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论黟县安徽黟县民间山水画木雕艺术内涵现代解读中专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1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5753 浏览:112037
论文导读:的徽商。徽州人在外经商所得巨额财富的相当部分,经过水路运回群山封闭的家乡修筑牢固豪华的住宅。安徽省皖南山区丘陵起伏连绵,山多地少,徽派民居多造白墙黑瓦的楼房,并且十分讲究“择地”的民俗观念,就是居住地要选择靠山临水,土地肥沃,泉水清甜的地方安家落户。在中国人们传统的思想意识中,自然高于人,人应该顺从自然,人们
摘要 安徽黟县是古徽州木雕的富集区,在民间村庄里保存着大量雕刻精美的山水画木雕作品。其中包含的生态观念、造型方式、构图形式、空间形态等都有其独特的艺术特征,从现代山水画的角度解读研究这些民间艺术的瑰宝,对于推动现代山水画创作的发展是重要的。
关键词:民间山水画木雕 生态观念 造型方式 构图形式 空间形态
:A

一、安徽黟县民间山水画木雕的概况

安徽省黟县明清民居木雕保存比较完整的地区是以宏村、西递村为中心,包括周边的塔川、卢村、屏山、南屏、关麓等十几个历史悠久的古村落。其中,宏村、卢村和塔川村三个彼此炊烟相望、气息相闻的古村庄,民居内木雕保存的品相相对完整,而且数量巨大,题材内容多样,雕刻工艺精湛。木雕图案包括大量浓郁乡土气息的地方山水题材,例如:“黄海云涌”、“雷峰夕照”、“三潭印月”、“苏堤春晓”、“太白湖光”、“南坪晚钟”、“平湖秋月”、“屯清归帆”等具有代表性的江南山水风光,还有表现新安江、徽水的沿岸秀美的自然风光和普通百姓民居建筑等内容。宏村,始建于南宋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汪姓家族豪宅“承志堂”民居木雕保存完整,山水画雕刻数量尤多。卢村与宏村相距2公里处,溪水相连,宗脉相通。山村中有著名的“志诚堂木雕楼”,楼中木雕是数十名顶尖木工雕刻11年而成,其中的山水画木雕种类丰富,雕刻艺术水平极高。宏村东北隅半山腰的塔川村,村落隐藏在茂密的巨树之中,古风纯朴。山坡之上不起眼的吴氏老屋“积余堂”的山水木雕却精彩独特,有很高的艺术研究价值。这些民族艺术的瑰宝中蕴含着丰富的艺术内涵,用现代的艺术视角去仔细地揣摩与挖掘,重新解读民间山水画雕刻的艺术语言构成形式,推动当代山水画创作的发展是一个颇有新意的研究角度。

二、安徽黟县民间山水画木雕体现的生态和谐观念

徽州人以经商为主,经过明清两个朝代数百年发展成为“无徽不商”的徽商。徽州人在外经商所得巨额财富的相当部分,经过水路运回群山封闭的家乡修筑牢固豪华的住宅。安徽省皖南山区丘陵起伏连绵,山多地少,徽派民居多造白墙黑瓦的楼房,并且十分讲究“择地”的民俗观念,就是居住地要选择靠山临水,土地肥沃,泉水清甜的地方安家落户。在中国人们传统的思想意识中,自然高于人,人应该顺从自然,人们建造的屋宇楼台应与自然环境和谐圆融。每家民居之中还将自然山水移植入自家院落,院中种植大量树木花草、布置假山盆景,掘池养鱼,引入山间活水穿流于自家门庭影壁之间,人与自然共同呼吸,亲密无间。它使人摆脱世俗生活的羁绊,获得身体的安宁和舒适,体现了人对良好居住环境的追求,更加重要的是还可以作为远避朝政,隐迹荒野,获得一处精神的隐遁与情思放飞的庇护所。
黟县塔川村,村庄古木参天,花木飘香,白墙黑瓦隐现在花木之间,酷似陶渊明笔下的桃源幽境。吴氏老屋“积余堂”中有16块莲花门腰板山水画木雕,根据《千家诗》中唐宋诗意设计制作。例如,唐代杜甫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宋代杨万里诗:“梅子留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这些配诗词山水画木雕中,不论是青砖黑瓦的庭院,还是农耕人家的茅屋草舍都环抱于青山古木之中,再现了人们田园诗意般的居住环境和人与自然生态平衡相处的思想观念。它成为现代人们窥探前人精神家园的窗口,激发今人浓郁的怀旧情怀,也成为现代人追古思慕、澄怀卧游的精神净土。

三、安徽黟县民间山水画木雕简约凝练的意象造型

民间雕刻艺人的雕刻造型手艺主要靠师徒传授和自身经验的积累,聪明的匠人还能从见到的文人绘画中去学习汲取新的灵感,齐白石早年做雕刻木匠时从芥子园画谱中摹刻新的造型形象,很快成为当地出名的大木匠而收入不菲。明清时期,徽派木刻版画技术日臻完善,许多文人山水绘画经过雕版工人的艺术处理成了黑白色版画,这些山水版画插图的造型图式与造型符号非常方便转化到民居木雕之中,文人绘画对民间木雕艺术造型的影响是明显的。但是,优秀的民间雕刻匠师还能通过对生活观察想象,运用概括夸张等艺术造型手法,集合自然物象的优美精华部分,创作出许多简约而隽永的经典造型形象。同时,木雕是集合绘画、雕刻于一身的独特艺术表现形式,受木雕特殊的材质和工具手法的限制,使得木雕造型不能像绘画造型那样复杂细微,必须采用简约有力的论文导读:
造型形式,运用简练的树石、人物等几何化造型符号,通过画面结构、空间关系等元素的组合变化使得造型关系产生丰富的变化,因此形成了民间山水画木雕“简约朴素”而“凝练夸张”的造型特点,与魏晋两汉时期的民间石刻艺术精神一脉相承。
1 “积余堂”诗意山水画木雕作品造型形象丰富而朴素简洁。绘画中常见的“披麻皴”、“方折皴”、“斧劈皴”、“卷云皴”等山水画造型符号在这些都演变成独特的木雕版本,而且,山石树木的造型更具抽象性与平面性,造型符号之间的组合更加突出画面的结构变化关系,16副木雕造型独具特色又与整体协调统

一、是山水画木雕中不可多见的佳作。

2 “志承堂”厅堂莲花门裙板有八幅精美的山水画木雕,其中山石、树木、人物的造型比较绘画更加简约,几何符号化强烈,平面图案感明显。工匠利用房屋天井的顶光照射,雕刻出深浅不同、角度各异的线条,使得线条的表现力增强;加之造型形象之间巧妙地穿插掩映,使得简约的形象给人丰富的视觉空间层次,做到形简而意足的艺术表现力度。
3 黟县山水画木雕中房屋建筑的造型样式最具有特点。画面中房屋门窗比例放大,敞开的厅堂便于雕刻各种人物故事,突出内容主题。窗子的外形有菱形、圆形、心形、叶形等,窗格花纹有铜钱纹、蜂窝纹、竹竿纹、菱形等数十种,雕刻匠人雕刻窗花的刻刀就有十几种,充分体现出徽派雕刻造型细致入微、精湛绝伦的艺术品质。整体的房屋院落由墙、柱、门、窗、亭台、走廊等元素组合而成,不拘束于视觉法则和房屋客观建筑结构,讲究建筑组合的层次与节奏关系,与西方立体画派解散重构的造型手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源于:标准论文格式www.7ctime.com

四、安徽黟县民间山水画木雕独特的构图样式

中国魏晋时期敦煌壁画中人物、动植物的比例都远大于山脉河流,山水形象是自然环境象征性的表现,明清时期《水浒传》、《三国志》等小说插图中依然沿袭了这样的“比例关系”和“象征性”特点,在黟县民间山水画木雕中,也经常出现“人大如山”、“房高过峰”的构图,各种物象可以自由变化大小比例与空间位置关系,在平面空间中依势生发,强调画面结构线,使其具备独特的构图形式。山水画木雕中人物故事大多是表现的重点内容,民间艺人经常利用物体面积的大小与位置的正偏来区分“主次虚实”关系,山水树石造型简约、形象缩小、位置靠边,作为次要的背景内容。这种具有“平面性”和“象征性”的构图样式如同中国传统戏剧舞台布景一般,超越时空概念的约束,具备典型的中国艺术精神,在中国民众的视觉心理却十分合理而亲切。
1 南屏村“慎思堂”莲花门腰板有“西湖十景”雕刻,木雕构图形式简洁,多采用平线结构和平线竖线相结合的结构线,景物不多,但是它们之间通过交错掩映、对比衬托等艺术手法,使得画面构图关系主次分明,简洁而不简单。
2 “积余堂”莲花门窗户上有数块竖形山水木雕板,这些山水木雕构图与边框四边连接,构图下方多为桥路树石,中间部分是塔楼房舍,上方是山川云气,从下至上都以“Z”或者“S”形结构层层叠叠,气韵流畅,富有韵律感。在方寸之间尽显中国民间艺术无穷的魅力,其构思之精妙令今人叹服不已。

五、安徽省黟县民间山水画木雕复杂多变的空间形态

黟县木雕是以上好的木料作为材料,雕刻工艺有透雕、圆雕、高浮雕、浅浮雕与线雕刻等各种技巧,雕刻与绘画结合一体的艺术形式在空间形态上集合三维立体空间和二维平面空间的特点,使其空间形态的变化拥有更多的可能。例如:
1 卢村“志诚堂”木雕楼莲花门裙板中的山水画雕刻采用浅浮雕方式,物象凸起的幅度不大,接近于绘画的平面空间。木雕利用山水、树石、房屋、人物等物体轮廓的遮挡表现前后空间关系;利用物体的大小与在画面位置的上下变化来暗示画面空间的远近关系。这种空间处理方式广泛应用于中国壁画之中,在这些木雕作品中体现得尤为成熟与精妙。
2 “志诚堂”莲花门中段的腰板采用多层次高浮雕手法,雕刻论文导读:出当代的民间艺术经典样式,让千年的艺术脉搏永远延续。参考文献:胡燕欣:《构成新概念:平面篇》,四川美术出版社,2005年版。汪森强著、卢庭芳摄影:《走进老房子》,江苏美术出版社,2005年版。周积寅:《中国历代画论》,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7年版。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中楼阁庭院、小桥流水、树木假山等内容应有尽有,木雕构图复杂,立体感与层次感都十分强烈。例如,木雕“犬子苦读”画面空间分为前、中、后三个景深层次,下部分前景是三个小人物与数株水生植物,主要景物集中在中间的中景部分,建筑与树木互相穿插隐显,创造出庭院深深的空间层次感,最底层的木板上刻隐约的线条表现远处空间的山峰云气。这些空间层次多达七八层,极其丰富而细腻,堪称木雕空间形态的大集成。
3 木雕中房屋建筑的空间形式也是独具特色的。例如,“志诚堂”木雕作品“私塾”中的一个民居院落,房屋处理成一个透明的敞开的空间形式,侧立的厢房与栏杆似舞台屏风,隔离出不同的表演空间。房屋建筑的造型构件,可以根据画面结构与空间分割的需要,任意自由的摆设;墙体的组合与院落的穿插层次等空间都是主观意象的,建筑空间的营造与汉代民间砖刻中庄园建筑空间的处理方法如出一辙。
4 塔川吴氏老屋“积余堂”莲花门上面的隔窗雕刻是镂空透雕的形式。镂空雕刻的建筑、树木、山峦与云气十分巧妙地连接起来,窗户上雕刻的山水楼台与远处的真山真水融合一体,室内与室外的空间气息相通,将实用功能与艺术审美完美地结合于一体。这些山水风景画的空间形态是平面空间,图中自由地安排穿插各种造型符号,而不必拘束于现实生活,天马行空,挥洒自如,充分地发挥着东方艺术在空间营造上的写意精神。现代山水画家在空间形态上却多受西方焦点空间的影响更深,对传统的平面空间形态理解与应用日益模糊,这是一种不利与本民族艺术的发展问题。
六 结语
当下,中国山水画的传承与创新思路主要针对的是如何处理中西艺术两者之间的关系上,其实,中华民族绘画传统历史悠久、门类众多,在文人山水画的光环之外还有传统更加久远深厚的民间山水绘画。安徽黟县留存的大量木雕山水画中凝聚着千百年来民间文艺精华,其中无尽的内涵正等待今人的重新掘取。但是,从民间艺术中寻求本土的文化根源养料,拓展当下山水画创作新的审美方向和情趣,这样的探索性创作作品在当下还是比较少见的。同时,面临西方文化思潮的冲击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民间美术已经逐渐地远离我们的生活。然而,它不仅是日常生活用品,还是珍贵的艺术遗产,其中储存着本民族丰富的历史、宗教、艺术、审美等种种信息,作为文化遗产大国,在新的时代如何延续与发展传统民间艺术的血脉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虽然近年来对传统民间木雕艺术的商业需求有很大的增长,但是山水画木雕样式主要是明清时期的老样式,没有当代性特征。研究现代山水画创作与传统民间艺术的互动关系,促进彼此间交流与融合,也使得传统民间木雕山水画推陈出新,紧跟时代的步伐,创造出当代的民间艺术经典样式,让千年的艺术脉搏永远延续。
参考文献:
胡燕欣:《构成新概念:平面篇》,四川美术出版社,2005年版。
汪森强著、卢庭芳摄影:《走进老房子》,江苏美术出版社,2005年版。
[3] 周积寅:《中国历代画论》,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7年版。
[4] 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5] 陈传席:《中国山水画史》,江苏美术出版社,1998年版。
[6] 俞建华:《中国画论类编》,人民美术出版,1957年版。
[7] 毕建勋:《万象之根——中国画基本原理与方法》,河北美术出版社,1997年版。
作者简介:晏铭,男,1974—,湖南新化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中国山水画专业,工作单位: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 源于:毕业生论文网www.7ctim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