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议浅谈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中创新思维培养学术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1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7362 浏览:22630
论文导读:
摘 要: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是学校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需要教师根据学科特点,多形式、多角度、多途径地去培养、去训练,这样才能让学生有创新思维的习惯,并逐步提高创新思维能力。阐述通过树立创新意识、建立学习环境、通过现代教育手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关键词:创新意识;学习环境;教学手段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肩负着对少年儿童摘自:论文查重站www.7ctime.com
进行政治思想教育、陶冶高尚道德情操的任务,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使素质教育渗透到品德与社会课(简称“思社课”)的教学领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让他们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这是我们品社课教学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

品社课教学怎样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根本就在于教师要能够紧密结合每课的教学内容,采用符合学生思维特点和认识规律的教学方法,创设情境,带着问题学,这样来唤起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开发,如:教学“从电视机的变化说起”一课,首先由电视机的变化过程这个事例引出第一个问题:什么叫创新?以“高斯算和数”“伽利略发明温度计”的故事引出第二个问题:怎样培养创新能力?再联系学生身边的具体事物,如:我们现在使用的电话、汽车等,提出第三个问题:为什么需要创新?这样层层深入,不断启迪,让学生知道创新并不是一件高不可攀的事。总结出:只要从在生活、学习、玩耍中勤于思考、善于钻研,长大后就能在本职工作中有所发明、有所创造,为国家作出贡献。

二、建立学习环境,培养创新思维

学习环境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因此建立、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前提。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始终处于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没有压抑感,同时不以学生回答问题的“对”与“错”来作简单评价,要积极鼓励学生敢于生疑、质疑问难,敢于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如:六年级下册“学会和谐相处”一课,教学目标主要是在与人的交往中,要做到和谐相处,这样才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乐趣,从而向学生进行与人交往和谐相处教育。在本课教学中可以采取只给情境(课文中男主人公总是要求别人玩他自己喜欢玩的游戏,不管别人喜欢不喜欢;女主人公总是上来就插话,却从不考虑正在说话人的感受),不作结论(如果在生活碰到这样的人,你愿意和他交往吗?自己得到什么启示?只提出问题留给大家思考,也就是暂时不让学生看后面一页的内容)的教学方法,目的在于更好地让学生自己分析、判断,发表自己的见解。所以在教学时,我先让学生默读14页课文内容,然后引导学生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1.男女主人公错在何处,像这样发展下去会出现什么后果?

2.面对这样的情况,与男女主人公有直接关系的同学(与男主人公玩游戏的同学;被女主人公抢话题的同学)该怎么面对?

3.其他同学应该怎么做?大家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吗?

在讨论的基础上,陈述理由、讲述办法。经过激烈的辩论,学生深刻认识到在交往中不尊重他人的危害性,教师也达到了教学目的。这样的教学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还为建立一个的、无权威的学习环境奠定了基础。

三、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培养创新思维

以多媒体为代表的现代化教学具有图文并茂、声画结合、动静交替、操作方便的优点,它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感知材料,是传统教学手段无可比拟的,有助于学生明白老师所讲的道理,懂得行为要求及方式,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如:“规则有什么用”是在“规则在哪里”一课的基础上对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经常发生的事情,比如,排除上厕所、打水、上下楼梯等行为上作出的规范要求。而三年级的学生年纪小,如果简单照课本讲解,学生不易理解、掌握。因此,在教学时,我先展示前一课课文录像,让学生懂得课文中两个孩子之所以会在生活中惹上麻烦,是因为他们都不讲规则,没有按规则办事。接着出示本课的插图投影,同时播放插图中情境中众人吵闹和两人相撞时的录音,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感知、想象。最后用幻灯片打出“上课不迟到,这是上课的规则”“课间不在教室里追跑,这是课间活动的规则”“独立完成作业,不抄袭别人的作业,这是学习的规则”等,并指定学生按课文插图中的内容进行情境表演,并让学生创造性地将生活中看到的、碰到的论文导读:
不讲规则的事情说一说,演一演,使学生在表演中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这些电教手段的运用,富有创意地把课文中静止的插图动态化,逼真地再现了课文描绘的情境,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创造性思维的扩散,也使学生认识到不论在何时何地,不论什么事情都应讲规则。
参考文献:
冒国平.关注学生的创新思维,实施有效教学[J].吉林教育,2010(2).
任雁敏.如何在课堂讨论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J].职业时空,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