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浅析有度取舍有度,化繁为简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0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3484 浏览:58361
论文导读:
我们处在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可供学生阅读和学习的内容实在是多之又多。据有关资料显示:近20年来,全世界每年出版的书籍超过50万种,这就意味着每一分钟就有一本新书出版。我们究竟该选择什么样的书籍给学生来读呢?古人有云:取法乎上,仅得其中。也就是说,你学最好的,充其量也就能有个中等水平。如果取法乎下,那就等而下之了。所以,无论时代怎么变迁,无论书籍多么泛滥,我们读书都应该挑最好的读。最好的书是什么?是国学。经典一部,胜杂书万本。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可怕的是自己的根本文化亡掉了,那它就会万劫不复,永远不会翻身。”他在很多重要演讲中坦言:“我提倡孩子们读经典,是为了未来的中国多出一些大思想家、大科学家、大政治家。”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选取国学经典来读,可以使童蒙养正,少年养志,成人养德,国学经典是滋养人一生的文化食粮。
于是乎,国学以古老而又崭新的姿态走进了小学课堂,全国各地不断涌起“国学热”。但是,国学教材具有深(深奥)、难(学起来困难)、远(内容与形式离学生的生活遥远)、生(生涩)四个特点。我们怎样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深入文本、解读文本,从中汲取智慧的琼浆和言语表达的艺术呢?这就需要“取舍有度,化繁为简”。懂得取舍不仅是人生的智慧,也是教学智慧。国学教育一定要注意“取舍”,不能贪大求全,不能面面俱到,因为只有“取舍有度,化繁为简”,才能“言意兼得,古为今用”。
小学国学课堂教学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取舍。

一、在人文熏陶上有所取舍

我们要培养的是现代公民,而《弟子规》《论语》等所要培养的是圣贤,所以用我们现代人的眼光去审视这些经典之作,难免会发现一些与时代节拍不合的音符。比如《论语·学而》所说的“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像这样的要求,我们今天不能也不应照搬。作为现代人,只要头脑是正常的,哪一个人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比自己更强,比自己更健康,比自己更聪明,比自己更高尚,比自己更有成就?古人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见书就信,见经典就跪,磕头如捣蒜,那是精神的奴才。书本是中立的、敞开的,因为它从不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阅读它的人,它需要阅读者的自我认同,也需要阅读者的大胆质疑。所以笔者认为经典的可贵不仅在于它对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更在于它其中不合时宜的内容,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和分析能力。
关于如何对待国学,有人主张“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我觉得不妥。因为精华和糟粕不是各自独立存在的,不是说精华是精华,糟粕是糟粕。它不像一个桃子,其中烂掉的部分是糟粕,挖去即可。所谓精华和糟粕是我们今天的读者按照自己的眼光去阅读,用自己的眼光去分析的结果。即使是精华也不可能没有局限性,即使是糟粕,也许还有利用的价值,未必非彻底抛弃不可。所以,我主张 “取其精华,辨其糟粕”。这个辨可以是分辨的辨,也可以是变化的变。
在进行国学经典的教学时,作为老师要明辨是非。有些糟粕非常明显,但也有一些内容存在两面性,这也需要引导学生进行辨析。比如《弟子规》第二课《父母呼》中有这样一句:“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这就要让学生明晰不同的事情应该不同对待,不可一概而论。要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这句话的焦点不是事情大小,而是事情善恶的问题,事情是善的就应该去做,可如果是恶的事就要果断地拒之,这就是“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二、在教学内容上有所取舍

当前很多国学教材为了保持经典的完整性,在编写教材时,全文辑录了《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对于《笠翁对韵》《四书》《史记》《资治通鉴》和历代散文等进行了节选,但为了不因节选而破坏教材内容的完整性,很多篇目的内容依然比较繁杂,不太适合小学生学习,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在备课时进行智慧的取舍。比如北京育灵童教育研究院主编的《国学》教材第十册第3课《至德之世》虽然只有165个字,但其中的前四句话:“吾意善治天下者不然。彼民有常性,织而衣,耕而食,是谓同德。一而不党,命曰天放。故至德之世,其行填填,其视颠颠。”对于小学生而言,说起来很拗口,读起来也难懂。因为《至德之世》选自《庄子》的《马蹄》,这段话是有一定语境的。当时世人往往谓伯乐识千里马,能将野马中最优秀的马识别出来,给它钉上马蹄,络上马缰,配上马鞍,训练它奔跑,于是造就了一匹千里马。世人称赞伯乐,而庄子认为这是一种过错,也就是选文开篇所说:“吾意善治天下者不然。”因为这些行为违背了马的天性,而使之为人驱使。他对于自然天性的重视,在人为破坏的当今时代值得借鉴。但这句话,如果要深入理解它,需要教师再呈现《马蹄》原文的前半部分,这样无形中又增加了学习的难度。在第二届全国国学经典教育教学培训会上,著名特级教师陈建先就进行了创造性的取舍,将这几句话舍去,直接教学:“当是时也,山无蹊隧,泽无舟梁;万物群生,连属其乡;禽兽成群,草木遂长。是故禽兽可系羁而游,鸟鹊之巢可攀援而窥。夫至德之世,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这73个字,词语连缀,接近白话,学生读过之后便会有个模模糊糊的印象,很容易体会到远古时代人与飞禽和谐安宁的氛围。可见,这样取舍是有效的,也是必须的。教学内容的减少,自然带来教学负担的减轻,学生学起来就轻松自然了。

三、在文言常识上有所取舍

可以肯定地说,小学生学习国学有一定困难,因为国学课文大多是文言文,和我们日常使用的白话有一定差距。我们无论是学习语文还是学习国学,都不仅仅是为了理解语言、感悟语言,更是为了内化语言、表达语言。如果我们学习国学仅仅定位在理解其教育意义,那么就会将国学沦为思想品德教学,就弱化了国学的教育价值。所以,笔者主张学习国学要言意兼得,要适可而止,要智慧取舍。对课文中的一些文言常识,如实词、虚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和特殊句式(宾语前置、定语后置、词语活用)等现象,在教学时绝不能一股脑儿教给学生,更不能要求学生全部掌握。
以《孟子》中的《舍生取义》为例,“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由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这长达286个字的古文,前半部分由鱼和熊掌的比喻引入,紧接着转入正题,提出了当生命与道义发生冲突时要舍生取义的观点。文章举出了几个生活中的例子:人要生存离不开食物,但不能为了得到食物而不顾一切。贫穷的人不会屈辱地接受别人的嗟来之食,居于高位的人也不能为了万众俸禄不顾礼义。这篇文章中有这样几种语言现象,一是鱼和熊掌是比喻,“……者也”是表示判断的句式,“二者不可得兼”的“得兼”是倒装,“故所患有所不辟”的“辟”是通假字。全文主要是议论,对于小学高年级学段来说,其论证方法也不易掌握。这么多常识,我们既论文导读:理地、智慧地进行取舍,必能迎来小学国学教育美好的明天。源于:党校毕业论文www.7ctime.com上一页12
不能完全回避,也不能一股脑儿都教给学生,这就需要有所取舍。在全国国学经典培训会上,无锡的张赛琴老师就非常智慧,她仅仅选取了文章的前半部分引导学生理解、辨析,进行言语训练,整节课张老师主要精力放在了引导学生仿照文章的表达方式,用“……者也”的句式进行写话练习。这样既简单明了,又易于操作,学生仿写时兴趣也很高。
不可否认,国学教材具有很强的人文熏陶因素,但我们在教学中不要夸大其教化之义,很多内容不是靠一两节课就可以让学生完全同化,需要一个接受、消化、践行的过程,我们不能急功近利。只要我们在国学教学中,能够合理地、智慧地进行取舍,必能迎来小学国学教育美好的明天。源于:党校毕业论文www.7ctim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