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论中国中国经济转型和未来进展布局对GDP指数影响结论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2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5390 浏览:61093
论文导读:
1.引言
国际金融危机降低国内GDP指数,保“8”时代的终结国家统计局2013年1月18日上午公布的数据,2012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519,322亿元,比上年增长7.8%。这是近十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最低的一年,也是最近20年来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排名的“倒数第二”。
这是中国经济在面临内、外双重压力下,中国政府一方面在着力调控以房价为代表的经济的过热和力保经济下滑不会过快而出现硬着陆的稳定经济政策下的种种举措的合力效果。
随着美国经济复苏缓慢,对中国贸易保护主义壁垒摩擦的加剧和欧债危机的继续发酵,使得中国这个出口创汇型的制造业大国经济发展,笼罩上了产能过剩、竞争加剧、资源和劳动力成本不断高企、环境越发恶化的阴影。由于固有的出口、投资和消费这三驾马车中的出口贸易萎缩。例如,短短的几年,当年的太阳能光伏产业、稀土出口行业都经历了从辉煌到衰败的剧烈反差,摆在现实面前的是产能过剩和巨额的环境治理成本。首都和许多城市的雾霾天气下的重度污染,牵动着每一颗国人的心。
今后,即使美欧经济转暖,中国传统的出口创汇模式,也不可能继续以此为继。因此中国希望避免出口的过度下滑,还必须用外汇储备进行一些必要的技术引进和产品输入。世界贸易更青睐互补型、贸易平衡型,长期的顺差必然会遭到报复。
由于出口的下滑,这些年政府为保“8”就不断加大投资力度。从到地方,制定GDP发展指标,当作政绩考核目标,盲目投资,过度依赖地产推高房价。政府主导是投资型经济发展给经济带来的诟病不胜枚举:效率低下、重复建设、竞争力低下、国际民退。更佐以财政政策上货币的超发,使得资金流动和分配难以调节,CPI高企,民众财富缩水。还有权力机关的腐败和非公平的市场竞争,加剧了市场政府干预的影响因素。
政府的巨额投资,又打击了普通消费者的消费信心指数。随着分配的不摘自:硕士论文开题报告www.7ctime.com
公,富裕的财富阶层又出现了财富在利益集团之间转移和向境外输出的倾向。
多年来,经济工作会议都是将保“8”列为是中国经济最重要的名词和指引,这是因为经济增长和就业是正相关的。中国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当中国GDP增速低于8%时被认为将会出现大规模的失业,因此“保8”也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一条红线。数据显示,从2003年至2011年,中国GDP实际增长了1.5倍,年均增速10.7%。随着中国经济体量的增大,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实际的增长量已经和过去意义不一样。另外中国GPD的增长指数要与新增人口总量的增长速度匹配。在中国经济进入战略性调整和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导的“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的发展指数应由考核粗放型的GDP指数转变为更加注重人均财富的增长的平均收入指数。一个大而不强的国家是没有实力的。

2.经济转型期的机遇与挑战,对GDP指数的支撑作用

2.1 未来城镇化发展刺激GDP长期持续增长

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贺铿在演讲中表示,我们目前的城镇化率不到35%,而中等发达水平国家和地区,他们的城镇化率不约而同现在是85%,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率都在95%左右,美国是97%。可见中国未来还有相当的提高比例。而城镇化的前提是大幅提高农业现代化生产水平,大幅提高农业生产率,解放农村劳动人口,大力发展农业品的深加工和初级产品的升级换代,完善现代农业经济,特别是农业品的食品安全防控机制。才能有效地疏导大批从土地上解放出来的劳动生产力,才能缓解农民工进城的压力。现在,各地出现的农业生产示范区、农业开发区等就有很多可以借鉴的经验。
城镇化发展对社会的公共基础设施的投入有很大需求空间,对减小城乡差别,住房、交通和社会福利等需求都十分巨大,是容纳政府投资和民间资本的一个巨大的蓄水池,提升GDP指数,伴随着劳动人口的流动性的加大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存在,会出现中心城市人口容量进一步加大的可能,使得北、上、广、深等一线大城市压力更增,环境治理、就业压力、生活成本等指标进一步不乐观。使得先富裕起来的阶层重新选择居住地,包括海外移民,在大城市周边兴建宜居城镇,走发达国家社区分层居住的路径。城镇化的进程使得有收入群阶层生活区域分化的趋势。
随着新一代领导层的换届,地方政府又在基于出政绩,加之往届遗留下的政府债等等,政府应该控制论文导读:
各地政府认为的城镇化投资冲动,使得尽可能减少鬼城的出现。

2.2 国家级产业战略布局为中国下一阶段GDP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十二五“期间国家级战略布局和整合;力图将改革开放以来的、以点带面的经济特区东南沿海的发展区域(深圳、珠海、厦门和汕头),转变为全国区域内的全新的战略布局,产业转移、要素重组。
2.2.1 中国

1.8万公里的沿海经济布局

从最南端的海南国际旅游岛经济开发区、广西经济规划区、到珠三角、海西经济开发区、再到长三角、四省一市、江苏沿海经济带、黄海经济圈、环渤海战略带、图们江经济发展区。这些区域都有新一轮的重大项目和区域安排。

2.2 延边2万公里的新一轮战略布局

新疆是向西开放通向中亚、西亚的重要通路和桥头堡,确立喀什河霍尔古斯为经济特区。广西北部湾战略与东盟的通路、云南、内蒙等地战略布局。东三省延边与韩国、朝鲜、俄罗斯的通路。

2.3 内地的产业区域布局

安徽皖江承接经济转移带,长三角经济带转移,天关经济带,昌九工业经济带等,都将成为承接世界产业转移的重点经济带。

2.4 综合改革经济区

试点、实验区、特助经济功能实验区,国家推出十二个实验区和试点城市新区等等。

2.5 高铁发展带动区

高铁的发展带动了城市群、城市圈和城市带如深、莞、惠城市群,广、佛、肇城市群,深、港一体化等。
2.2.6 流域经济的布局 长江流域发展、西江流域经济带等等。随着新一轮区域布局的全面启动,为中国全方位的,立体式发展带来新的商机。这将对产业升级与整合实现以地域为特设的经济一体化产业链发展带来难得的商机,在这一过程中,落后产能淘汰和就业压力将成为严峻考验。
而边贸发展的紧密布局,将地域性优势充分发挥出来,解决WTO规则下,对新经济的不公平待遇,可以长久地形成互惠贸易伙伴,实现双边贸易的互补和贸易平衡,是WTO框架下的补充,具有地域不可替代性。
努力扶植独具有独特业态模式的产业,使其发展为世界级产业支柱,是稳定国家经济发展,促进民生发展的大战略。像义乌的小商品城,70%的销售到国外,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的小商品采购和批发集散地,贸易伙伴遍及世界各地;像阿里巴巴已经是世界制造业委托的电子商务平台。这类企业对GDP的拉动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新经济模式下GDP发展曲线将趋向于稳中有降

3.1 贸易伙伴的多元化和伙伴型一对一贸易平衡化是趋势

出口贸易由人口红利下的低成本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业态下,低价竞争全球市场,转变为双边的不以换汇为最终目的的产业优化产品互补型经济,使产品逐步纳入国际交流圈,注重产品独特性从追求数量到追求品质,从加工制造到中国设计全球化优化布局生产模式的转型。
中国的对外贸易最大伙伴,从早期的日本、变为美国,近年又被欧盟赶超,这些都是中国的大型贸易伙伴;非洲、东盟和韩国是第二方阵,中国正不断拓展新的贸易渠道和伙伴,这一方阵的贸易总和也在加速攀升中。
过去,仰仗低廉的劳动力成本,来料加工模式下的赚取外汇模式,已经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的不断增加,物价的走高,迫使这种模式已经从中国逐步转移到了东南亚各国。
因此,中国今后的贸易模式即使贸易额增学位论文www.7ctime.com
加,也很难容纳更多的劳动人口,计划生育政策依然是中国的国策,只能有微调。中国未来将出现的老龄化的人口过剩局面不可忽视。

3.2 贸易或伙伴的对等投资有助于中国企业走出去和两国政府的经济合作的加深

举例,目前,韩国在我国的投资达到654亿美元,而中国在韩国的投资却只有5亿美元。中国的企业需要走出去并占领对方的市场。更需要平衡布局的多边合作贸易,替代过去的中美、中日过分集中的贸易往来状态下,在出现地缘政治和两国互信危机时对经济带来的过渡冲击。
由此,我们可以充满信心的憧憬中国经济的发展前景是乐观的,一方面,中国经济快速论文导读:
下滑,经济硬着陆的可能性非常小;另一方面,政府在外贸、投资和内需调配上又面临着非常大的挑战,寻找一条新模式下的平稳发展的GDP之路,真正从粗放型的最求增长转移到追求民生财富的增长,藏富于民,打破社会分配不恭、解决权贵、贪污腐化这是一条十分漫长的道路。
4.结束语
由此可见,中国经济从过去的粗放型、高能耗的资源消耗型的高速发展模式,在国际和国内市场的共同环境作用下,不得不考虑产能过剩领域产品的转型和原有低附加值产业的升级,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GDP的指数滑落。而新型的国内需求,城镇化带来的基础设施的大投入,还会加剧政府投资的力度,的GDP指数是一个强有力的支撑;同时随着国家产业的整体布局和产业集约化的升级的合理化布局,为中国持续的经济发展,奠定了更加扎实和稳健的基础。
其次,贸易伙伴的多元化,也化解了地缘投资不平衡和政治因素对商业合作的影响因素,使得贸易额更加趋于平稳。
总之,今后的十年,中国GDP将调速到更加扎实稳定的速度上发展,发展中更加注重内需、民生和对环境、资源的保护上。
参考文献:
《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
作者简介:杨如梅(1963—),女,北京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财务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