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议体现加强师德建设,表现教师价值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1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6546 浏览:71136
论文导读:
摘 要: 师德最基本的内容包括: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以身立教;奉献精神;和谐的人际关系;教育教学探索能力与创新能力。良好师德的培养在教师队伍建设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教育教学中要加强师德建设,更好地体现教师的价值。
关键词: 师德 教师价值 价值实现
同志说:“一个学校能否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为实现“德才并重,以德为主”的教育目标,教师必须以良好的职业道德去影响每一位学生。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道德立于心,工作成于手,教师应该以身示范,在教书育人的同时,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水准,在师德建设中实现自我价值。

一、热爱教育事业

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是人民的教育事业,每位教师都应当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甘愿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一切聪明才智。在实际工作中,要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不图名利,在教育岗位上发出“光”和“热”。然而,现实情况不容乐观。首先,当前教师队伍中确实存在不讲政治、淡化政治的现象。有人认为,只要有赚钱的本事,讲不讲政治无所谓。有人认为,只要业务好,有机遇,就能名利双收,思想好不好照样可以教书做学问。还有的教师在某些场合说些不符合教师身份的话,如“破灭理想”、“躲避崇高”等。因此,很有必要对教师继续进行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
再者,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准也面临新的挑战。教师的传道与授业,历来受到全社会的尊敬和爱戴,即为“人师”,又做“经师”,堪称道德典范。然而近些年来,在商品经济乃至所谓“知识经济”的负面影响下,个别教师的道德观被扭曲,甚至有的教师已经丢失了传统的奉献精神和敬业精神。具体表现为不认真备课,不给学生全面批改作业,甚者在课堂上仅满足于“平铺直叙”、讲完拉倒,却在课堂以外的其他地方开辟“第二职业”。还有人对学生冷嘲热讽,态度生硬,甚至发展为体罚学生。也有极个别的教师仪表不整、举止粗俗、以教谋私,严重损坏了教师的群体形象。所以,再铸师魂刻不容缓。

二、热爱学生

热爱学生作为一种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不仅体现了社会主义所倡导的新型师生关系,而且包含着对学生的一种深厚人文关怀。如果从它所具有的精神境界来分析,应该含有以下几个层次:
一是尊重、信任学生。这是为师执教者对学生起码应有的态度和行为。当代学告诉我们,在社会交往中的相互尊重、相互信任是人们应有的基本行为准则,基于此,教师对于学生的尊重与信任当然也是最为基本的准则。换个说法就是,假如一个教师做不到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就不配为师。
二是关心爱护学生。关心爱护学生不仅需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还需要对学生带有责任感和对他们成长寄以良好期待的态度和行为。一个对自己的学生寄有良好期待的教师,一定会经常把学生放在心上,体验学生之甘苦,关心之冷暖,关心学生的学习、做事、为人和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健康发展。
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与关心爱护学生之间既有差异,又有联系。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和基础,后者是在前者基础上的情感升华。由尊重信任上升到关心爱护学生,源于教师不断地提升自我道德修养。教师不仅要尊重信任学生,更要关心和爱护学生,把两者很好地融为一体,在崇高的教书育人事业中展现高尚的精神境界。

三、以身立教

教师在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一言一行、每时每刻都应起教育示范作用。也就是说,教师的职业道德不仅是对教师个人行为的束缚,还是教育学生的重要手段,具有“以身立教”的作用。
由于教师的劳动对象不同于社会其他行业,决定了教师职业具有较强的表率性,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和道德品质,以此去影响、感化和教育学生。学生具有主观能动性,他们通过对教师的模仿、借鉴和学习,不断自我发展。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自己的道德表现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与课堂上一样对学生有教育作用,因此,一定要用教师的职业道德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教师的职业道德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长期起作用的。很多对人类科技进步做出过巨大贡献的科学家,在谈到个人成长时无不谈及曾受到自己老师的重要影响。

四、崇高的奉献精神

教师的责任重大,而工作又极其辛苦。之所以说责任重大,是基于教师肩负着培育下一代接班人的重任,也可以说社会的未来是掌握在教师的手中。论文导读:
之所以说辛苦,是因为教师工作量大,物质待遇依然偏低。尽管我国通过近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教师的社会地位、经济待遇等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通过一些社会统计数据来看,教师的实际收入水平(尤其在边远地区)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在此情况下,教师应当以社会责任为己任,继续弘扬奉献精神。如果不是这样,以狭隘的“待遇”心态论工作,那就很难担当既教书又育人的重任。
21世纪是高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当前新一代国家领导人提出“强国梦”的宏大目标,我国的经济建设急需多种类型、多层次的专门人才。我国要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就必须重视人才的培养。无论是社会的物质文明建设,还是精神文明建设,都离不开全体国民素质的提高。提高国民素质,就必须从教育抓起,从娃娃抓起。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与人才培养的速度、数量和质量直接相关。为此,国家正在进行一系列的教育改革,开展新的课程教育,而包括新课程在内的教育改革成功的关键在于教师素质的提高。所以,教师必须增强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树立挑战意识、竞争意识,全面提高自身素质,解放思想,从教室、学校走出来,结束那种自我封闭、自我满足、自我欣赏、自我陶醉的状态,立足国情和当地实际,更新教育观念,树立开放意识,一定要从计划经济和应试教育的封闭年代所形成的眼睛直盯住尖子生、头脑想着应试的禁锢中挣脱出来,彻底摈弃那些陈旧的、保守的教育理念、人才观念和教学方法,借鉴、吸收、内化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积极创建素质教育的新模式。 源于:论文范文网www.7ctim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