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新时期高校榜样教育有效性探析-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2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3743 浏览:107952
论文导读:
摘要:榜样教育是我们党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和有效的工作方法,也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法之一。正视新时期高校榜样教育所面临的挑战,增强榜样教育的有效性,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思索的新课题。
关键源于:7彩论文网论文摘要怎么写www.7ctime.com
词:榜样教育挑战 策略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对外交流的日益增多,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判断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这一背景下,高校榜样教育面临着种种挑战,需要思想政治工作者积极思索应对。

一、新时期高校榜样教育面临的挑战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转型,高校传统榜样教育的效果有所弱化,为了能更好地发挥榜样教育的作用,就要先正视新时期高校榜样教育所面临的挑战。

(一)改革开放后思想观念变化的冲击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对外交流的日益增多,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判断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此外,人们的精神需求也日趋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开放而呈多样化,大众传播媒介在短时期内向人们传播某种审美观念和价值取向成为了可能。在社会发生变革的新时期,由于受到西方政治、经济、文化的冲击和影响,青年人的思想更是发生着多样化的变化。青年人对于社会、学校和家庭所提倡的榜样有着自己独立的判断,更倾向于根据自我的知识、经验、兴趣、爱好等进行分析,而不是被动地去认同和接受。大学生群体由于缺乏一定的人生经验和社会阅历,思想还尚未成熟,在榜样的选择上易主观臆断,不能客观理智的对待,带有很强的个人崇拜色彩。

(二) 榜样类型单一性的冲击

大学生榜样教育首先是由一个由外化到内化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关键在于大学生是否接受高校所宣传的榜样并产生以此为荣的意愿,这是前提条件。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根据大学生精神世界发展的需要和思想品德的实际状况来树立榜样,从而才能达到将榜样精神内化的目的。在榜样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受教育者的个体差异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对榜样的接受,每个大学生都需要自我定位、自我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去奋斗,因而要求学习和效仿的榜样是属于多种类型的,让不同生涯规划设计的学生群体都有自己追求学习的榜样。但传统意义上刻板、空洞、形式单一的宣传和教育易造成大学生内心的反感,如此一来,缺乏感召力的榜样难以与大学生在心理上达到一致,使他们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传统教育给学生树立的榜样多为事迹太突出,让学生感觉到他们离实际生活太远,从而失去了自我认同感,难以使榜样精神转化为自身发展的动力。

二、增强高校榜样教育有效性的策略

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如何创新和改进榜样教育的方式方法、增强榜样教育的有效性,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思索的新课题。面临新时期榜样教育所遇到的种种挑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需要在反思的基础上积极应对。

(一)注重改进和创新榜样教育方法

选择了好的榜样,就需要采取各种有效的手段去宣传和教育广大学生,发挥榜样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在组织开展榜样教育活动时,应避免把学习榜样的活动简单地理解为对榜样行为的模仿,而要引导大学生认识并学习榜样身上所体现出的优秀品质和时代精神。特别要注意的是不要将榜样教育的方式仅局限于知识的灌输和传授,而是要注重创新榜样教育的方式方法。要通过具体的学习榜样的实践活动,使大学生进一步体验到榜样言行的丰富内涵,并在实际生活中有所践行。如组织学生参与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包括对研究课题做调查、在社区做义务劳动等,使他们对社会上榜样的生存环境有一个切实的认识;注重家庭、学校教育一体化,教育者与学生家长进行良好的沟通,共同加强教育的针对性。

(二)注重提高教育实施者的自身素质

大学生榜样教育实施者的自身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着榜样教育的有效性。能够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教育者在榜样教育中对榜样事迹的宣传和学习榜样行为的号召能得到学生的认同和积极反馈。反之,在榜样教育中自然也不能引起学生的认同感。基于此,在榜样教育中,提升实施者的综合素质,树立其在学生中的权威是榜样教育获得成效的首要条件。如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实施者要刻苦钻研教育本领和教育技巧;要主动开展教育方法和教育艺术的研讨;要经常和学生交流,在教学方法和方式上寻求和学生的共鸣。
参考文献:
《新时期大学生榜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邹欣.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11月.
《新时期大学生榜样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易素贞.《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3年第6期.
[3]《提升大学生榜样教育实效性的方式方法探析》[J].赵鹏,焦信敏.《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10年第15期.
[4]《当代学校榜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思考》[J].李湘君,刘利才.《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年第23期.
作者简介:潘丽丽,女,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1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