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探讨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与肯尼斯?伯克修辞学思想比较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0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0712 浏览:37854
论文导读:本文选取古典修辞学的代表人物亚里士多德和新修辞学代表人物肯尼斯·伯克,对比分析两人的修辞学思想,从而加深对修辞学这门学科的深入了解。【关键词】亚里士多德肯尼斯·伯克修辞学对比1006-9682(2012)12-0076-02作为公认的西方古典修辞学代表人物亚里士多德,他的修辞学思想为整个西方修辞学的发展奠定了深厚的
【摘 要】近年来,修辞学在语言研究领域越源于:毕业生论文网www.7ctime.com
来越受到中外学者的关注,不仅在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也在研究实际案例的过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选取古典修辞学的代表人物亚里士多德和新修辞学代表人物肯尼斯·伯克,对比分析两人的修辞学思想,从而加深对修辞学这门学科的深入了解。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 肯尼斯·伯克 修辞学 对比
1006-9682(2012)12-0076-02
作为公认的西方古典修辞学代表人物亚里士多德,他的修辞学思想为整个西方修辞学的发展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其后的两个著名古典修辞学家西塞罗和昆提良都是在他的修辞理论上进行修修补补。美国修辞学家科比特就宣称,现代西方修辞学就其精华而言仍然是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的东西。肯尼斯·伯克是当代著名修辞学家,也是新修辞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从20世纪20年代到80年代,伯克写了几十部著作论述他对修辞学、哲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看法。由于他的修辞学思想具有很强的超前性,直到20世纪60年代才逐渐被人们关注和认同。而随着修辞学的发展以及不断与实践相结合,伯克在美国乃至西方也被认为是亚里士多德以来最伟大的修辞学家之一。鉴于以上两位修辞学家在修辞理论上做的贡献以及在修辞学史上的重要地位,本文拟对两者的修辞理论与修辞思想进行对比分析。

一、修辞学的定义

亚里士多德在他的著作《修辞学》中为修辞学下了如下定义:①修辞学是辩证法的对应物;②修辞学可以定义为在任何特定场合下寻求一切可利用的说服手段的功能;③修辞学是辩证法的一个分支,也是学的一个分支。究其原因,首先是因为亚里士多德师从柏拉图,在他办的学院中求学长达18年。柏拉图在《高尔吉斯》和《费德儒斯》中对修辞学进行了攻击,把修辞学贬为“烹饪术的对应物”,说修辞学只不过是不顾内容的、添油加醋的东西。虽然亚里士多德继承了导师的不少重要思想,但他对导师对修辞学的这种贬损态度还是不敢苟同,所以他在《修辞学》卷首就开宗明义地宣称修辞学是辩证法的对应物,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导师的一种回应。其次是因为在亚里士多德生活时期,人要想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得高人一等,就必须要有良好的口才。在此基础上,人们就非常注意怎样把话讲好。延伸到生活当中,这种注意就带有一定的功利色彩:在诉讼中打赢官司、在生活中打赢官司等。概括起来就是要具备规劝的能力。因此,亚里士多德修辞学的关键词是“规劝”。而伯克对修辞学的注意力不在规劝上,他在古典修辞学的“劝说”理论基础上,引进了修辞学在其他方面的特点,扩展了修辞学的广义定义,超出了传统修辞学的范围。伯克在他的著作《动机修辞学》中写道:“修辞的基本功能是人用话语在他人身上形成观点或诱发行动,修辞是根基于语言本身的一个基本功能之上,是用作为符号手段的语言在那些本性上能对符号做出反应的动物身上诱发合作。”顾曰国先生认为,伯克的“同一”理论是对亚里士多德劝说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也是上世纪最重要的修辞学思想之一。

二、亚里士多德的“劝说”方式和伯克的“认同”方式

通过以上对“修辞”的定义,我们可以知道“劝说”在亚里士多德的修辞理论体系中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劝说”是亚里士多德修辞理论的核心。亚里士多德认为,为了达到说服他人,证明自己观点是正确的目的,“劝说”通常有三种诉诸方式,即人品诉诸、情感诉诸和理性诉诸。在《修辞学》中,亚里士多德写道:“由演说提供的或然式证明有三种。第一种是由演说者的性格造成的,第二种是由使听者处于某种心情造成的,第三种是由演说本身有所证明或似乎有所证明而造成的。”其中第一种是通过演说者的美好性格从而使听众产生信赖而达到说服效果;第二种是靠打动听众的真情实感而实现的;第三种是以“例证法”和“修辞推论”为形式进行证明的一种说服方式。在三种“诉诸”方式中,代表理性诉诸的“修辞三段论”尤为受到亚里士多德的重视和推崇,可以说“修辞三段论”是亚里士多德修辞理论核心的核心。相对于亚里士多德的三种“诉诸”方式,伯克也提出了三种“认同”方式,分别为“同情认同”、“对立认同”与“误同”。同情认同的关注点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共同情感。对立认同是一种通过分离和凝聚的最迫切的形式。人与人之间能互相认同是因为他们有相同的对立面,对立论文导读:
面可能是人,也可能是物,也可能是环境中的某个方面。误同则是伯克“同一”修辞理论体系中最深奥、最有影响力的一个观念。误同的认同方式经常表现在人对自身所处环境的误同上。在伯克提出的三种“同一”认同方式中,同情认同是最接近规劝的认同,但与亚里士多德的规劝不同的是,同情认同对于处理人际关系具有积极的人际意义与指导意义。

三、亚里士多德规劝的“有意识性”和伯克同一的部分“有意识”和“无意识性”

伯克(1969:177)说:“如果要用一个词来概括旧修辞学和新修辞学之间的区别,我将归纳为:旧修辞学的关键词是‘规劝’,强调‘有意’的设计;新修辞学的关键词是‘认同’,其中包括部分的‘无意识’因素。”规劝的有意识性完全体现在亚里士多德的整个修辞体系中,以亚里士多德的三种“诉诸”方式为代表。与之相比,由于伯克的修辞理论体系是对亚里士多德修辞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其“同一”过程中的“有意识”因素自然渗透其中。规劝和“同一”过程中的“有意识性”可以通过下面的例子加以说明。比如某脱发广告所写的广告词如下:黄皮肤、黑头发,我们中国人的骄傲。试想,当你正值壮年,事业有成,却因为种种原因过早的谢顶,那是件多么尴尬的事。你是不是认为早日治好秃发是你的头等大事?答案是肯定的。作为广告,商家的主要目的是劝说有秃发烦恼的人选择自己的商品,从而提高自己的销售量,获取更大的利益。广告词作者通过“秃发患者都想早日摆脱秃发烦恼”这一隐含的事实与潜在的消费人群达到“同一”,唤起共鸣,促成受众对自己的产品接受与认同。又比如抗日战争期间,站岗的人员一看到日本兵来了就把一颗树放倒,这样就把“鬼子进村”的消息传出去。“树的倒下”就变成了有目的、有意图的行动。 “同一”认同的“无意识性”可以体现在“同一”认同中的误同上,主要表现在使听众无意识或潜意识地认同修辞者,想象自己成为修辞者或如修辞学所描绘的那样。比如,购买的顾客在潜意识里倾向于想象自己抽烟时像广告上的模特那样气质非凡,风度翩翩。又比如某国总统在集会上对听众说“我们正在战争之中”。这里的“我们”包括战场上的士兵、现场的听众等,当观众无意识的认同总统,把自己也置身于战争之中,他们的爱国热情就会油然而生。事实上,误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极其常见。比如父母对孩子的言语行为、学校里老师对学生的“潜移默化”作用都是一种误同。所以,比较而言,亚里士多德的“规劝”完全是有意识的行为,而伯克的“同一”则部分是有意识的,部分是无意识的。

四、亚里士多德“规劝”的指导性和伯克“认同”的哲学意义

亚里士多德修辞思想的核心是“修辞三段论”,而“修辞三段论”完全是把语言作为规劝人的工具的前提下教导人们该如何去使用工具,目的是从情感、理性和人品上影响人的判断,从而达到劝说的目的。亚里士多德提出:“在谈到暴行的时候使用愤怒的口吻,在谈到大不敬或丑恶行为的时候使用厌恶或谨慎的口吻,在谈到值得称赞的事时使用欣赏的口吻,在谈到值得怜悯的事时使用怜惜的口吻,其余的以此类推。”这种教诲,完全是在把语言作为规劝的工具的前提下对如何规劝他们做出指导。换言之,修辞学作为演讲的艺术,亚里士多德在如何将艺术转换成生活中常用的手段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伯克以及他的“同一”理论学说,侧重点则在于哲学思考。众所周知,伯克不仅是一位伟大的修辞学家,也是一位成熟的哲学家。他的修辞学思想中带有很浓厚的哲学色彩。伯克对修辞的思考偏重于它在人的生存方面所具有的哲理性意义。规劝主要是实际运用当中的意义,而认同则具有本体的哲学思考意义。
亚里士多德是西方修辞学的奠基人,其修辞学的核心是“修辞三段论”以及在其中实施的修辞“三诉诸”;伯克是20世纪美国修辞学的泰斗,他的修辞学体系庞大而精深,其核心是“同一”。以上的论述表明,两者对修辞学的思考与观点有一定不同,但内在的联系极其密切。虽然他们的修辞体系和术语不尽相论文导读:文致谢怎么写www.7ctime.com009:86~875邓志勇.伯克与亚里士多德:差异及“血脉”关联.修辞学习,2009(6):47~49上一页123
同,但从运作机理来看,两者却有交织和变通的可能。这个结论也间接印证了科比特关于现代西方修辞学就其精华而言仍然是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的东西的观点。对两者观点的分析与研究,不仅仅有助于加深对修辞学本身的学习和理解,更有助于让人们从更宽广的视角去考察人类的修辞行为。
参考文献
1 亚里士多德.修辞学(罗念生译)[M].北京:三联书店,1991:24~25
2 肯尼斯·伯克.当代西方修辞学:演讲话语批评(常昌富等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17
3 邓志勇.修辞理论与修辞哲学——关于修辞学泰斗肯尼斯·伯克的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11:121~122
4 胡曙中.西方新修辞学概论[M].湘潭:湘潭大学出版社,2源于:论文致谢怎么写www.7ctime.com
009:86~87
5 邓志勇.伯克与亚里士多德:差异及“血脉”关联[J].修辞学习,2009(6):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