问题情境,巧妙地把数学学习内容转换成一连串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在新知内容与学习原有认知结构之间创造冲突,把学生引入迫切希望探个究竟的情境。
例如:教学“圆柱体积”时,我用圆柱体铁桶盛满水,让学生求里边水的体积。学生一时找不到答案,有的试探着提出:把铁桶的水倒入长方体水箱中,再量出长方体水箱的长、宽、高来计算;有的提出把圆柱铁桶浸入长方体容器中,计算升高的那个长方体的水的体积就约等于铁桶所盛水的体积。这时我提问:“假若是求圆柱体的大蓄水池,这样做能行吗?”在这样的问题情境下,学生认识到必须找出一个计算圆柱体的方法或公式,于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探索活动中。
2. 动手合作,开放空间,激发探索性学习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精神有一种特别强烈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动手实验、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应该给学生提供积极思考,充分的参与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老师应该对学生适当“放手”。如果学生一直被保护在教师的“羽翼”下,他又如何能够学会“飞翔”。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亲自探索,操作实践与同学交流和分享探索的快乐,增强探究能力。
如我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先给同桌俩准备一些学具,如有的里面装着四张圆形纸片,三张正方形纸片,二张三角形纸片,一张长方形纸片;有的里面有四张正方形。
师:你们两人是怎么分这些学具的?
生1:每人2张圆形纸片,一张三角形纸片,剩下的不知怎么办?
生2:把一张长方形纸片分成2半,一人一半。
生3:把3张正方形纸片,先一人一张,再把另一张平均分成2份,每人一份。
师:用分数怎样表示其中的一份?
生:……
通过这样有趣的分学具,学生深刻理解了什么叫平均分,了解了分数产生的过程,并且学会了怎样与同学动手交流,共同合作探究。
3. 激励——增强参与探索动力 《课标》指出:“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为了促进富有个性差异的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提高,还必须注重学生的情感分配比例,通过有效评价,激励学生主动探究,在教学中,利用学生好胜心强的心理,在课堂活动中设计一些针对性的练习,让每个学生一番动脑动口后,都能获得“成功”机会。如:教学《位置》这一节课时,我创设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在教室里排座位,给每个学生发一张票按号就座,学生在寻找座位时就会思考、观察、理解第几组第几个,坐好座位后会很好奇地看着前后左右都是谁,所以这一节课学生们的兴趣浓厚。在教学中注意加强实践与应用,教师在课堂中也可以穿插一些科学技术改造世界的科学故事,这样既可增加论文导读:
课堂趣味性,又可逐步让学生们认识到科学知识的重要性。通过加强实践,使学生的学习大增,学习的兴趣明显提高,学习动机得到激发,学习也积极主动。对于课堂上学生的出色表现、创造性见解,有效的操作等,我适时地或给予“你真棒!”、“你的方法很有独创性!”、“你又进步了!”等语言激励,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学习积分评价法,建立“你追我赶”摘星榜等,将教师评价、同学评价、小组评价等多种方式结合,营造探究性学习浓厚氛围,增强探究学习的动力。
4. 注重实践,深化学生对自主探索学习能力的培养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数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因此在教学时,教师一定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引导他们运用掌握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例如,学习了“用正比例方法解应用题”后,可以给学生布置这样一道课外“实践性”的作业:利用卷尺、竹竿等工具测量出所需要的数据,算出学校旗杆的高度。学生在完成这道作业时,就要思考这样几个问题:(1)要算出学校旗杆的高度,必须知道哪些数据?(2)利用现有工具能测量出哪些数据?(3)测出数据后,怎样应用这些数据求出旗杆的高度?等这些问题明确后,下一步他们就要动手测量、收集、处理数据,再利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求出学校旗杆的高度。这些问题的探索,有效地将课内知识向课外延伸,达到了巩固课堂所学知识与发展学生探索能力的双重目的。
总之,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教师积极而又审时度势地把学生引向“最近开发区”,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知识的过程中,既长知识,又长智摘自:本科生毕业论文www.7ctime.com
慧。在大力推进课程的今天,我们要敢于尝试,敢于创新,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为学生营造适合探究的氛围,引导学生参与探索自主发展。让探索学习性在新课标的理念下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