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探索活血补肾健脾活血法治疗糖尿病肾病浅析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2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7091 浏览:121355
论文导读:athy,DN)是糖尿病最常见,最严重并发症之一。1型糖尿病中5~10年DN发病率为30%~50%,2型糖尿病中10~20年DN发病率为15%~20%。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逐年上升,DN的发病人数也相应增加。由于胰岛素的应用使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病死率显著下降,慢性并发症如DN等已成为目前面临的最主要问题。因此,对DN进行早期诊断,并采取有效措施延缓其
关键词:补肾健脾活血法;糖尿病肾病;体会
1007-2349(2013)08-0086-01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最常见,最严重并发症之一。1型糖尿病中5~10年DN发病率为30%~50%,2型糖尿病中10~20年DN发病率为15%~20%。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逐年上升,DN的发病人数也相应增加。由于胰岛素的应用使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病死率显著下降,慢性并发症如DN等已成为目前面临的最主要问题。因此,对DN进行早期诊断,并采取有效措施延缓其发展至关重要。
近年来随着对DN中医药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中医药治疗具有一定的优势,本科结合临床实际应用补肾健脾活血法治疗DN病取得一定疗效,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1DN的病因病机
传统中医学虽无DN这一病名,但文献记载的消渴病所出现的“尿浊”、“水肿”、“胀满”、“吐逆”、“肾消”、“关格”等与DN相近。禀赋不足、饮食不节、劳欲太过、情志失调为本病的基本病因,“本虚标实”为本病的基本病机,“本虚”指消渴日久,耗气伤阴而致气阴两虚,渐致五脏阴阳亏虚,尤肝脾肾亏虚;“标实”为湿、瘀、源于:论文要求www.7ctime.com
浊、痰等诸邪蕴结于肾。
通过临床辨证及病例分析,认为脾失健运是DN进展的关键因素;肾气,肾阴的亏虚是DN转化及发展的内在基础和主要矛盾,兼见血瘀证是DN的病理改变,为疾病进展的加重因素;阴阳两虚证是DN的最终转归。DN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责之脾肾,以肾虚为根本,标实则为湿浊瘀血之毒。
2补肾健脾活血立法
《景岳全书·肿胀》[3]指出:“凡水肿等证,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故其以肾为本,以脾为制水之脏;《素问·至真要大论篇》[4]指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故采用利水法治疗DN水肿亦当重点“调脾”,一因脾为制水之脏、运化水湿,二因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气足血旺、血行水消,三因脾阳根于肾阳,DN之肾病变(阴、阳虚)可因脾虚而加重,后天虚弱致先天失养、先天亏耗使后天更衰,病情进行性加重;调脾包括健脾、运脾二方面,益气利水、温肾利水属健脾利水,活血利水、疏肝利水属运脾利水。活血使瘀积得除,血气运行畅通,有利于水肿消退;补肾,肾主水,水行则有效调节体内水液输布,水运改善以助气行,气血调和,利于瘀除,补肾与健脾二法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是DN临床所见水肿中医治疗必用之法。
3补肾健脾活血法的临床应用
“补肾健脾”法之实现须以“补肾”为先导,“健脾”为辅,即:“先天滋后天,后天助先天”,脾肾之气血充足,则气血通畅,活血则瘀血方行、血行则水湿方消;从中西医结合角度,须参照DN西医病程与临床分期,该法多用于临床Ⅱ期、或Ⅲ期DN患者,早期以补肾健脾为主,中后期辅以活血;从中医整体观念出发,须重视原发病——糖尿病的治疗,血糖水平增高、血脂代谢紊乱、微血管病变等可引起血液粘度增加及微循环障碍,治宜活血为主,兼以补肾健脾治疗。
4补肾健脾活血法临床用药
补肾健脾活血法确定了治疗DN临床中药选择的种类,“补肾健脾活血”应选用滋补脾肾兼有活血、化瘀之功之中药。补肾选用制附子、肉桂、淫羊藿、巴戟天温补肾阳,辅以熟地、旱莲草、女贞子滋阴补肾;健脾选用黄芪、山药、太子参、茯苓、白术等,取其健脾益气;活血选当归、桃仁、红花、赤芍、生地,取其活血养血、滋阴,现代药理研究提示此类药物有效改善局部代谢及循环的作用[5]。结合原发病-糖尿病治疗选用石斛、玄参、沙参、麦冬、黄精具有养阴功效的药材,现代药理研究该类药物具有降低血糖效应[5],养阴既有利于血糖控制,又可避免活血伤阴。禁用肾毒性中药,如木防己、马兜铃、雷公藤、蜈蚣等,如果使用不当可引起继发性肾脏损害,即中药肾毒性,临床可出现加重DN损害。
5结语
糖尿病患病率和糖尿病患者数量急剧上升,DN患者也有日益增多的趋势,这就迫切要求中医学对DN的诊治需进一步提高和完善。DN作为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在较漫长的病变过程中,脾失健运是DN进展的关键因素;肾气、肾阴的亏虚是DN转化及发展的内在基础和主要矛盾,兼见血瘀证是DN的病理改变,为疾病进展的加重因素;阴阳两虚证是DN的最终转归。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对DN施以补肾健脾活血法论文导读:生出版社,2007:9.明.吴昆.素问吴注.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2.沈丕安.中药药理与临床运用.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

6.(收稿日期:2013-06-17)上一页12

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陆菊明,潘长玉.糖尿病肾病的流行病学和诊断标准[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02,3(1):163~165.
周仲英.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1.
[3]明.张介宾.景岳全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9.
[4]明.吴昆.素问吴注[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2.
[5]沈丕安.中药药理与临床运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收稿日期:2013-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