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对于辽宁省辽宁省农业分子育种技术进展目前状况及不足研究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0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3268 浏览:147792
论文导读: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辽宁省在农业分子育种技术的研究工作上取得了不可忽视的成就,但是也存在着一定问题和不足,本文对辽宁省农业分子育种研究的现状进行了总结,并结合省情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
关键词:分子育种;技术发展;育种技术
1674-9324(2013)45-0281-03
分子育种是直接在DNA水平上对性状的基因型或基因进行选择的育种方法。把表现型和基因型选择结合起来,可实现基因的直接选择和有效聚合,提高育种效率和准确性。缩短育种年限,根据农业生产需要选育出带有目的性状的优良个体,培育出具有农业经济价值的新品种,达到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增强抗性等目的,已成为现代农业育种的主要方向。根据分子手段参与形式的不同,分子育种可分为转基因、分子标记和分子设计育种技术几种主要类型。

一、辽宁省农业分子育种技术研究进展及取得的成就

辽宁省开展分子育种工作比较早。20世纪90年代初期,沈阳农业大学、辽宁省农科院、辽宁师范大学等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先后开展了作物转基因育种工作,主要研究玉米、水稻、大豆等粮食作物以及蔬菜、烟草等园艺作物和经济作物,取得了一定成果。进行分子育种技术和理论研究的重点实验室有辽宁省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辽宁省北方粳稻育种重点实验室、辽宁省动物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辽宁省野蚕研究重点实验室、辽宁省大豆育种重点实验室、辽宁省海洋水产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辽宁省北方果树资源与育种重点实验室、辽宁省玉米遗传改良与高效栽培重点实验室等。辽宁省十分重视农业分子育种工作的开展。2011年9月,辽宁省政府发布的《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了提升辽宁省农作物育种创新能力的要求,确定了包括分子育种技术在内的农作物种业科研先导地位。但是辽宁省分子育种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与国内外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目前已经开展了农作物分子育种技术的研究,有部分成果应用于生产实践,而动物分子育种技术尚处在基础研究阶段。
一些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在分子育种的研究和应用方面取得了相当数量的成果。如沈阳农业大学从番茄中克隆出编码番茄成熟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氨基环内烷羧酸合成酶(ACC合酶)基因,采用反义基因技术路线创建出具有高耐贮藏性的优良转基因番茄新品种,已开始试种及扩大繁殖,以备商品化生产。北方粳稻育种重点实验室通过转基因技术,育成了高抗白叶枯病,抗稻瘟病、飞虱和条纹叶枯病的优质新品种辽星1号,米质指标达到国标2级米标准。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通过分子育种技术先后培育作物优良新种质16份和新品种11份,培育出黄瓜抗霜霉病和抗枯萎病品系,高粱不育系和保持系124A/124B及其杂交种辽杂17号,高粱高蛋白和高赖氨酸恢复型新品系,高粱转B.t基因抗虫品系,高粱保持系转导广谱抗病基因PYH157,向日葵高油不育系和抗病系,菊花光周期不敏感品系,番茄耐盐新品系等。辽宁生生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将血红蛋白基因和抗虫基因转入杨树,获得速生、抗虫害的转基因杨树品种,其生长速度比普通杨树快30%~40%。沈阳彩棉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利用根癌农杆菌Ti质粒介导法、聚乙二醇法、基因法、花粉管通道法等植物基因工程技术,将外源颜色基因和抗虫基因导入到高产、优质棉花品种中,研究多种颜色抗病虫强的棉花新品种。

二、辽宁省分子育种研究的主要问题

1.研发投入不足。分子育种研究难度高,投资大,见效慢,省有关部门的重视程度有待加强,政府资金投入力度有待提高。而且由于研究单位比较分散,摊子过多,没有形成有机的整体,致使人力、财力、物力不集中。同国内发达省份和国外相比,辽宁省对于农业分子育种技术的研发投入明显不足。
2.自主研发能力不强。辽宁省在农业分子育种方面的研究工作虽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受到技术水平、资金、人才、设备等诸多条件的限制,目前研究工作进展缓慢,不能顺利地全面展开。开展分子育种研究的高校和科研院所数量不多,研究方向不集中,研究层次低,获得的科技成果和专利数与先进省份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进行分子育种研究开发的商业机构数量和规模更是远远不及其他发达省份,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较弱,没有发挥创新主体的作用。
3.研究成果转化率低,产业化进程较慢。辽宁省对于分子育种技术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处于基础论文导读:
研究阶段,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水平不高。辽宁省近三十年来粮食作物单产翻了一番,水稻、玉米、大豆等主要农作物平均不到十年就要更换一次品种,尤其是近十年来农作物育成品种数量快速增加。但是分子生物技术研究成果对农作物新品种的贡献还不足,对畜禽养殖的贡献更少。农业生产中的育种理论和方法与国际技术发展潮流不适应,育种者多数还停留在传统的经验育种,而非定向高效的精确育种,使分子育种尤其是转基因育种技术的研究成果难以应用到农业生产,实现产业化有很大难度。农作物新品种的申报审批手续复杂也是制约分子育种成果推广的重要因素。
4.面临激烈的外部竞争。目前辽宁省除水稻品种占绝对优势外,其他农作物品种,如玉米、大豆等,都受到来自国外和其他省份优良品种的威胁。比如美国先锋公司、孟山都公司的转基因作物品种扩散很快,对省内乃至全国的转基因作物研究和推广都是不小的冲击。近几年来辽宁省从外国大量进口低价转基因大豆,对本地的大豆种植业影响很大。

三、辽宁省分子育种发展的建议

1.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分子育种技术是现代农业科技的前沿,农业育种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根据我国“十二五”规划,到“十二五”末期,农业科技对我国农业发展的贡献率将达到58%。政府应在战略层面重视肯定分子育种技术对农业发展的贡献,在政策方面给予重点扶持。应根据辽宁省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建立以专利技术为基础、兼顾各方利益的成果转化机制。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简化作物新品种审定程序,支持分子育种企业的合作与并购,制定和出台包括融资、技术转让、减免税收等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扶植和鼓励分子育种企业的发展壮大。以分子育种技术作为切入点,推动农作物育种机制的改革和创新。源于:www.7ctime.com
2.加强相关理论和应用基础研究。由于研究水平的限制,辽宁省分子育种方面的技术水平较低,分子育种能力相对薄弱,转化为生产力和实现产业化的程度不高。应加强辽宁省分子育种领域相关理论和应用基础的研究,提高理论水平,加强科技攻关力度,为分子育种产业化打下坚实的基础。高校重点实验室是进行基础研究的主要平台,也是建设创新团队的主要基地,但是辽宁省进行分子育种研究的重点实验室数量较少,科研实力不足,应重视重点实验室的建设,设立专项基金,配套研究设备,提高研究水平,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对具体研究工作,研究机构要深入挖掘辽宁省丰富的遗传资源,研究重要经济性状形成的遗传和分摘自:本科毕业论文致谢www.7ctime.com
子基础,获取重要经济性状相关的基因标记,快速克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有利用价值的新基因,为分子育种研究提供标记、基因和其他遗传信息。
3.注重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分子育种是高度智力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高水平高素质人才,并且必须保持人才队伍稳定且不断成长壮大。沈阳农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农业科学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拥有一定的人才储备,但是目前辽宁省的人才队伍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远远不能满足分子育种产业快速发展的要求,尤其缺乏分子育种研究的高端技术人才。由于研究条件限制、政策扶持不到位和资金匮乏等原因,辽宁省人才流失的现象也更加突出。因此辽宁省需要制定长期的人才发展战略,大力培养和吸引分子育种研究和产业化人才,创造一个有吸引力和稳定性,激发研究人员创新才能的环境。高校应科学设置分子育种专业的相关课程,建设专业相关的实习基地,充分利用博士启动基金、青年人才培育基金等,理论学习和课题实践相结合,培养分子育种专业技术人才。应加强研究机构和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建立以高校为龙头、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
4.加快分子育种技术研发体系的建设。生物技术研究单位之间应加强合作,促进分子育种技术研发体系的建设。充分利用辽宁省丰富的物种资源,在现有基础上,整合资源实现优势互补,以种子为载体,实现农作物分子育种研究与其他育种手段相结合论文导读:
,形成分子技术与常规育种有机结合的研发体系,发挥技术优势,促使农作物的遗传改良迈向新台阶。为充分有效利用科研资源,应建立分子育种信息和服务网络。比如建立专业网站、研究人员联络组织、技术协作网络等个人与行业组织。由政府相关部门牵头,定期召开各种形式的分子育种技术研讨会和信息发布会,以加强研究部门和企业之间的信息沟通,促进各部门之间、省内和省外之间以及国际间的技术和人才交流。
5.促进产学研创新网络的建立。为在分子育种研究领域实现创新和突破,应建立完善的产学研创新网络。分子育种研究周期长,不确定性显著,成果应用慢,致使辽宁省企业介入此领域的积极性不高,没有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效用,造成产业体系不健全,严重影响了分子育种产业化发展进程。同时资金短缺也是制约科研机构开展深入研发的一个重要瓶颈,虽然有政府经费支持,但更重要的是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利用企业雄厚的资金支持,充分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为解决这一矛盾,企业和研究机构、政府部门、机构应相互开放交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立体式创新网络,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创新能力。应加强分子育种企业与大学和科研院所的合作交流,积极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分子育种技术和产品,同时应积极引进研究机构的技术成果,使企业成为分子育种基础研究和成果转化的基地。同时应积极发挥政府有关部门的组织协调作用,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推进全省分子育种领域的资源优化配置。
6.建设分子育种产业化基地。为加强理论基层研究和促进成果的转化,应联合各科研机构的力量,选择适宜地点,合理规划,建设功能齐全的种子繁育和产业化基地,把研究、育种和产业化结合起来,开展分子育种技术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为技术孵化和成果转化推广提供保障。建立高效的分子育种技术体系,培育优质农作物新品种,并建立和完善技术研发、中试和产业化体系,建立育种试验站和新品种示范网络,为分子育种产品产业化生产提供技术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