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述社会网络时代缺场交往与社会认同题目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0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608 浏览:16128
论文导读:
摘要:近年来,网络社会在中国迅速崛起,社会生活网络化程度大幅提升,社会生活空间被分化为缺场空间与在场空间。微博等社交网络工具的广泛运用,将现实社会分散的原子个体联结为网络化时代的新型网络群体。郭美美等诸多网络热点事件的发生与演化,表明规模庞大的网络群体,在缺场交往中通过符号象征、信息流动、价值传递、作用共享而达成的建构性社会认同,已经成为一种潜力无限的强大社会力量和社会权力,其效应正在向现实社会制度与管理深入渗透。针对网络时代的这一崭新社会现象,本论文将缺场交往与社会认同紧密结合,试图形成一个以现实社会到网络社会、再回归现实社会的探讨逻辑与分析框架。在探讨内容上,结合具体网络事件(“郭美美事件”),以社会交往视角切入,体系梳理经典社会学交往论述与当代信息流动空间的相关理论,研究“缺场交往”这一概念的涵义、特点极为在网络时代所发挥的意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经由缺场交往表现的不同于传统认同的新型社会认同,力求对网络时代的建构性社会认同之内涵、近况、形态与整合路径进行详尽分析归纳。最终,在网络时代的缺场交往与社会认同的相互交织与相互嵌入的联系中回归现实社会,研究总结对现实管理思维与制度的冲击、挑战及应对启迪。本论文应用文献分析与个案分析相结合的探讨办法,紧扣具体事件发生进展的历程,试图在探讨视角(将缺场交往与社会认同紧密关系)、概念运用(缺场交往)和论述理论(建构性社会认同)上有所创新。本论文的主要探讨发现是:第一,缺场交往是充分表现网络时代特点的新型交往形态。缺场交往是在身体“缺场”的网络空间里,行为主体通过符号传递信息实现作用共享的动态互动历程,它从网络极为衍生传播工具为交往的载体和手段,从身体和场所的隐匿性、跨时空限制的互动性、平面化海量信息传递的共享性为主要特点。第二,网络时代凸显建构性社会认同的强大社会力量。在网络时代的缺场交往中,大量具有参与意识与参与能力的社会主体所表达的社会认同,已不是被动地关注自己在社会生活中属于哪个阶层“自己应当如何”的传统身份认同,而是对社会有着情况或进展势态产生了价值判断与诉求意愿,进而希望发出自己对社会评价与要求的呼声,表达“社会应当如何”的主动的建构性社会认同。这种社会认同往往是通过缺场交往中象征符号引发感性共鸣、经验性事件加剧对立认知、社会性质疑促进理性建设而形塑出来的。第三,缺场交往与社会认同相辅相成的密切联系催化现实社会管理的革新与创新。以现今诸多网络事件的进展进程可见,缺场交往对一个社会的信息权及话语权影响深远,以中呈现出来的社会认同不乏危机状态,回避、封锁等传统手段已然捉衿见肘甚至适得其反,整合新型社会认同是相关部门与政府组织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需要在社会管理思维、管理制度及模式办法上全面创新。关键词:网络论文缺场交往论文社会认同论文社会管理论文
本论文由www.7ctime.com,需要可从关系人员哦。中文摘要4-6
Abstract6-10
引言10-13

一、 “郭美美事件”的演化历程13-19

(一) “郭美美事件”的发生及主要演化历程13-18

(二) 探讨办法18-19

二、 缺场交往与社会认同的论述考察19-30

(一) 关于缺场交往的概念界定及相关探讨19-25

1. 概念的起源与进展19-23

2. 关于缺场交往的探讨近况23-25

(二) 关于社会认同的概念界定及论述探讨25-30

1. 概念的起源与进展25-26

2. 社会认同论述的进展26-30

三、 胜似现实的缺场交往30-38

(一) 缺场空间的生成与进展30-31

(二) 缺场交往的内涵与特点31-34

(三) 缺场交往的场域及风险34-36

(四) 缺场交往的进展走势及意义36-38

四、 网络时代的社会认同38-47

(一) 以原子化个体到共同体想象38-39

(二) 网络社会颠覆传统认同39-40

(三) 缺场交往下社会认同的形塑与危机40-44

1. 社会认同的形塑40-42

2. 实践中的社会认同危机42-44

(四) 社会认同的整合44-47

五、 结语47-52

参考文献52-56
后记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