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研讨对策影响解决高中数学不足心理因素及策略结论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2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7739 浏览:24543
论文导读:
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一门科学,高中阶段的数学,是学习物理、化学、计算机和升入高等院校继续学习的必要基础.从短期目标来说,在高考中,所占分值较高.从应用的角度来说,它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也是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基础.从发展的角度看,学好数学对于培养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以及认识数学的科学和文化价值,形成理性思维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数学作为高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具有理论的抽象性、逻辑的严密性和应用的广泛性等几大特点,这使得许多学生认为数学单调,枯燥乏味,深奥难懂,从而产生畏难情绪.事实上,有不少问题的解答,学生遇到困难,并不是因为这些问题太难或是学生知识面上的缺失,而是在解题中缺乏顽强拼搏、不怕失败、百折不挠的心理品质.这种心理品质的缺失,有的是来自于数学教学中的疏漏,而更多的则来自于学生自身.这就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中注重分析和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影响解决高中数学问题的心理因素及对策谈点看法.

一、影响解决高中数学问题的心理因素

1.心理价值需求的偏差

心理价值需求是造成高中生数学畏难心理的首要因素.高中生由于受年龄和学识的制约,认知、分析、判断等能力既不成熟又不稳定,大部分学生对数学价值的认识是迷茫的.在平时与教师的座谈和与学生家长的访谈中发现,由于数学基础较差,部分家长和教师也失去信心,厌学情绪在受教育者和教育者身上同时滋生并蔓延.在教育价值趋向务实化的今天,学生越来越强烈地追求教育输出的经济价值,很多人从经济的角度去衡量数学价值,继而决定自己在学习数学上的努力程度.
有的学生学习缺乏动力,主要是因为学习目标不明确,没有求知欲和上进心,更没有学习紧迫感.即使在喜欢数学的学生中,也有相当一部分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合理的学习计划,但学习方法还停留在机械学习水平上,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对数学实用价值的认识也存在偏差,有的学生认为,高中数学对于我们的生活几乎没有用处.

2.思维定式

思维定式,即重复先前的心理操作所引起的对活动的准备状态,不易摆脱事物用途的固有观念,而直接影响到人们灵活的解决问题.在高中数学的学习中,往往要求学生具备举一反三,灵活运用的能力.但是,由于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在知识抽象性、密度性、独立性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很多学生仍然沿袭着初中的思维方式,从而对高中数学问题的解决产生很大的影响.

3.学习动机

动机是引起和维持个体活动,并使活动趋向一定的目标,以满足某种需要的一种内部心理状态.学习动机是动机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根据动机的概念,我们可以把学习动机定义为引起和维持个体进行学习的活动,并使活动趋向一定的目标,以满足某种学习需要的一种内部心理状态.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习行为的原因和内部动力.个体的学习活动主要是受学习动机支配的.在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有些学生对学习数学不感兴趣,认为数学太难,太抽象,过多的失败经历使学生对数学失去信心和兴趣,他们的心情经常处于焦虑、厌烦的状态,即使偶尔出现少有的兴奋,也仅限于那些具有游戏性的学习内容,而且这种兴奋一闪即逝,无法形成持久的学科兴趣,从而失去了学习动机,严重影响了数学的学习.
4.注意
在心理学上,注意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无意注意是指没有预定目的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的,在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由于高中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约为30分钟,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如果教师实行“满堂灌”,一直都要求学生以有意注意来进行学习,容易引起学生疲劳.反过来,如果只让学生凭借无意注意来学习,则不利于他们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去完成学习任务.
5.意志
意志是自觉地确定目的,根据目的的支配、调节行为,从而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意志的水平往往以困难的性质和克服困难的难易程度为衡量标准.有些学生学习成绩较差也常常是害怕困难,缺乏必要的意志努力所致.
6.情绪
情绪对问题解决有一定的影响,紧张、惶恐、烦躁、压抑等消极的情绪会阻碍问题解决的速度,而乐观、平静、积极的情绪将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如学生考试时,经常会出现一些“黑马”,但也常常会有成绩好的学生发挥失常,这往往就是考试时的情绪所影响.由于情绪过分紧张,会使其思路阻塞,面对容易的问题而束手无论文导读:
策,有时甚至一些平时做过的题目也会忘记.如果学生能以轻松的情绪迎接考试,将有利于思考,打开思路,使问题得以轻松解决.

二、针对影响解决高中数学问题的心理因素的策略

1.让学生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内容和学生的生活背景越接近,学生自觉接纳的程度就越高.因此高中数学教学要注意从学生身边的生活情景出发,捕捉能为教学服务的生活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今社会数学已渗透到了生活的每个角落,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无处不在.
例如,自行车只有一个撑脚就能够支起来、两个合页和一把锁,就能把门固定是“不共线三点确定一个平面”知识的应用;选三好学生,买彩票,玩是“排列组合”知识的应用;探照灯,太阳灶,人造卫星的运行轨迹是“圆锥曲线”的应用;分期付款是“等比数列”知识的应用;商家打折促销是“函数”知识的应用;企业生产中资源的优化组合是“线性规划”知识的应用;等等.在教学中,要把数学还原于生活,再从生活中抽象出数学,让学生通过对生活素材的感知和整理,经历数学学习的过程,发展数学学习能力.

2.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克服思维定式,做到举一反三

教会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即对影响学习的智力因素给予指导,如指导学生如何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如何集中注意,如何解决问题源于:毕业论文指导记录www.7ctime.com
,如何创造等,每个学期的一些学习阶段,我们都开设了不同类型的学法指导课程. 对学生学习环节的方法指导,即对学习过程给予指导,如指导学生制订符合自己实际的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学习时间,遵循学习规律和学习原则,指导学生掌握预习、听课、记课堂笔记、复习和做作业的方法,指导学生课外自学的方法,以及如何运用工具书,查找、积累资料的方法等.

3.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1)教师要让学生设置具体适当的学习目标.学生对学习目标了解得越明确、具体,就越有学习的积极性.学习目标不仅要明确具体,而且应当难度适中,让学生力所能及,获得成功的正强化.
(2)及时反馈学习结果.学习结果的反馈能让学生知道自己的学习成绩,从而激发学习动机.
(3)进行积极的评价.

4.以考试成绩波动的客观分析为主要措施,渗透心理挫折教育

心理挫折是指人们在某种动机的推动下,所要达到的目标受到障碍时,因为无法扫除障碍而产生的紧张状态或情绪反应.人生的道路常有坎坷不平,人人都可能遇到挫折,战胜人生道路上的一切挫折,才能将人生画上完美的句号.挫折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中之重.
针对考试成绩的波动,教师需要强调,在学习中要重视学习的过程,淡化最后的结果,只要我们有所付出,有所努力,无论结果是否如愿,我们都是优秀者.
解答难题造成的心理挫折,最有效的方法是给予学习上的帮助,指导遇挫学生解决一些数学方面的难题,让学生领略成功者的快乐,推动心理健康发展.

5.以良好的课堂气氛,营造心理健康发展的阵地

课堂的学习气氛是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在课堂上学生学习的心理活动,制约中专生毕业论文www.7ctime.com
着课堂学习的效率.不同的课堂气氛,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的情感和注意力.我们要营造一种良好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大脑皮层一直处于兴奋状态,保持思路开阔,思维敏捷,想象丰富,精力旺盛.
积极良好的课堂气氛,需要教师的精心组织和主动创设.如果教师上课不积极创设,学生可能出现消极状态,师生的这种消极将互相影响,犹如流行病毒一样在传播,导致更多抵抗力不强的学生被感染.流行是消极之病的祸根,但积极之风的流行,更是一种良好的态势.老师要成为良好课堂气氛的创设者和维护者,以积极的情感感染学生,尽可能多产生师生之间的共鸣.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心理暗示.心理暗示是指在无抵抗条件下向被暗示者提供信息以使他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按特定的方式活动.巴甫洛夫认为,暗示是人类论文导读:
最简化、最经典的条件反射.心理暗示分为消极的心理暗示和积极的心理暗示.比如,老师对学生说:“你为什么总是听不懂呢?”“你为什么总是考不好呢?”这就是一种消极的心理暗示,它会让学生觉得自己就是听不懂,考不好了.渐渐地,学生就会失去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教师要避免对学生进行消极的心理暗示,要善于运用积极的心理暗示.

6.以适当的机会,培养学生心理健康的素质

高中数学学习阶段有各种大小型考试,有些学生存在着一种考试焦虑,这是一种不良的心理状态,会影响到高考试前的复习和备考,也会形成应试中的紧张、焦急、恐惧的心理,影响考试中的正常发挥.
对此我们要重视考试之前的心理辅导,教给学生良好的应试策略,培养他们良好的应试心理.在平常的小考中,有时通过一些话语,故意给学生制造一种紧张的气氛,紧张之后又营造一种宽松的范围,一松一驰的训练,可以促使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面对一些大型考试,考前的辅导与放松教育也必少不了.
例如,面对数学高考模式的试卷,考试前先科学分析自己答卷的可能情况,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估计,在考试中,学习成绩中等的学生,要善于抛弃一些难题,12道选择题,遇到1~2个不会做是一种正常情况,6个解答大题,后3题的第二问可能被卡住,也要不慌张.只有正确认识,消除一些思想顾虑,增强自信,在考场上才会提高记忆和思维的效率,超常发挥自己的水平,考出理想的成绩.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自觉主动地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调动和激活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适机进行心理辅导,结合教学内容和形式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增强课堂学习活动的效果,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