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沸腾边缘:新世纪中国儿童文学-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2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3618 浏览:107759
论文导读:也不外乎经典和畅销书这两大类,就经典类作品而言不再是对一些耳熟能详的作家作品的重复出版,而是在强调经典性的同时也注重当代性,并把更广泛范围内的作家和作品纳入了视野。如新蕾出版社推出的“国际获奖小说系列”和湖南少儿社的“全球儿童文学典藏书系”,里面大部分作品都是首次引进。“全球儿童文学典藏书系”更把目光投
新世纪中国(大陆地区)儿童文学缔造了市场神话,奇迹般地从上世纪末与读者相疏离、在困境中挣扎的局面中走出,迎来了发展的春天。我们可以来看一些数据一尽管文学不是经济学,数据不能成为论证文学发展好与坏的一个根本标准,但它也可以作为一个重要的参照系数。1998年《儿童文学》杂志发行六万册,江苏少儿社的文学期刊《未来》、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的文学期刊《巨人》、《儿童文学选刊》停刊。当时还有句顺口溜描绘这个状况:“巨人”倒下了,“未来”没有了。十年之后,《儿童文学》杂志发行超百万,《巨人》等杂志纷纷复刊,此外,一些新的刊物在民营资本的运作下创刊了,比较著名的如《读友》杂志等,很多期刊都由月刊变成了旬刊或者半月刊。一些原本和儿童文学毫不沾边的出版社也开始积极介入这一领域,全国581家出版社,有523家出版童书。曹文轩的《草房子》十年间印刷了130次,杨红樱的“淘气包马小跳系列”累计销售2000多万册。根据这些数字的今昔对比,基本可以作出这样一个判断:新世纪前十年的儿童文学赢得了市场,赢得了读者,与惨淡经营的相比,儿童文学是“风景这边独好”。然而,与儿童文学在市场上这种“沸腾”的状态相比,它依然是没有获得主流文坛承认的地处边缘地带的“小儿科”,可谓是市场的宠儿文坛的弃儿。儿童文学在市场上的走红究竟是出于侥幸和偶然,还是潜藏着对整个文坛都富有价值的启示?就儿童文学自身而言,在“扑向”市场完成原始积累之后该如何在艺术层面上进一步完成自我的提升?这都是值得思考的话题。
寻找自我:新世纪儿童文学的参照坐标
进入21世纪之后,面对市场化、网络化的时代新情势以及这个时代孩子们新的阅读期待,儿童文学创作进入了一个剧烈的转型期,在创作理念、审美追求和精神走向上都有了新的特征。笔者认为新世纪儿童文学的“井喷”状态不是偶然的,而是长期培育的结果。它凝聚着十余年来儿童文学作家和出版人探索突围的艰辛汗水,显示了他们感知时代新变化的敏锐、渴望进入世界儿童文学坐标的雄心和醇化锻压创作技艺的,积淀了更多理性的成功的艺术经验,获得了越来越明晰的方向感。当然,疯狂的“速度”也会导致偏离正常轨道的潜在危险,因而有评论家说当下儿童文学出版出现“大跃进”景象,虽为一家之言,也不失为一剂贴在狂热的儿童文学额头上的有益的清凉剂。
儿童文学的兴替演变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个不断寻找自我的历程,儿童文学作家和出版人对“写什么”、“怎么写”、“写给谁”等等这些创作中的核心问题进行了新的探索和思考。“校园幽默小说”、“幻想小说”、“全媒体小说”、“分级阅读”、大规模译介国外作品和整理回顾本土经典、阅读推广……这些值得人关注的现象都显示出这些年儿童文学处于一种“四处张望”的姿态,试图在不同的参照坐标系下确立自我的原点,看准发展的方向,汲取前行的动能。
——“向内看”。最近十年儿童文学作家和出版人基本以孩子喜欢不喜欢作为检验一部作品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因而他们把相当的精力用在研究儿童的内心世界,把握他们的阅读心理和审美期待上。一句话,要到孩子们中间去。参与阅读推广活动是最近几年儿童文学作家们非常青睐的一种形式,至今乐此不疲。到2009年,一些出版社和阅读推广人开始尝试“分级阅读”。分级阅读起源于发达国家,在香港、台湾地区发展了十几年。少年儿童在不同的成长时期,阅读性质和阅读能力是完全不同的,分级阅读就是要按照少年儿童不同年龄段的智力和心理发育程度为儿童提供科学的阅读计划。这预示着儿童文学作家们在今后的创作中会更加细致,为“儿童”这个宽泛概念下的每一个亚群体,提供更为到位的有针对性的作品。我们不一定都选择要去阅读推广,但是,儿童文学是个特殊的文类,它主要是成年人写给少年儿童看的一种文体,是个特别顾及到阅读者年龄层次的这样一种文体,它摘自:7彩论文网毕业论文翻译www.7ctime.com
的分类需要很细,你写作的时候,有没有考虑自己的作品是为0-3岁,3-6岁,6-12岁,还是12-15岁、15-18岁的孩子看的?假如我们心里没有装着这样一个预设的阅读对象,我们的写作很可能会无的放矢。虽然阅读推广活动还有这样那样的问题需要规范,但笔者认为这是儿童文学能够如此迅速地进入课堂、进入孩子们心中的一个重要原因。
——“向外看”。评论家方卫平认为:“与20世纪80年代前后原创儿童文学的异常活跃而译介作品相对居于历史配角地位的状况相比,今天的儿童文学译介作品在某种程度上扮演了更为重要的时代角色。首先,译介作品所引起的不胫而走的阅读时尚和流行口味常常令人瞠目结舌,哈利·波特旋风、冒险小虎队在小读者中的阅读流行,都制造了这个时代儿童阅读的神话和奇观。其次,那些优秀的引进作品,为我们提供了儿童文学的一个令人兴奋和神往的艺术参照系,丰富着我们对于儿童文学的艺术了解和审美经验。”这十年儿童文学的译介和引进也不外乎经典和畅销书这两大类,就经典类作品而言不再是对一些耳熟能详的作家作品的重复出版,而是在强调经典性的同时也注重当代性,并把更广泛范围内的作家和作品纳入了视野。如新蕾出版社推出的“国际获奖小说系列”和湖南少儿社的“全球儿童文学典藏书系”,里面大部分作品都是首次引进。“全球儿童文学典藏书系”更把目光投向了小语种国家。畅销书进入中国读者手中的速度几乎与国外出版同步,引进美国畅销小说《暮光之城》(斯蒂芬妮·梅尔著)的接力出版社这样宣称:“让你与全球流行的阅读前沿无限接近。”最值得关注的是,除了引进文学作品,中国儿童文学理论界还首次(自1949年之后)系统译介引进了国外研究成果《当代外国儿童文学理论译丛》(方卫平主编,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和《当代西方儿童文学新论译丛》(王泉根主编,安徽少儿社出版),作者均为西方当代长期致力于儿童文学理论研究的专家学者,这两套丛书带来了西方儿童文学学者和专家的新观念、新思维、新方法,必将影响和促进我国儿童文学创作和话语更新。通过最新的经典『生的西方儿童文学作品来把握世界儿童文学走向,并从中获得精神资源和艺术滋养,从而提升我国原创儿童文学的论文导读:
艺术品格,寻找新的艺术生长点,并最终能够在世界儿童文学中占有一席之地,应该是当下儿童文学界最迫切的一种愿望。事实上,图画书和幻想文学的兴起和成长都是直接来源于对西方儿童文学的借鉴。
——“向后看”。对于本土经典作品大规模的回顾与整理是这些年一个值得注意的出版现象。尤以湖北少儿社推出的“百年百部中国儿童文学经典书系”为顶峰。这样“扎堆”的出版现象反映出在令人眩晕的斑驳繁复的多元的创作态势下,儿童文学作家和出版人想抓住一种经过时间和读者检验过的形成共识的艺术原则和价值标准,频频的回望其实是为了看清和坚定未来的路,而对经典的反复温习也是抵御商业化带来的喧嚣浮躁的有力武器。
——“向下看”。儿童文学作家和出版人的眼睛是摘自:7彩论文网毕业论文任务书www.7ctime.com
源于:7彩论文网论文摘要怎么写www.7ctim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