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当代印度电影世俗化建构-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1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486 浏览:19679
论文导读:义并称为印度的三面旗帜。可以说,世俗化对印度社会的近现展产生了巨大的作用,诸如平息宗教间矛盾、促进民族团结等等。印度电影作为社会文化的代表,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着社会的状况,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印度电影中所展现的印度世情百态:民俗、宗教以及情感等方面都颇具世俗化倾向,它们既是对民族性的彰显,也是全球化趋
摘 要:印度电影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迅猛,频频获得国际奖项并在国际市场上顺风顺水,表现甚佳。究其原因,主要是当代印度电影在现代性追求中通过多样的世俗化建构,使其在辨识度大大提高的同时也能与国际时尚接轨,形成了独具魅力的东方情致,这样的建构不仅显现出民族性,也折射出对西方文明的主动接纳与思考。
关键词:印度电影;艺术创作;世俗化;宗教;民俗;情感
:A
世俗化(Secularization)作为西方宗教社会学概念,是一种将神性俗化的理念,即将一个以“神”为中心的社会转变为一个以“人”为中心的社会。印度近现代社会与“世俗化”这个词息息相关:英国的殖民统治给印度社会带来世俗主义的观念,印度知识分子运用这个观念团结各教派共同对抗英国殖民最终取得了独立。印度独立后,以尼赫鲁为首的印度共和国政府和国大党旗帜鲜明地奉行世俗主义,《印度宪法》的序言中就明确规定要建立一个纯世俗的共和国,世俗主义、和社会主义并称为印度的三面旗帜。可以说,世俗化对印度社会的近现展产生了巨大的作用,诸如平息宗教间矛盾、促进民族团结等等。印度电影作为社会文化的代表,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着社会的状况,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印度电影中所展现的印度世情百态:民俗、宗教以及情感等方面都颇具世俗化倾向,它们既是对民族性的彰显,也是全球化趋势下对西方文明渗透的主动接纳与思考。

一、民俗的景观化

作为印度传统文化的集中代表,民俗风情在印度电影中占着很大篇幅,这首先由于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一种集体无意识,植根于民族的记忆深处、映射民族偏好,是民族情感、道德、文化的载体,是印度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其次,印度电影目前最大的市场是国内市场,印度传统文化的展示也是牢牢抓住本土观众的关键。再次,印度电影中的民族风情的传达是其在国际影坛上的特性展示,民族风情作为不可磨灭的标志大大提高了印度电影的辨识度。
在民俗风情表达中,歌舞无疑是印度电影的最大特色。本为印度宗教中的重要仪式,用以祭祀或祷告时向神致敬的歌舞在印度现代电影中转换了职能,主要用于表达主人公情感以及营造氛围。印度电影一般都会穿插“三段舞蹈,六首歌曲”,以载歌载舞的形式令时长3小时的电影充满印度风情。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印度电影对歌舞进行了一些改良,诸如减少歌舞段落,甚至像在《教父》(Sarkar,2005)这样的影片中取消了歌舞,但是大部分影片还是保留了歌舞并借助现代科技呈现出一幅幅如梦如幻的景象。诸如《阿育王》(Asoka,2001)中巧妙运用烟雾、水下拍摄等技巧,《宝莱坞生死恋》(Devdas,2002)则借鉴了国外歌舞剧的舞台设计。
此外,独树一帜的盛大宗教节日习俗也是让人应接不暇的景致。如“十胜节”(Dussehra)作为印度教最盛大的节日,是为庆祝印度教教徒信奉的英雄罗摩与十首魔王罗波那大战10日最终获胜。《故土》(Swades,2004)中采用盛大的篝火晚会来表现这个节日,不仅有众人载歌载舞演罗摩的故事,还有纸扎的高大的魔王树立在场边,最后纸人被点火烧掉,以示魔王被消灭。出镜率更高的是“排灯节”(Diwaly),烟火与灯光亮彻天空驱走黑暗,同样是庆祝除魔降妖取得胜利,因为烟火与灯光的交辉,一般展示这个节日时,排场都非常华丽盛大,如《有时快乐有时悲伤》和《宝莱坞生死恋》中,都展示了富裕家庭最华丽的排场,盛装的人们、家中供奉的巨大神像,妈妈手里托着的银色的祈祷盘、精美的小点心。最出名的莫过于获得金狮奖的《季风婚宴》(Monsoon Wedding,2001):全方位展示家庭成员在婚礼中的各种性格情态的同时也向观众展现了一场婚宴的准备与实施工作以及婚礼的排场。庞大堆聚的民族风情,从上层阶级到下层民众的生活全方位展示印度民俗的方方面面。令观众在领略印度民俗风情时感受到其传达出的一种印度民族热情、乐观、充满活力的整体气韵。
其实,印度传统习俗作为一个电影元素被展现出来,是许多印度导演的惯用手法,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影片的制胜法宝是:不是将传统风俗作为单个的景观呈现而是将其作为人物生活的场所,或是人物日常生活中必然会经历的一些节日、人生大事等等,甚至颇受诟病的印度电影每演必有歌舞的形式,也被巧妙地以开家庭舞会,大型节日活动等新的形式来代替突兀的穿插。景观连接起人物的生活,人们在景观中生活并根据景观的改变而进行相应的变化,从而成为另一幅供人欣赏的景观。也就是说,“全部特有的形式——新闻、宣传、广告、娱乐表演中,景观成为主导性的生活模式”②。在此,景观才是真正的主角。景观“把它的观众连结在一个集体的梦幻中,一个对他们自己的文化经验理想化的幻景之中”③。电影平抚了日常生活中的焦虑,观众通过电影得到情感的宣泄和释放,从而成就了电影的娱乐功能。也正因为景观的存在,以一种“复制外形以保存生命”④的方式去展现民族的原始风情、风俗习惯,集中传达民族的集体无意识,有效地保持了影片的民族风格。

二、宗教的祛魅化

梁漱溟曾说印度文化“俱无甚可说,唯一独胜的只有宗教一物”。的确,历史上的印度虽然四分五裂的政权时期比较漫长,但是其文化传统却从未断裂,这主要是因为其宗教的繁盛,不过也正因为宗教的长期统领,其中对于人性的压制、森严的等级制度都严重束缚了社会发展。因此,现代以来,从甘地主义到尼赫鲁的“世俗主义”再到国大党的基本政策都围绕着“世俗化”这个概念,逐步将宗教从政治制度的的权威核心转变为个人事务。托马斯·沙兹曾说:“不论它的商业动机和美学要求是什么,电影的主要魅力和社会文化功能基本上是属于意识形态的。”与意识形态相适应,当代印度电影在表现宗教时,往往带上了“祛魅”的特征。印度是一个全民信教的国家,不同的宗教信仰容易导致教徒间的冲突,政府的主导话语在于“宗教宽容”,而摘自:7彩论文网毕业论文选题www.7ctime.com
这一主题也是印度电影常常引入的。
《约达哈·阿克巴》(Jodhaa Akbar,2008)中反映宗教宽容思想的部分集中于两处,一处是故事的男女主角的教徒身论文导读:SiteName}职称论文www.7ctime.com上一页12
份设定,阿克巴是伊斯兰教徒,约达哈则是最好战的印度教徒——拉杰普特族人,为了赢得拉结普特族人的支持,阿克巴与约达哈联姻,伊斯兰教徒和印度教徒完成了民族融合性质的通婚。第二处则是阿克巴提出的政治措施,接纳不同宗教信仰的教徒通婚,并且废除了印度教徒的人头税。同样《嗨,拉姆》(Hey,Ram,2000)中深刻讨论了宗教问题,其落脚点也在于“宗教宽容”。甘地作为人物并不是重点,却是男主角的绝对精神导向,也是整个影片的意识形态主导,他的宗教宽容的论说成功扭转了拉姆对甘地主义的误解,促进了教派间的和解。源于:7彩论文网职称论文www.7ctim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