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浅论职业学校浅谈职业学校学生如何开展创新工作大纲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1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7750 浏览:73183
论文导读:
当前,从国家到地方,各级各类创新大赛如火如荼地在开展,各职业学校对此项赛事更是非常重视。由于职业学校的学生多是被拒之于重点中学门外的学生,很少有对专业的热爱而选择进入职业学校学习。所以,他们的基本素质包括学习方式、行为习惯都是比较欠缺的,他们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方式单一,往往会钻进死胡同,不开窍,严重影响了他们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但是,他们却又是当今社会各行各业的主力军。试想没有创新意识的他们走入社会,在各自的岗位上又能够有什么突出的表现呢?因此,培养职业学校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并能够发明一两件具有含金量的作品,对于他们今后的就业是很有益处的。笔者试从以下几方面谈谈职校学生如何开展创新工作。

一、正确认识创新

创新这一概念是由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首先提出的,我认为创新就是一种新知识或技术在人类生产的应用并使生产力获得结构性改变的过程。当今这个年代,创新已经变得无处不在。创新已成为当今企业和社会前进和发展的一种手段和方式,它促进社会进步,人类生产力不断提高,带给了社会发展新的活力。当然在人们提起创新时,在一些人的脑海中浮现的是科研部门,是遥不可及的尖端技术,是复杂的方程式和庞然大物。在今天,当我们看到每天都有新的商业模式,新的公司,新的做事方式,新的年青人用创意的想法创造巨大财富的时候,我们发现,创新已经渗透于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当前是创造发明的时代,是知识爆炸的时代,国家之间、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从现象上看是产品竞争,从实质上看是智力竞争,是创造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创造发明的竞争。指出: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我国,教育的最高宗旨是造就具有社会主义觉悟的创造型人才,以加速社会主义建设,为实现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奋斗。教育要面向未来,首先就得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事业,不仅要教会学生掌握现代科学技术,而且还要教会学生科学思维方法和发明创造技能,使之具有多方面的能力,这正是创造教育的宗旨和目标。

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它是推动学生参与某项活动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动力,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就是对兴趣最好的概括。从心理学上说,兴趣就是人们在认识过程中产生的具有倾向性的一种心理现象。兴趣的基础在于需要,对需要的满足就是成功,这种满足又会产生新的需要,即产生新的兴趣。搞创新,做发明是既需要动脑也需要动手的,专心于创新活动的人会从中得到自己所需要的,并以之为乐趣。这与学习一样,没有兴趣,整日只知道吃喝玩乐,怎能有一个优异的成绩呢。如果一个人对创新根本没有兴趣,无论和他怎么谈创新的意义,都无济于事。纵观我校今年参加创新大赛的学生,无论最终成绩如何,这些学生始终对创新发明充满热情,在经历过一次次的常识和失败之后,看到自己的作品展现于众人之前时,那种喜悦是无法言语的,而这会激励着他们在创新的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

三、走进生活,寻找灵感

人类因为有梦想,所以有了各种各样的发明创造。因为想飞得更高,所以发明了飞机;因为想听得更远,所以发明了电话等等。生活是这些发明创造的源泉,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却总是能激起人们创造的灵感。看看我们身边的很多发明创造,大到高科技军事武器,小到一支笔,它们的雏形都来自生活实践而产生的一些简单想法,甚至这些想法在刚产生时,还被周围的人讥笑,认为是天方夜谭。不走进生活实践,没有生活的实践,就没有对生活的体会和认识,也就无从谈起对生活中源于:电大毕业论文www.7ctime.com
事物的改变。脱离生活虚无缥缈的瞎想,在现有的条件之下,很难在创新方面有所作为。我校参加创新大赛的一些作品,比如《重力可调下肢康复器》《无线输液控制装置》等,都是发明者关注生活,走进临床一线有所体会,进一步加以思考而产生的。而每次在全校范围内征集的众多创新思路,其中不乏一些异想天开的想法,而这些想法注定在现有条件之下是无法实现的,所以这些选手很遗憾地无缘创新大赛。

四、紧贴专业,发挥特长

对创新有了一定的认识和兴趣之后,并不意味着你就能设计出一个令专家和评委耳目一新的作品。有句话叫做“隔行如隔山”,行有行规,门有门道,不同行业有它不同的专业知识和门道。进行创新活论文导读:
动时,如果想设计一个非自己所从事专业的作品,如果不求助于专业人士,在制作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即使作品能够制作出来,自身对其各方面的知识也未必能够了解,在比赛中的答辩环节就容易出问题。试想让一个学习艺术的人去从事机械焊接,确实够难为他的了。当前职业学校专业众多,每一个参加创新大赛的同学都应当紧密联系自己所学专业,关注自己所学专业在社会上的实际运用情况,并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将大大增加自己作品的含金量和获奖几率。尤其对于一些特殊稀少专业,这也意味着其设计的作品也是特殊稀少作品,对于其他参赛作品来说,其可以形象地比喻为“少数民族”,在参评时其同类的竞争对手少,甚至可以得到评委的“特殊照顾”,那么其获奖的几率也将大大提高。

五、善于取经,敢于说不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告诉我们学习的道理,“闭门造车”是永远不会进步的,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取其长,补己短,这样才能够有进步,才能不断地缩短与成功的距离。每个人都可以去创新,但并不是每个人想创新就一定都能够有伟大的作品诞生,一个人的知识和力量是有限的,站在巨人面前,自己永远是矮子。向巨人学习取经,站到巨人的肩膀上,那么,在创新的道路上,你将会少走很多弯路。我一直告诫我的学生,不要自己闷在教室里空想,要多上网找课题,遇到问题了要多请教,比如张家生老师,他对我们学生的问题是有求必应,他的指点和帮助,就是同学们在创新道路上的路标,永远不会迷失方向。对于我们职业学校来说,应该经常将校外的专家学者、技术革新人才请进来,让他们创新的理性之光,开启学生的智慧,从而唤醒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活力,使潜藏于每一个人身上的潜能和优势得到激扬、发展。
当然,现有的东西是不是我们都可以照搬拿来呢?不是的,鲁迅告诉了我们“拿来主义”,我在这里要告诉大家,对于很多东西,我们要敢于说“不”。放眼生活的众多物品,都在经历着不断的改进和升级换代,如果只是停留于眼前,那么永远不会有新的事物产生,那么还会有苹果5吗?我们也坚信,不久的将来一定还会有苹果6或者7,甚至更多。一位哲人说得好:“拒绝,就是放弃、抵制、批判错误的东西,与此同时,也就是主张、坚持和弘扬正确的东西。”因为拒绝的过程可以使人发现并肯定生活的真理和乐趣,更加信守自己的人生准则,并且从中升华人格,获得坦荡心空。在创新的道路上,面对前人已有的成就,我们不该退缩和膜拜,而应当善于从中“钻空子”,找其缺陷,进而发表自己新的见解,这样我们生活的每一天也将是新的。
总之,创新的道路是漫长的,更是艰辛的,创新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我相信,只要坚持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在生活中寻找智慧之门,成功之手就会很快与你相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