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阐述互动初中数学课堂互动教学探析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0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704 浏览:13601
论文导读:
【摘要】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应当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 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思维能力及创新能力. 老师与学生之间要建立一种师生平等、相互交流的和谐课堂气氛,使课堂成为师生的共同舞台. 这样,学生不再是被动的学习者,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 初中数学;互动教学;探析
课堂教学实际就是师生互动的过程. 要提高师生互动的有效性,就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通过实践和反思,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挖掘有利因素,优化师生互动,促进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创造“积极、有效”的互动课堂,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发展.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课堂互动教学呢?

一、创设有效问题

我们都知道,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并且数学知识也离不开生活. 在数学教学中融入生活实际,不仅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对于生活的重要性,也能够让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自己的生活当中去. 爱因斯坦说过这样一句话:“提出一个问题远远比解决问题更具意义,解决问题仅仅属于数学的一种技能,而提出新的问题,则是通过新的角度去思考旧问题,需要无限的创造力、想象力. ”因此,创设有效提问,为学生留下更多思考的空间,才是互动式教学的根本所在.
例如,在“生活中的立体图形”的教学中,我们就可以让学生完全把握“生活”二字,生活中无处不存在立体图形,我们就可以向学生提问:“在我们生活中,你能够看到哪些立体图形?有没有正方体的?有没有长方体的?”在提问之后,学生就会发挥自己的思维能力,努力去寻找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有的学生在课堂上找到了书包、粉笔盒;也有的学生回忆到生活中的公共汽车等,这样无疑给学生留下了更多的思考、想象的空间,学生也会不由自主地融入到与教师互动的教学中去.

二、注重学生的练习反馈

数学知识的学习离不开推理与计算,课堂中要留出学生练习的时间,可让个别学生到讲台板演计算过程或讲解习题,培养学生有条理的书写和表达能力,发展学生个性. 在学生练习或讲解后,教师要对学生练习或讲解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矫正,再在此基础上进行激励性评析. 注意评析应使学生受到关怀,得到肯定,获得鼓励,感受成功,保持兴趣.
例如,七年级学生在刚接触解一元一次方程时,课堂中我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在移项的过程中符号发生了改变,然后又让学生总结了移项法则,但在解方程移项时还是经常出错,最易出现的错误就是移项时不变号或没将一项移到方程的另一边就变号了,在课堂中每发现一名同学出现错误,我就及时进行评析. 这样每名学生都加深了印象,反复练习后,出错同学便逐渐减少,这时及时表扬鼓励,让学生感受成功.

三、开展小组讨论

在初中数学互动教学模式中,除了需要教师与学生互动,还需要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这就需要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与能力,根据实际情况将他们分成小组,进而开展小组讨论,以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学习,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还可以拓宽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
教师要努力创造条件,给那些平时不善言谈的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留有独立思考、大胆发言的时间与空间. 如,在提出问题后,可先不急于讨论,允许学生独立思考一会儿,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再参与讨论. 这样既使学生养成了独立思考的好习惯,又保证了生生都有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 同时,教师作为“平等中的首席”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去,并对各小组的学习情况及时地进行鼓励、引导和帮助,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合作学习的乐趣.

四、增进学生的情感体验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向他们介绍一些数学知识在身边的应用,使之初步了解数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范围及其价值.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际生活问题,以架起一座通往实际应用的桥梁.
例如,在引入二元一次方程时,笔者是借助“鸡兔同笼”问题来引入的,“鸡兔同笼”是一类有名的中国古算题,最早出现在《孙子算经》中: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学生觉得很有趣,因而都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

五、妥善处理教与学的关系

教、学双方融洽的关系,是实现数学互动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 在展开互动论文导读:互动研究的教学实践之中.二是合作关系.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双方要密切合作,共同创造和谐的教学环境,如老师可将数学问题分解成多个细节让学生去研究,在研究细节的过程中老师再适时加以指导,学生便能水到渠成地得出结论.三是交流关系.教与学本是一对矛盾,但又是相辅相成的.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交流应是随机发生,而不一定
教学中应倡导建立三个关系:一是平等关系. 老师不应是居高临下的说教者,而应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引导者. 教学中,老师要以平等的身份,充分挖掘和全面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启发、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到互动研究的教学实践之中. 二是合作关系. 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双方要密切合作,共同创造和谐的教学环境,如老师可将数学问题分解成多个细节让学生去研究,在研究细节的过程中老师再适时加以指导,学生便能水到渠成地得出结论. 三是交流关系. 教与学本是一对矛盾,但又是相辅相成的. 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交流应是随机发生,而不一定要人为地设计出某个时间段老师讲,某个时间学生讨论,也不全是老师问学生答,老师既要善于引导,更要善于倾听.
在处理好以上三个方面关系的过程中,老师要以优良的心理品质影响学生,以良师益友的形象感召学生,以风趣的语言折服学生,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较高的威信,进而提高课堂教学互动的效果.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求教师要转变以往的“一支粉笔,一本教参书”的教学模式,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参与教学互动交流,自主探究,动手操作. 这样,师生互动的课堂模式才能获得更大的教学效益.
【参考文献】
林少莲. 初中数学互动式教学探究[J]. 数学学习与研究,2010(4).
应祖根. 初中数学课堂生生互动的实践与摘自:毕业论文提纲www.7ctime.com
反思[J]. 新课程,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