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探究孙子以《孙子以美国来》看中美文化差别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0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2361 浏览:147163
论文导读:
[摘要]电影《孙子从美国来》讲述了中国皮影戏艺人老杨头和洋孙子布鲁克斯之间发生的故事。老杨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崇拜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孙悟空;布鲁克斯则是美国文化的代表,崇拜西洋文化中的蜘蛛侠。受中美文化差异的影响,他们之间发生了一系列的对抗和冲突。经过曲折的碰撞和相互之间的包容,最终变对立为友情,变冲突为融合。本文从语言形式、饮食习惯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剖析这部电影中所反映的中美文化差异,尤其是文化冲突与融合,以期促进中美跨文化交际。
[关键词]《孙子从美国来》;中美文化差异;冲突;融合
电影《孙子从美国来》讲述的是一个中国皮影戏艺人老杨头和一个美国小男孩布鲁克斯之间的故事。老杨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崇拜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孙悟空;布鲁克斯则是美国文化的代表,崇拜西洋文化中的蜘蛛侠。当布鲁克斯的妈妈和老杨头的儿子杨栋梁赴西藏可可西里参加藏羚羊保护行动时,杨栋梁偷偷地给父亲留下一封信,委托老杨头照顾布鲁克斯。在此期间,他们在语言形式、饮食习惯以及价值观等方面出现了一系列的对抗和冲突,经过曲折的碰撞和相互之间的包容,最终变对立为友情,变冲突为融合。老杨头和布鲁克斯成为老少朋友,彼此关爱对方,较好地体现了中美文化差异,尤其是文化冲突和融合。
文化是同一人群一代又一代共享、获得和传承的信仰、习俗、价值、行为、制度以及思维模式的总和。无论是语言形式、饮食习惯还是价值观都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美两国作为集体主义文化和个体主义文化的典型代表,在语言形式、饮食习惯、价值观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差异,甚至是冲突,但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美交际日益频繁,文化冲突逐渐转化为文化融合。在这部电影中,中美文化的冲突和融合被这一老一少两位演员演绎得淋漓尽致。

一、语言形式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是指人们进行沟通交流时使用的一系列沟通符号、表达方式与处理规则的总和。语言和文化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语言形式判断和分析不同的文化特征,也可以从文化角度去解释各种语言现象。汉语和英语属于两种不同的语言,反映了中美两国不同的文化背景。由于语言形式、文化背景、沟通方式存在明显差异,中美之间的交流容易出现交际障碍。即使是懂英语的中国人和懂汉语的美国人进行沟通和交流,也会由于不了解各种语言的变体而产生交际误区。
在影片中,老杨头说的是汉语,但并非标准的普通话,而是地方方言。因此,学过中文的布鲁克斯在与老杨头沟通时仍存在诸多困难,如老杨头说“你长得跟个小鬼一样,让村里人笑话我”。布鲁克斯对“笑话”一词就不甚理解,还反问老杨头“笑话是什么意思”。这就说明,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即使具备一定的语言能力,如缺乏对文化的了解,仍不能进行成功交际。老杨头对英语一窍不通,在与布鲁克斯沟通时主要通过非言语交际信号来判断会话含义。为更好地与布鲁克斯交流,老杨头特地向乡文化站站长学习英语。由于缺乏对美国文化的了解,老杨头直接使用中文构词习惯,分别学习“狗”和“日”两个英语单词,并把它们进行简单合并,即“dogsun”(狗日的)。显然,这是由于缺乏对目的语文化的了解所造成的结果,反映了一定的语言和文化差异。即便如此,经过一段时间的共同生活,布鲁克斯和老杨头开始互相学习对方的语言文化知识。无论是学习中国的戏曲还是美国的童谣,双方都存在一定的困难,但是这种学习行为已经体现了中美文化的交融。

二、饮食习惯

饮食习惯作为文化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在影片中也较好地反映了中美文化差异。饮食文化是指人类的各个群体对自然食物的分配方式的不同所引起的一切文化现象,是人们在饮食活动中所体现的物质和精神现象的总和。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国家,强调集体主义观念,饮食文化内涵丰富,菜系众多。中国人认为“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因此在烹调食物时注重色香味俱全,烹调方式也多种多样,如煎炸炒炖煨爆烤拌等。中国饮食文化更注重内在品质,但较少关注营养价值,常见的食物是米饭、炒菜、面食、粥等,尤其在中国北方城市,面食种类繁多,深受老百姓喜爱。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强调个体主义观念,在饮食文化中更注重突出个性。美国人不太注重饮食的手段,烹调方式比较简单,往往以烧煎炸焖为主,追求原汁原味,常见的食物是牛奶、论文导读:
牛排、面包、沙拉等,尤其是汉堡包之类的快餐简单方便,深受美国人青睐。
老杨头酷爱中国北方的特色食物——油泼面,而布鲁克斯更多的则是寻求美式饮食,或者是以方便面替代。在中国生活期间,布鲁克斯在饮食方面也受到一定的冲击,较难接受中式饮食。他要求老杨头给他提供美式食物:汉堡包。老杨头对汉堡包一无所知,最终在商店老板娘的帮助下做了个“中国式汉堡包”。布鲁克斯吃得很开心,但是老杨头认为汉堡包不过是把“中国肉夹馍的面饼子换成面包而已”。后来,老杨头带布鲁克斯去县城吃羊肉泡馍的时候,布鲁克斯也吃得津津有味。这就说明,不管是中式饮食还是美式饮食,只是饮食习惯和饮食方式的差异,并不会影响中美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三、价值观
价值观是文化中最深层的部分,在影片中有着更为深刻的演绎。价值观支配着人们的信念、态度和行为,更反映在人们做事的方式和对世界的认知上。中国人受传统思想的影响比较深刻,认为人虽然有生物属性,要谋取经济利益,但是更多的是社会属性,因此人们的行为应该符合集体的要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当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应放弃个人利益,维护集体利益,崇尚集体主义价值观。在集体主义文化中,社会是以集体为单位的,注重的是集体的和谐、一致、合作、互助、谦虚、集体成功以及社会关系的良好建立。每个人都隶属于他所在的集体,“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美国人富有冒险和创新精神,以利润最大化为终极价值目标,尊重个人,注重个性,重视个人利益和个人目标,倡导个体主义价值观。在个体主义文化中,社会是以个人为单位的,注重个性、独立、自主、权力、竞争、个人成就以及情感的公开表达,往往以个人成就作为评价一个人的重要标准。 受不同文化背景的影响,中美两国人民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在影片中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象征意义。象征是指借用某种具体形象的事物去暗示其他的事物,以表达某种思想和感情。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象征可以反映人们看待事物的态度和思维方式。中国人和西方人在事物的象征意义上有不同的阐释和理解。老杨头崇拜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孙悟空,他认为孙悟空是一位侠肝义胆的英雄,而布鲁克斯仅仅把孙悟空看做是一只猴子。布鲁克斯崇拜美国的蜘蛛侠,把自己的蜘蛛侠玩偶视为宝贝,但在老杨头看来不过是个“蜘蛛精”。由此可见,中美两国人们对于英雄人物的认知存在明显差异,反映了中美文化的冲突。但是,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发展和推进,中美两国的交流和往来日益频繁,人们对于彼此文化的认知日益完善。在影片中,老杨头踩坏了布鲁克斯的蜘蛛侠,跑遍大街小巷仍未给孙子买到同样的玩偶,因此他使用中国的传统艺术——皮影,熬夜为布鲁克斯做了一个一模一样的蜘蛛侠。用中国的皮影做美国的蜘蛛侠,让孙悟空和蜘蛛侠一起嬉戏,这无疑更加渲染了中美文化融合的主题。尤其是影片最后,当老杨头带布鲁克斯去看皮影戏时,布鲁克斯问老杨头,“孙悟空真能打败蜘蛛侠?”老杨头这样回答:“为啥要让他们打架呢?要让孙悟空和蜘蛛侠成为好朋友,一起保护我们的地球。”从老杨头的话不难看出,文化的融合远比冲突更加重要。
第二,沟通方式。中国人在沟通时采用比较间接的方式,委婉而又不失礼节,往往不会直接表达个人的想法和态度。而美国人往往是采用比较直接的方式,开门见山,说明观点。当布鲁克斯看到老杨头翻看自己的书包时,马上就说,“不许动!那是我的!”在吃饭时也明确要求,“我要吃汉堡包”。这就说明,美国人从小就学会了直接提出自己的要求和想法,个体主义的观念从孩童时就已经深入脑海。而中国人处于同样的情境,往往采用比较间接的方式。文化站站长请求老杨头重新出山,振兴华县的皮影事业。老杨头总是避之不谈,要么转移话题,要么溜之大吉,最后实在是没有办法还是说“考虑一下”。从始至终,也没有直接说出同意二字。这就说明,中国人不喜欢直接表明个人的态度和想法,更多的是从集体主义价值观出发考虑问题,尽可能避免冲论文导读:
突和矛盾,维持一种和谐的沟通氛围。
第三,思维模式。中国人偏爱形象思维,经常使用归纳法,采用螺旋形的思维路线,思维顺序由大到小,倾向于以集体为本位,注重在人际交往中求同。美国人注重抽象思维,往往使用演绎法,采取直线型的思维路线,思维顺序由小到大,倾向于以个人为本位,在人际交往中存异居多。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中国人更加重视他人对自己的看法,相互依赖程度较高,而美国人更加注重个人的感受源于:毕业论文致谢信www.7ctime.com
,独立性较高。影片中,老杨头害怕村里其他人知道他有个美国孙子,怕别人笑话他,因此特地带布鲁克斯到县城,把孙子的头发从染成黑色。而且还要等到天黑以后再回家,被人发现后又说布鲁克斯是新疆人,不惜撒谎来维护自己的名誉和声望。相反,布鲁克斯虽然是个孩子,却有着非常强的独立性,在尿床之后不是寻求爷爷的帮助,而是自己承担责任,一个人去晒被子。在听到爷爷的评价时,觉得有失个人的尊严,要“离家出走”。中美思维模式的差异显而易见。
第四,家庭观念。中国人认为家庭成员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但是长幼有序,孩子一定要听从长辈的建议。同时,孩子是家庭成员的一部分,是需要照顾和关心的群体。美国人认为家庭成员应该平等相处,家里每一个人都是独立、自由、平等的个体,在家庭教育中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要求孩子分担家务。不论中美之间的家庭观念有何差异,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依然是永恒的主题。因此,老杨头在管教布鲁克斯时,更多的是要求他听话,而不是与他进行对等的交流和沟通。尤其是在打电话给布鲁克斯的妈妈时,文化站站长一字一句地教布鲁克斯如何与妈妈沟通,但是布鲁克斯拿到电话就躲到一边,独立和妈妈交谈。在实际生活中,中国人会教给孩子每一句话和每一个细节,很少给孩子独立发挥的时间和空间。但是,美国人却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精神,要求孩子具备很强的独立生活能力。
四、结语
中美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冲突是不争的事实。直面差异和冲突,了解中美文化,加强中美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才能真正实现中美文化的交融。《孙子从美国来》这部电影不仅反映了中美文化之间的冲突,更体现了中美文化的交融,是跨文化交际学习中值得一看的电影。
[参考文献]
王维波,车丽娟.跨文化商务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孙太群.中美饮食文化的对比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1).
[3]任玲玲.浅析中美文化差异[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06).
[作者简介]王芳(1981—),女,河南渑池人,硕士,黄河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跨文化交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