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谈谈党报民生新闻:党报副刊生命之源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0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6505 浏览:120114
论文导读:
时下,各级党报都加大了民生新闻报道,以回归新闻本质,应对网络媒体的冲击,增强党报影响力。2010年,咸宁日报先后创办了《香城生活》、《泉都财经》周刊,将着力点放在报道民生新闻,对如何提升民生新闻的广度、深度、热度作了一些尝试。

1.强化策划,提升民生新闻的力度。

策划,是报纸的灵魄。策划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办报水平。为此,承办《香城生活》、《泉都财经》的专刊部,将每周一定为“策划日”,全体采编人员精心筛选选题,寻找政府关注与民生需求的交汇点,每月推出一期重点策划。
2011年春节前,专刊部推出《我在咸宁挺好的!》特刊,聚焦不能回家过年的在咸宁外省企业家、管理人员、务工人员,报道他们在咸宁创业、生活故事,对家里人说的心里话,配个人特写照片刊发。见报后,这些外省人士纷纷到报社拿报纸寄回家,让家人分享在咸宁的成功、快乐。
专刊部还推出了《我到咸宁过中秋》、《最美不过夕阳红》等特刊,通过城市的变化、人物的故事、市民的感受,弘扬主旋律,汇聚正能量。专刊部的策划受到领导和读者的好评。原咸宁市委书记黄楚平三次对专刊部策划报道批示。

2.打造专栏,提升民生新闻的深度。

在强化策划的同时,专刊部着力打造重点栏目,推出了《寻访百岁老人》、《身边的好人》、《瞧这一家子》、《财富故事会》、《咸宁达人》等栏目,将民生新闻融入重点栏目中,通过连续报道,做深民生新闻。
2011年元月,《香城生活》推出《寻访百岁老人》专栏,揭秘百岁老人的长寿之道,赞美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长寿老人大多生活在山区,专刊部记者历时一年,克服交通、语言沟通等障碍,翻山越岭,成功采访了48位百岁老人。每个百岁老人都是一本书,他们的长寿故事,有很强的可读性。采访时,许多百岁老人的子孙们都团聚在老人身边,讲述老人的故事。一些还没有到百岁老人的儿孙们,也联系记者,要求采访他们家老人的故事,称赞《寻访百岁老人》这个栏目好。

3.坚持点评,提升民生新闻的温度。

媒体不仅要传递新闻,更要承担起引导、感化的社会责任。从2011年开始,《香城生活》周刊在头版开设《社会广角》栏目,每期精选有影响的社会新闻,编辑以朋友、亲人的定位点评新闻,寓教于理、寓教于乐,延伸新闻的价值。
寓教于理。咸安区永安沿河中路一邻里因一棵树大打出手。张某听信风水先生的话,不打招呼,就挖了王某家“挡住风水”的樟树。编辑点评道:风水先生说别人家树挡了风水,你挖人家树;要是风水先生说别人家屋挡了风水,你不也要拆别人家屋?古人说,千金买邻,百金买屋,说明自古到今,人们多么看重邻居。邻里之间只有相互尊重,相互关心,才能成为善邻、友邻、睦邻。
90后小伙子小亮逼女友小燕赚钱。小燕不堪忍受逃走,小亮约一伙人打伤老板。结果,小亮一伙人被刑拘。编辑点评道:“男人”二字,从结构上理解,是在田里干活的人,是要肩负起养家责任的人。这小亮竟然逼女友做“小姐”,用这不干不净的钱供自己花费,真让“男人”二字蒙羞。小燕是好样的,看透了男友本性后选择逃走,这种“垃圾男人”是不可托付终身的。
寓教于乐。妻子和母亲关系不和,因为小事争吵,男子苦口婆心规劝,从中斡旋,成功化解矛盾。家住温泉路的吴先生被邻居称赞,夸为好儿子、好丈夫。编辑点评道:有的婆媳亲如“母女”,有的婆媳仇似“天敌”。这其中的奥妙,在于她们能否相互理解、尊重、包容。不同成长环境、不同性格特征、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因为爱,生活在一个屋檐下,只有彼此珍惜、宽让,才能组成一个真正的“家”。再说,都是为了心中最爱的儿子、丈夫,女人又何苦为难女人。
通城男子刘某同妻子发生争执后,将医院的电梯当成“出气包”,一阵猛踹将电梯门踢得“遍体鳞伤”。最终,刘某同意向医院支付2000元的电梯修理费。编辑点评道:一般小夫妻争吵,都是源于:科技论文www.7ctime.com
选择摔碗、摔脸盆等价值小、音响好的方式震慑对方。这小刘为了不吓着待产的妻子,通过和电梯开展拳击比赛,把电梯和自己都打得遍体鳞伤来泄怒,还算是大丈夫所为。希望这2000元能使小刘明白一个简单道理:损坏公物,照价赔偿。
三年来,《社会广角》栏目对300多条社会新闻进行点评,编辑以朴实、幽默、饱含哲理的语言,平等地与读者交流,起到了润物无声的感化作用,《社会广角》栏目论文导读:足对信息的需求。面对浅阅读、碎片化的读者群,面对日益激烈的媒体竞争,党报记者只有放下身段,平视甚至仰视读者,真正关心他们的喜怒哀乐、柴米油盐,把民生新闻做好、做大、做强,才能得到读者的回报,才能焕发活力。(香城都市报)上一页12
,也成为深受读者青睐的栏目。
民如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现在的读者,几乎人人一部手机;手机提供的信息,已基本能满足对信息的需求。面对浅阅读、碎片化的读者群,面对日益激烈的媒体竞争,党报记者只有放下身段,平视甚至仰视读者,真正关心他们的喜怒哀乐、柴米油盐,把民生新闻做好、做大、做强,才能得到读者的回报,才能焕发活力。
(香城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