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议白鲸电影《白鲸》对原著深刻解读生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0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6815 浏览:71921
论文导读:设置四个方面进行探讨,阐释影片的成功之处。一、《白鲸》的艺术特点赏析电影《白鲸》保留了原著中的神秘主义和宗教意味的色彩,运用戏剧化的氛围、扑朔迷离的情节通过影片的黑白胶卷拉开了故事的序幕,用影像的模式给大众营造了故事结尾悲剧反生的预言暗示源于:党校毕业论文www.7ctime.com。第

一、在海上捕杀鲸鱼的过

[摘 要] 电影《白鲸》(Moby Dick)是根据19世纪美国著名作家赫尔曼·麦尔维尔的小说《白鲸》改编而来的。小说是一部充满象征隐喻和探索的英语名著,曾经被好莱坞和动漫界进行多次的改编和上映,现在已经成为美国家喻户晓的故事之一。影片中故事情节联系密切,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语义深远,颇具欣赏性、前沿性和艺术性。本文将对电影和原著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对影片的成功之处做出探讨。
[关键词] 《白鲸》;艺术特色;人物塑造;故事情节;矛盾冲突
美国文学史上的浪漫主义作家的麦尔维尔的代表作《白鲸》,不仅是作者的成名作,同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经典的优秀小说之一。小说中对在海洋上捕鱼和航行做了精彩的描述,所以也被称为是“捕鲸专业户的百科全书”。小说被《剑桥文学史》列为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具有海洋传奇色彩的小说之一。如果从文学价值角度来评价,那么《白鲸》就是美国文学史上的《哈姆雷特》。众多的评论家把《白鲸》评论为是美国历史上最为辉煌时刻的文学表达,同时这部小说也被认为是“部分是极富戏剧性的,部分是惊险刺激的冒险活动,部分是有关人生哲学的思考,部分是宏伟的史诗”。
新版的电影《白鲸》淡化了很多有关鲸鱼、鲸类学、社会批评及人生辩证哲学思考的部分,是把它看成一个人在海上与鲸鱼搏斗的历险故事来进行拍摄创作的,对于商业电影来说,这点是很明智的。电影恰到好处地传达了麦尔维尔的独特的小说特色,思想情感的狂热与奔放,好似那海上的狂风骤雨。在寒风刺骨的北冰洋,在那黑暗的海底世界,在那扣人心弦的搏杀过程中,还有那深邃幽暗的白鲸的眼睛,还有那具有恶魔般传奇的船长……这些无一不勾勒出那气势磅礴的气势。下面我们将从艺术特点、故事梗概、人物形象塑造和矛盾设置四个方面进行探讨,阐释影片的成功之处。

一、《白鲸》的艺术特点赏析

电影《白鲸》保留了原著中的神秘主义和宗教意味的色彩,运用戏剧化的氛围、扑朔迷离的情节通过影片的黑白胶卷拉开了故事的序幕,用影像的模式给大众营造了故事结尾悲剧反生的预言暗示源于:党校毕业论文www.7ctime.com
。第一,在海上捕杀鲸鱼的过程中,丢失了假肢的亚哈,拿走了小岛上坟墓旁边的十字架替代。另外亚哈提到的白鲸在经历了海上捕杀工程中的两次死里逃生,最后还是逃不了死亡的宿命,这在实际上也正是亚哈命运的真实写照,最后亚哈在捕杀白鲸的过程中被捕鲸索卡住脖子勒死。此外,白色——影片中不断展现给观众的重要意象。白色和种种与白色意象有关的物象,比如给人们带来恐惧感的白鲸、白色头发的亚哈船长、苍白的死尸,还有那白色大雾弥漫的海洋和冰雪覆盖的北冰洋。电影为了强调这一点,以一名水手的口吻来引起观众的注意说到“白色其实代表好人”,用反讽的语调告诉了大家白鲸的恐怖。这些无法捕捉到的精心策划正是电影《白鲸》的成功之处。这种预言和宿命色彩进行了有机结合,贯穿影片的始终,从“裴廓德号”的出海搜索到最后沉没,这种氛围如同那幽暗的海洋围绕在出海船的四周,时刻笼罩在观众的心头。
电影虽然淡化了原著中有关鲸鱼和鲸类学的有关描述,但是观众依然可以从海洋女专家之口对一些鲸鱼的种类、声音和生活习性有所了解。例如用声音模拟器引出了女专家的出场,同时也对鲸鱼的种类做了介绍。在捕杀鲸鱼的过程中,女专家看到海洋上的飞鸟的时候提醒其他海员,鲸鱼就在飞鸟的正下面。这些都让人在欣赏电影的时候同时感受它独特的艺术魅力。

二、《白鲸》的故事梗概

小说《白鲸》并不是以讲述亚哈船长的身世开始的,而是选择了故事的讲述者——“我”,名字是伊什梅尔,“我”不仅是故事的讲述者,同时也是参与了这次捕鲸的人物之一。小说开头的前三十二章都是关于“我”的经历和和有关的人物和事件。小说的主人公是“裴廓德号”的船长,亚哈本来是一个很体谅下属、内心善良的人。但是自从亚哈的腿在捕鲸的过程中被“Moby Dick”咬掉,他的性情和脾气大变,“裴廓德号”船随后在海洋上也遇到了很多惊险的事情。三年以后,捕鲸船在太平洋的北部再次遇见了鲸鱼“Moby Dick”,经过了三个回合的激烈战斗,鲸鱼“Moby Dick”终于被杀死,与此同时,捕鱼船也被鲸鱼撞沉,除了以实玛利侥幸存活外,其他船员要么被鲸鱼吃掉,要么被淹死……
电影《白鲸》则是通过讲述亚哈船长的经历为序幕开始,论文导读:
电影呈现给观众的是冰雪覆盖的北冰洋,亚哈船长的身份是一名海军,在海上他的潜艇受到了大白鲸“Moby Dick”的攻击,在厮杀的过程中,亚哈船长失去了一条腿。紧接着讲述的是大白鲸攻击各类船只和潜艇进行技术更新的报道,巧妙地引出了故事,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既吸引了观众的眼球,又说明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在电影中,“裴廓德号”船不再是一条普通的捕鱼船,变成了一艘经过亚哈船长精心改装过的拥有的先进潜艇。电影直接采用捕杀白鲸作为故事的叙事主题,故事情节紧扣主题,没有丝毫的偏差,有的只是吸引观众眼球的扑朔迷离的情节和捕杀鲸鱼的惊心动魄的场面。电影最后以捕鱼船和大白鲸的同归于尽告终,只有女专家死里逃生。

三、《白鲸》的人物形象塑造赏析

小说《白鲸》中,亚哈船长的出场描写是很隆重的,身材高大魁梧,像是用坚硬的古铜做成似的,亚哈的目光是非常坚定、笔直向前、无所畏惧的,带有一种无穷的、坚定的、永不服输的精神,一种顽强拼搏和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再者,亚哈船长有着惊人的力量和超乎常人的耐力。亚哈船长的鱼曾经刺入数不清的鲸鱼的心脏,他的捕鲸技术在南塔凯特是无人不晓、无人不赞的。与此同时,亚哈船长的偏执性格也显现出来,他出海的惟一目的就是为了捕杀鲸鱼,为了证明自己是那“不可捉摸行踪的罪恶”的牺牲品,认为白鲸咬掉了他的一条腿,对他来说是奇耻大辱,他要杀死白鲸来报仇雪恨。从踏上“裴廓德号”船的那一刻,亚哈船长就在处心积虑地筹划着一切复仇行动。
作为电影《白鲸》男主人公的亚哈船长的出场是经过精心策划安排的。影片中的亚哈船长是一个青年的形象出现的,那是一个高大帅气、感情火热、捕鲸技术娴熟的年轻海军。直到在“裴廓德号”船上,亚哈的原来形象才真正上演,观众首先看到的是装有假肢的亚哈,随后是假肢支撑着的高大的身躯,历经沧桑的脸上点缀着一对目光坚定不移的眼睛,雪白的头发再也遮盖不住那岁月在他身上走过的脚步,也让观众联想到了影片开始那冰天雪地的北冰洋。 在影片中没有出现原著中那关键的故事讲述者——伊什梅尔,出现的却是一位对白鲸有多年研究的海洋女专家,对于亚哈船长捕杀Moby Dick的行为的态度和看法也是在不停地变化之中。当她第一次听到亚哈船长给她提供白鲸声音的录音的时候,脸上的笑容马上凝固了。当她被邀请登上“裴廓德号”船上的时候,她还对亚哈船长说道:“我是不会参加任何你们的捕鲸活动的。”但是在看到潜艇被白鲸攻击后海上那些漂着的死尸,她又说到:“为什么鲸鱼会变得如此凶残?”这种态度前后的巨大反差也会让观众的思想情感倾向于亚哈。观众也会自觉地跟随着影片的剧情展开,对于影片中的故事情节和动机也不会再有抵触的情绪。
电影中白鲸的出场可谓是声势浩大,场面壮观,可是当观众源于:论文的写法www.7ctime.com
看到白鲸全身被插的渔叉,还有那浑身被捆绑的绳索,即使是曾经仇恨他的人类,此刻也会变得于心不忍,内心中的凄惨和疼痛感也会突然涌上心头。虽然白鲸的身体是如此巨大无比,但是它受到的伤害也是无比沉重的。影片中的白鲸既是最庞大的恶魔,同时也是最大的受害者。

四、《白鲸》的矛盾设置赏析

电影《白鲸》中的矛盾设置主要是围绕亚哈船长和白鲸之间的冲突展开的,亚哈船长是一位具有英雄气质与疯子特征融合的矛盾体人类,白鲸是为了自己生存而进行反抗的勇士。亚哈船长是白鲸的敌人,就是对立的一方,同时也是一个矛盾的结合体,预示了人类和大自然的冲突,暗示了人类揭开自然神秘的,尽管在和白鲸的厮杀过程中,亚哈船长变得比恶魔还要恐怖,但是他始终代表了人类反抗命运和邪恶势力的斗争精神。亚哈船长既是一个受害者,同时在与白鲸的搏斗过程中也是害人者,影片最后运用象征的手法暗示了人类是不会被打败的英雄,亚哈船长对自己的轻视和背叛导致了自取灭亡,同时亚哈船长的疯狂的行为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在电影中,白鲸既代表了高贵与论文导读:.代玉华.浅议许渊冲诗歌翻译的三原则——诗坛翻译的奇葩.价值工程,2012(03).李亚峰,高涵.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叛逆与可接受性.商业文化,2011(06).郭海平.论《白鲸》中以实玛利的成长.电影文学,2010(10).申红.生命的呐喊:《白鲸》的生态启示.电影文学,2010(20).RobertSLevine.TheCambridgeCompanio
神圣,同时也代表了恐怖和死亡,白鲸在影片中也被塑造成了一个矛盾体,白鲸除了体形巨大无比外,还拥有着无与伦比的不可比拟的阴险的机智,特别是它那深邃的双眼,虽然白鲸的身上被插满了无数的头,但是它仍可以安然游走。在影片中,制作者通过众多的报道和白鲸多次猛烈袭击飞机和游轮的宏大场面的镜头来暗示白鲸的邪恶性。影片的主要矛盾就是围绕着亚哈船长和大白鲸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展开的,最终发展成为一个神圣又沉重的惨剧。
五、结 语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影片对于原著进行阐释选取的角度是恰到好处的,但是毋庸置疑的是电影中确实遗失了很多原著中的东西,因此,仅仅靠电影来理解小说《白鲸》还是很有局限性的。基于此,在评论的时候我们就应该选取好立足点,同时想对《白鲸》有更深刻的理解的话,还是有必要对原著进行阅读。
[参考文献]
李小海.《白鲸》中人物的精神生态困境[J].电影文学,2009(14).
李晓春.征服,还是回归与融合——兼谈《白鲸》中的人与自然关系[J].电影文学,2019(19).
[3] 刘国萍.《黑暗的中心》与《白鲸》的比较研究[J].电影文学,2009(24).
[4] 代玉华.浅议许渊冲诗歌翻译的三原则——诗坛翻译的奇葩[J].价值工程,2012(03).
[5] 李亚峰,高涵.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叛逆与可接受性[J].商业文化,2011(06).
[6] 郭海平.论《白鲸》中以实玛利的成长[J].电影文学,2010(10).
[7] 申红.生命的呐喊:《白鲸》的生态启示[J].电影文学,2010(20).
[8] Robert S Levine.The Cambridge Companionto Herman Melville[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作者简介] 李娟(1978— ),女,四川内江人,四川大学MPA专业201在职研究生,四川理工学院外语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外国语言与文学和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