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研讨超自然《宠儿》中超自然性题目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0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1522 浏览:145336
论文导读:
摘 要:托尼·莫里森是当代美国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她在1993 年凭借《宠儿》这部作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历史上获此殊荣的第一位非洲裔美国作家。这部小说中呈现的超自然力量给环境和人物笼罩上一层奇特的神秘色彩,把今天的现实描绘成现代神话,本文将通过分析小说中的鬼魂描写来详述作家对超自然现象的运用。
关键词:超自然性;鬼魂
1005-5312(2013)26-0081-01

一、非洲传统文化宗教中的超自然现象

在原生态的非洲传统文化宗教中,人们崇拜鬼魂和超自然现象。在传统的非洲神话当中,人们认为人的出生、死亡、再生是一个循环的过程。宁骚在《非洲黑人文化》中写到:“鬼魂是脱离了肉体的灵魂,有自己的生活世界,有同人们一样的。鬼魂或转附于人世间的另一物体,或留居于人世,或到别的世界去,或轮回转生。死者的鬼魂仍与生前的氏族、部落保持一定的联系,监视、或参与部落成员的生产与生活,施以好的或坏的影响。”当一个人的灵魂得到亲人的深切怀念和召唤时她会重返人间。因此,莫里森让她笔下的人物宠儿死而复活的故事情节非常符合非洲传统文。

二、《宠儿》中的鬼魂的独特叙述

正如莫里森自己所言:“我们和这些超自然的神灵是密切的”,在莫里森超自然性描写的小说里,最值得一提的当属《宠儿》中的鬼魂。对鬼魂超自然行为的描述,也是借鬼魂的言行抵抗权,对抗文化霸权,以唤起本民族被淹没的种族记忆。小说中极力展示的是那些不曾诉诸文字的内心世界,填补了有关奴隶叙述的历史空白,作者要发现那些曾被遗忘于脑后的东西,并在他们的启事中重建世界。从这些具体的超自然现象的描述中可以窥见,莫里森所强化的仍然是对被抹杀的非洲文化意识、对文化历史的深切关注与拷问,她的艺术视角总是投向黑人的民族生活与文化。
小说中的鬼魂很大程度上借用人们熟悉的传统的鬼的故事,但也有诸多有关鬼魂的独特方面。小说一开始,读者就能感觉到精彩的章节安排,第一章就成功的把生命意识和其他方面源于:论文要求www.7ctime.com
的界限模糊化。从这个意义上讲,小说遵循的是传统鬼故事的恐怖策略,超出了自然的范畴,给读者一种十分不安的阅读感觉:124号恶意充斥,充斥着一个婴儿的怨毒。
小说的叙事结构和其他大多数鬼故事有很大的差异,在传统的故事中鬼怪的类型特征是:一个具有破坏性的力量深入到一个安全的空间,接着出线一个驱邪者,并对驱邪者的行为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释,说明鬼怪如何恐怖、最后介绍摧毁鬼怪的过程。而《宠儿》没有特定的驱邪人物,鬼魂入侵的时间和空间并不一直是确定的。小说开始并没有介绍给读者宠儿是谁,但是塞丝和女儿丹芙却同房间里的鬼魂进行着斗争。作为鬼魂,宠儿不定时的骚扰塞丝一家的生活,而当宠儿以一个穿戴整齐的女人出现在塞丝、保罗·D和丹芙面前时,“她的皮肤是新的,没有皱纹,而且光滑,连手上的指节都一样。”宠儿作为一个渴的厉害的女人,到塞丝家喝了很多水,就留在了124号,好像那儿就是她的家,她留了下来。宠儿作为鬼魂就这么自然的介入了塞丝一家的生活中,她贪婪的吞噬者塞丝的母爱,同时也吞噬者她的生命,夺走它,用它来使自己更庞大、长的更高。
小说的部分鼓励读者去思考一个人的鬼魂还是更多的穿越西半球时死去的鬼魂,小说的献词:“六千万,甚至更多”,那么宠儿究竟是谁的鬼魂?这个鬼魂是否是塞丝杀死的女儿?小说一直没有正面回答这些问题。非洲原始居民被大批贩卖的历史和南北战争后黑人的生活状况时常被交错提及,贩奴船上的幸存者的记忆和一个女婴的鬼魂独白同村一体,随着宠儿的消失,意味着新生活的开始。
小说最后,宠儿离开塞丝房子的理由也并不确定,小说中并未有一个通常意义上的驱邪人物,而是由那些不能进入塞丝房子的妇女吟唱祈祷才驱走了孤魂。这种叙述方式比比以往的鬼魂故事及驱邪方式更加高明。
塞丝认为她有权处置自己的孩子,唯一有资格能对塞丝进行评判的是被她杀死的女儿,所以作家通过鬼魂的形式进行回忆重现,无论一个人怎么诉说他多么希望逃避活人的纠缠,对他最有害的还是死去的人,小说中的人物,在他们从奴隶制的枷锁下解放以后仍然使他们身心备受摧残的不再是生活中的活人,而是他们内心深处不堪回首但又挥之不去的对奴隶制的痛苦回忆,是他们不敢直接面对但又必须直接面对的历史,他么觉得重建生活是对论文导读::文献出版社,2007.1

2.托尼·莫里森著.潘岳,格雷译.宠儿.中国文学出版社,199

6.上一页12

永远抹不去的死去的或饱受折磨的人的一种背叛。 三、结语
总之,小说中所呈现的超自然力量正是非洲文化传统中的显著特点,也许有人会将它视为迷信,是些不可信的东西,这是因为黑人长期被认为是一个“不可信”的民族,小说中鬼魂的存在,更能使读者对《宠儿》的深层意义进行强有力的洞察。
参考文献:
杨中举,王红坤著.黑色之书:莫里森小说创作与黑人文化传统[M].北京:文献出版社,2007.12.
托尼·莫里森著.潘岳,格雷译.宠儿[M].中国文学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