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论雅乐以浏阳古乐看祭孔雅乐价值及其当代作用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0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2265 浏览:96648
论文导读:、柷)、匏(笙)、竹(笛、箫、篪、排箫)。浏阳古乐八音齐备,中和雅致,受到了清朝统治者的推崇和追捧。其次,从祭孔乐章来看。祭孔典礼包括迎神、初献、亚献,终献、彻馔,送神六个仪式步骤。“祭孔乐章”是祭孔活动中的音乐部分,浏阳古乐即相应演奏六个乐章,每个乐章都包括歌唱和乐器演奏,其中三个乐章配有乐舞。邱之稑创制之
摘要:浏阳古乐是发生在湖南浏阳的古乐文化运动,在中国古代音乐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曾享有“国乐古礼仅存浏阳”的美誉。浏阳古乐创制于道光年间,其实质是祭孔雅乐,也是宫廷雅乐在民间发展的一个重要案例,因此具有特殊的历史价值。了解浏阳古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宫廷雅乐观念,更客观地看待祭孔雅乐的艺术文化价值及其对于当代的意义。
关键词:浏阳古乐;祭孔雅乐;价值;意义
浏阳古乐是清代道光九年,湖南浏阳文士邱之稑依据宫廷颁布的文庙祭孔乐谱而创制的一套在浏阳文庙祭祀孔子典礼上演奏的仪式音乐。浏阳古乐与清代祭孔雅乐一脉相承,从规格到用途,由形式而内容都属于宫廷雅乐范畴,是清政府复古的产物。本文从目前国内唯一仅存可见的雅乐——浏阳古乐入手,简要探析清代祭孔雅乐,并粗浅地探讨两千余年的雅乐观念及祭孔雅乐的当代价值。

一、从浏阳古乐看清代祭孔雅乐

清代道光年间,浏阳县人邱之稑在担任本县孔庙首席教习时,研制出一整套以风箫为标准音器,包括有特钟、编钟、特磬、编磬、镛钟,箫、笛、埙、笙、匏、琴、篪、瑟、柷、敔、搏拊鼓、鼗鼓等在内的一大批仿古乐器和干、戚等舞具,这就是浏阳古乐。由于邱之稑本人通晓音律,所制古乐比较完备,声音和谐动听,加之古乐正好适合于清后期至民国时尊孔崇儒的需要,一时间浏阳古乐名满天下。浏阳古乐主要由祭孔乐舞,风雅十二诗谱和律音汇考,古琴音乐三大部分组成。我们可以这样认为,“风雅十二诗谱”和“律音汇考”是创始人邱之稑古乐研究的中心,是浏阳古乐音乐理论和乐理思想精华的集中;而“祭孔乐舞”则是浏阳古乐的实践中心,也是流传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文化活动。所以“浏阳古乐”是祭孔音乐在湖南尤其是浏阳当地的一个约定俗成的称呼。目前大多数资料中“浏阳古乐”指的就是浏阳文庙的祭孔音乐。《中国音乐文物大系》(湖南卷)亦用此称。
祭孔音乐是一套在祭孔典礼上演奏的仪式音乐,又称为“孔庙丁祭音乐”。从封建帝王用乐祀礼至清代《中和韶乐》的最后定型,祭孔音乐前后经历了两千余年的发生、发展、臻熟、定型的历史。清代是祭孔音乐发展最成熟昌盛的时期,达到了祭孔文化的顶峰。浏阳古乐以“复兴雅乐”为目的,其音乐风格、乐器、乐章、乐舞等与清宫廷祭孔雅乐是一脉相承的,可谓是清代宫廷祭孔雅乐的活化石。
首先,从乐器的使用方面来看。据《清史稿》·志七十六可知,清代宫廷对《中和韶乐》的源于:论文开题报告www.7ctime.com
乐器是这样规定的:“中和韶乐,用于坛、庙者,镈钟一,特磬一,编钟十六,编磬十六,建鼓一,篪六,排箫二,埙二,箫十,笛十,琴十,瑟四,笙十,搏拊二,柷一,敔一,麾一。先师庙,琴、箫、笛、笙各六,篪四,馀同。”在清同治十二年(1873)刊行的《浏阳县志》中关于浏阳古乐的乐器记载如下:“祀典——浏阳旧无乐舞,道光九年(1829)知县杜聘邑人邱之稑等教习,至今称盛。乐器有:特钟一,编钟十有六,在东;编磬十有六,在西;东升龙麾一、应鼓一;西降龙麾一、敔一;东西分列琴六、瑟四、箫六、埙六、篪四、排箫二、篴二、笙六、搏拊二、旌二、羽籥三十有六。”依据史料对照可见,浏阳古乐所使用的乐器是按清祭孔雅乐的编制配备的。值得一提的是,浏阳古乐所制乐器沿用周朝礼乐制度,均采用“八音”材料制成,即金(钟)、石(磬)、土(埙)、革(鼓)、丝(琴、瑟)、木(敔、柷)、匏(笙)、竹(笛、箫、篪、排箫)。浏阳古乐八音齐备,中和雅致,受到了清朝统治者的推崇和追捧。
其次,从祭孔乐章来看。祭孔典礼包括迎神、初献、亚献,终献、彻馔,送神六个仪式步骤。“祭孔乐章”是祭孔活动中的音乐部分,浏阳古乐即相应演奏六个乐章,每个乐章都包括歌唱和乐器演奏,其中三个乐章配有乐舞。邱之稑创制之时,其乐章的曲名分别为:迎神《昭平》之章、初献《宣平》之章、亚献《秩平》之章、终献《叙平》之章、彻馔《懿平》之章、送神《德平》之章,均与清宫廷祭孔乐章曲名一致。
最后,从乐舞方面来看。《清史稿》·志七十六中载:“舞有二:用于祀神者曰佾舞,用于宴飨者曰队舞。凡佾舞武用干戚,文用羽龠。干戚曰武功之舞,羽龠曰文德之舞,祭祀初献以武舞,亚献以文舞,惟先师庙、文昌庙初献、亚献、终献皆以文舞焉。”浏阳古乐配有乐舞的乐章有初献《雍和》、亚献《熙和》,终献《渊和》三章。每字配一论文导读:旋律、八音乐器,以及音调等都是研究清代宫廷雅乐的绝好资料。浏阳古乐以其精致齐全的八音乐器,平和的曲调,适中的节奏,典雅的歌词,谦恭的舞步,凸现出了中国古代雅乐博大精深的思想意蕴。曾国藩听后曾赞叹不已,称浏阳古乐“雅淡和平,精探正乐。”

二、从浏阳古乐看雅乐观念雅乐泛指我国古代宫廷音乐、祭祀音乐和仪礼音

个动作,舞步谦恭。初献用武舞,亚献、终献用文舞,体现了祭祀礼仪的庄重。其创制之初的舞生人数为36人,到光绪乙巳年增至64人,举行“八佾之舞”,在殿的东西面舞亭中表演,每亭32人。浏阳古乐的舞蹈是根据清政府颁布的“丁祭旋宫之乐”执行的,所使用的是宫廷佾舞。
由上述对比分析可知,浏阳古乐虽然只是清政府复古思想由宫廷到民间的体现。但它继承了上古时代原始乐舞歌、舞、乐三位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沿用了八音乐器、摆设、陈词,演奏乐律等雅乐形式规范。其歌词体例、乐谱旋律、八音乐器,以及音调等都是研究清代宫廷雅乐的绝好资料。浏阳古乐以其精致齐全的八音乐器,平和的曲调,适中的节奏,典雅的歌词,谦恭的舞步,凸现出了中国古代雅乐博大精深的思想意蕴。曾国藩听后曾赞叹不已,称浏阳古乐“雅淡和平,精探正乐。”

二、从浏阳古乐看雅乐观念

雅乐泛指我国古代宫廷音乐、祭祀音乐和仪礼音乐,始于周代的“制礼作乐”制度。相传我国古代伏羲氏造琴瑟,神农氏改二十七弦为五弦,黄帝编去钟定基本音律,周公采用金、石、丝、竹、魏、土、木、革八种乐器定八音,并以乐从属礼的思想和制度,作乐制礼,制定了一套礼乐,定型为周朝的礼乐。春秋战国时,各诸侯不按礼乐行事,孔子出来正礼乐,但无济于事,终于礼崩乐坏,至秦始皇焚书坑儒后,这套礼乐除孔子的故乡曲阜外,其它各地的都已失传。后人便称这套礼乐为古乐。从此以后,历代封建王朝的统治者都想以继承正统号令天下,企图恢复古乐,但都因未得真传而失败。
封建时代,统治者把古乐叫“雅乐”,是统治阶级在主观上企图直接用以统治人民的一种音乐。虽然每个朝代对于雅乐所规定的制度和采取的具体措施有所不同,但其控制人民,巩固统治的企图和脱离现实,提倡复古的倾向,则基本上是一致的。浏阳古乐作为一种祭祀音乐,正是雅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诸多雅乐观念。 摘自:毕业论文免费下载www.7ctim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