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浅议拥抱数学与生活拥抱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2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3179 浏览:57768
论文导读:
数学来源于生活,是从现实生活中提炼出来的。数学教学要联系实际,加强实践活动,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基本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一、数学内容的生活化

在数学教学中,把生活、学习、活动与数学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收集资料、动手操作、合作讨论等活动,让学生感觉到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获得探索数学的体验,提高利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数学内容生活化。
例如,初中生很少运用储蓄、计算利率,可以把教材进行延伸和拓展,把教室设计为“模拟银行”,进行分组学习活动,有人当“储户”填写存单;有人当“会计”计算利息;有人当“科长”审核差错……通过这一数学实验活动,不仅使学生对储蓄利率有更深的感性认识,而且培养学生的学习情感态度和学习数学的价值观。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意识还原数学知识的生活背景,适时适当地把书本上的知识与生活相结合,让数学问题生活化。

二、教学过程的生活化

课程是一个情境化的社会过程,是由交往而产生的一种不断生成的建构。因此,在授课前,教师应充分发挥教材的价值,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营造现实而富有吸引力的学习背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出发,使教学过程生活化、情境化,重建适合学生的多种方式的数学知识体系。改变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拓展教材的时空局限,进行开放式教学,对编制的系列问题,要在“最近发展区使抽象问题具体化,枯燥问题趣味化,静态问题动态化,复杂问题简单化”,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培养学生“我要学”的主体意识,激发出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实现知识的再创造。因此,问题的编排要从日常生活中的具体情境出发,选择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有利于学会发现的技能,有利于知识的保持。只有这样,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才能同步发展,认知与情感才能和谐发展。
如在教学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时,可设计对称的两面国旗,铁栅栏,一滴墨水,折纸压平后重新展开等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让学生认识轴对称。在丰富的现实情景中,经历观察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探索轴对称的共同特征,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增强学生的有意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理解新知生活化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生动活泼、主动的、富有个性化的学习。”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编制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使学生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学生才会主动积极去探讨问题,从而获得新知识。

四、数学练习的生活化

课程标准指出:“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源于:科技论文www.7ctime.com
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的情感与态度,帮助他们认识自我,树立信心。”练习在课堂教学中是必不可少,是巩固和反馈的一个重要环节。好的练习可以对课堂教学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可以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完成、去探索,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形成、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同时培养学生的学习自我调控的能力。
如在教学《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一课后,可以布置这样一道思考题:见右图,小明和小亮分别从山脚B、D乘两电缆车到山顶E和A,他们发现B、C、D在同一直线上,△ABC和△CDE都是等边三角形,两人所付费用相同(乘缆车的费用为每千米5元),你认为他们所走的路程相同吗?把数学练习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到数学的广泛应用和无穷的魅力,可以培养学生勤于思考,重于思考,善于思考的好习惯。

五、创设生活化的情境

在数学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科学、有效地创设生活情境。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增强学生对数学的生活体验。

六、生活化的应用体现

在数学教学中,要注意知识的实用性,注重如何让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数学走进生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进一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综合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拓展课“图案设计”教学中,先向学生展示几幅设计精美的图案,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完成了几个简单的设计任务之后,布置学生设计校徽、班徽和校运论文导读:
动会的会徽从设计的情况来看,学生积极性很高,设计出了不少美观而别具匠心的校徽、班徽和会徽,体现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而且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价值。

七、多媒体的辅助作用

多媒体教学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以跨越时空的非凡表现力,大大增强学生对事物与过程的理解和感受,从而把课堂教学带入全新的境界。数学的生活化教学,需要多媒体的辅助作用。
例如,在“全等三角形”这一章的引入教学时,利用多媒体给出一定数量的生活中的一些全等图形的照片(如两张完全一样的邮票),以及一些由全等图形组成的美丽图案(如瓷砖的图案),让学生对全等图形有一个丰富的生活化的感性认识。之后又利用多媒体进行动画演示,向学生展示全等图形的重合过程,让学生认识到全等的本质所在。整节课下来,多媒体的辅助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学生对那些由全等图形组成的美丽图案发生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到全等图形的学习中,为本章全等三角形的学习做一个良好的铺垫。
又如,在教学“勾股定理”时,利用多媒体创设如下图文并茂的问题情境:伴随着优美的背景音乐,在一个绿荫环绕的池塘里,荷花亭亭玉立,在微风的吹拂下,频频“点头”微笑……接着屏幕上出现一首诗:平平湖水清可鉴,面上半尺坐红莲。出泥不染亭亭立,忽被强风吹一边。渔人观看忙向前,花离原位两尺远。能算诸君请解释,湖水如何知深浅?诗词引入数学课堂,学生感到很新鲜、好奇,适时提问:同学们,透过这美妙的诗意,你能发现一个什么样的数学问题?你能求出这湖水的深度吗?你是怎样计算出来的呢?学生们再也按捺不住,个个争先恐后,抢着发言。因此,如何适当利用多媒体技术,发挥多媒体再现现实生活的作用,是数学生活化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总之,教师要善于挖掘数学内容中的生活因素,让数学贴近生活,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充满了数学,生活有趣、数学更有趣。在新课程理念下,数学的教学内容已充分生活化,更贴近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的生活化意识和应用能力的培养,既要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又要让学生认识到学数学是为了用数学,并在用数学的过程中不断发展自己的数学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学以致用”,才能体现数学的真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