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研究准绳探索构建从幸福感为准绳中职德育课路径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1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2506 浏览:48604
论文导读:
当前,面临着多元文化的浸透、媒体的密集轰炸、网络社交的无孔不入等诸多影响,情感缺失、不会宣泄不良情绪、缺乏感恩成为中职学生的普遍问题,从而使中职生在就学和日后生活中幸福感偏低。鉴于幸福感与德育效果具有目标一致性,我们应在实践中努力探索利用德育的平台,探索构建以幸福感为准绳的德育课的有效路径。
中职学校德育课内容课堂环境幸福是心理得到满足时的状态,幸福具有普世性,人人都有追求其实现的,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一部通过对幸福的追求而不断探究人的生存意义、存在方式、存在内容的反思史”。费尔巴哈认为,“一切有生命和爱的动物、一切生存着的和希望生存的生物之最基本的和最原始的活动就是对幸福的追求,人的任何一种追求都是对幸福的追求。”但感知幸福、发现幸福、学会幸福是一种能力,是需要学习与培养的。当前中职学生正面临着多元文化的浸透、媒体的密集轰炸、网络社交的无孔不入的诸多影响,情感缺失、不会宣泄不良情绪、缺乏感恩成为中职学生的普遍问题。早在2008年12月13日,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就强调,“坚持育人为本,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并且明确指出,“深入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精神教育,大力加强公民道德教育,注重学生文明行为习惯、良好道德品质和遵纪守法意识的养成。突出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优良品质。”而这些目标的实现首先要培养中职生成为一名心理健康、合格的公民,中职学生个体学会发现幸福、感知幸福、实现其幸福和快乐人生是实现其心理健康,成为合格公民的保障。

一、德育课程内容关注学生发现幸福的教育

德育课是培养幸福感的重要载体,幸福感与德育效果具有目标一致性。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科学》一书中提出了幸福即是合乎德性的实现活动,“幸福不是一个达到的目标,也找不到可达到此目标的手段,它只能在正确的选择中,在合乎德性的实现活动中”。柏拉图也曾说,“德性和智慧是人生的真幸福。”塞涅卡也认为,“德性本身就是幸福”。“子罕言得,与命与仁”,孔子把“仁”视为世俗生活中人们的德行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惟有良好的仁德才能使人生达到“止于至善”的幸福之境。既然德性是人生的幸福,那么德育就是教会学生学会幸福的重要途径。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长期教育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出:“要使孩子能成为有教养的人,要有快乐、幸福及对世界的乐观感。”因此,在中职德育课中要以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职业观入手,在内容的选取与建构上要注重回归生活,即直面生活中的问题与现实,联系生活,贴近生活。引导学生在真实的生活场景模拟下学会正确的认识自己、在真实的社会现实树立良性的人生观和职业观,在真实的社会压力下学会保持愉悦心情,幸福感是对生活好的感受,幸福感和生活是融为一体的。教师应针对本地区特点及学生现状选择德育内容,注重以人为本,增添“善待自已”“人格教育”“生命情感教育”等内容,并把幸福观教育作为重要内容,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理想信念教育紧密结合。

二、德育课堂环境让学生体验幸福

德育课堂活动的形式应追求丰富多彩,并营造生活氛围和平等、尊重、关爱的课堂环境。“品德心理”的基本涵义《普通心理学》中关于情绪的定义为:“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是以个体的愿望和需要为的一种心理活动。情绪包含主观体验、外部表现、生理唤醒等复杂成分”。我国学者早已经就情绪、情感对学生品行的影响进行过实验。实验通过对实验同学在观看道德影片之前进行表扬、指责等情绪影响来观察同学对道德规范的趋向程度,结果表明学生越是有肯定而积极的情绪,越是愿意向道德范例靠拢。因此,德育课堂环境首先要把积极情感的积累与道德情感的培养相结合。积极情感是构主要包括愉快、高兴、爱、自豪、赞许、满意、轻松、兴奋、精神饱满、热情等,我们要通过环境创设,同伴评价与激励等方式使课堂环境充满积极情感。同时,通过学生对安全感、归属感、自尊感、关怀情感、感恩情愫、审美感、乐观态度等体验,更好地发展学生德性。
其次,改善教师的课堂评价方式,提高教师及同学的关怀素质。使学生切实感到德育是为他们成长和幸福生活服务的,体悟被关怀的幸福,在被关怀中体论文导读:、做中教”的教学宗旨,更无法增强中职生对德育课的接受与喜爱。其实,我们一直以来都忽略了中职德育课的终极目标就应是教会学生感知幸福、获得幸福。从而为其今后的家庭生活、职业生涯、个人发展奠定基础。
验并内化关爱他人、关爱社会的德性人格,同时进一步获得“爱”的幸福。重视教师及同学课堂评价所引起的德育课蝴蝶效应,即从单次课的课堂效果来看,一边倒的评价会引起被评价同学的羞怯,尴尬和被排斥感,而从整门课程的教学效果来看,该同学在今后的课堂活动中都会不敢于发表自己真实的观点,而会违心地跟随他人附和,在该同学的人生观确立上,非但没有得到正能量的蓄积,反倒掩盖了问题,为其日后的人生发展埋下了隐患。宽松、关怀的评价环境有利于学生敢于表达观点、发现问题,德育课堂应允许学生多种声音(即观点的多元化)的表达,尊重学生的多样化,观点的碰撞是形成正确认识的前提,否则只是机械记忆和违心的伪善。

三、德育课评价以提升学生幸福感为目标

在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教学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是中等职业学校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重要途径。在中等职业学校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职业道德与法律、职业生涯规划四门德育必修课和心理健康选修课的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水平,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帮助学生领会党的十八大的主题。那么,如何增强中职德育课的教学实效?如何增强中职生对党十八大精神的主动接受性而非被动传达?如何改变学生对德育课早已形成的先入为主的排斥心理?在实现“中国梦”的思考中,我们的中职生应以什么样的姿态踏入职业生涯?这些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德育课教学的评价的明确与运用。
德育课的评价模式从根本上决定着德育课课堂教学改革的有效实施。目前,中职生德育课成绩评价模式在实践中存在以下问题:评价方式过分强调终结性评价,期中、期末考试成绩是德育课评价的主要形式,没有突出德育课的学科特点;评价内容偏重对理论知识的考核,忽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实践能力和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的评价;评价方法较单

一、忽视过程性评价的手段与方源于:论文范例www.7ctime.com

法。通常以笔试方式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只要掌握知识点,考前突击,就能在考核中获得高分。这些德育课评价体系存在的不足,导致德育课的教学效果不能得到有效改善,无法有效实现中职教育“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宗旨,更无法增强中职生对德育课的接受与喜爱。其实,我们一直以来都忽略了中职德育课的终极目标就应是教会学生感知幸福、获得幸福。从而为其今后的家庭生活、职业生涯、个人发展奠定基础。 因此在德育课的教学评价中,首先要淡化学生对知识记忆评价。不同于中职其他学科,积极情绪的培养、安全感、归属感、自尊感、关怀情感、感恩情愫、审美感的塑造、幸福的发现与感知,不是靠记忆而提高的。真正的道德不是简单地恪守教条,不是做给任何人看的伪善,也不是压力之下的迫不得已,真正的道德是在教育之下的自发自觉的自我管理和自我完善。德育课知识的记忆考核会造成知识点与本人实际的脱节,学生掌握的知识并不能最终成为其行为指导,这种考核即使学生所记忆的知识在量上相当可观,但如果只有知识点的记忆而没有转化为学生内在的观念意识,学生评价考核也不能认定为很有效的。考核评价是课堂教学的指挥棒,只有使学生彻底摆脱知识点记忆的考核,改变学生对原有评价目标的追求,才愿意投入到课堂的体验与感悟中。
其次,重视学生实际水平的提升。幸福感和感知幸福能力的强弱本身具有个体差异性,而且必须正视的事实是,中职学生的德育实际水平普遍偏低。在之前的长期教育中,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都没有使中职学生形成较好的德育发展水平,而如果要靠当前的德育课教学来实现,那也是不现实的。因此,在评价时,评价者一定要认识到这种事实,不要设定过高的目标要求,不要急功近利,不要拔苗助长,而应该踏踏实实地做工作,在学生当前的实际水平基础上加以不断提升,哪怕每一次教学都只有一点点的提升,那也是非常可喜的。
最后,重视过程评价而非终极结果性论文导读:学名著提要\.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网,2008.\亚里士多德.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周辅成.西方学名著选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

4.\唐凯麟.西方学名著提要\.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苏霍姆林

评价。“你幸福吗?”这是当今一个流行话题,试问我们的学源于:本科www.7ctime.com
生在课堂上幸福吗?思考了吗?我们一方面要鼓励学生思考、提供学生思考的机会,另一方面要对其课堂参与度进行过程性评价,评价的功能在本质上就是诊断、导向、激励、鉴定与引导功能。课堂的参与度是学生提高幸福能力的主要舞台,因此要加大课堂过程评价在课程评价中的权重。从而最大化的激励学生热情,切实达到中职课德育与幸福感知的有效统一。
参考文献:
\[1\]高兆明.幸福论\[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
\[2\]唐凯麟.西方学名著提要\[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
\[3\]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网,2008.
\[4\]亚里士多德.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5\]周辅成.西方学名著选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6\]唐凯麟.西方学名著提要\[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
\[7\]苏霍姆林斯基.怎样培养真正的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