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关于中国中国区域经济进展聚类分析大纲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2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9359 浏览:35289
论文导读:
摘要: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是当前中国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根据2012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选取15个反映各省市综合实力发展的评价指标,对全国31个省(直辖)市进行聚类分析,分别采用最短距离法、重心法和离差平方和法进行分析和比较,用树形图直观地表示得到的结果。从结果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可大致分为4类,应对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进行战略扶持,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聚类分析;树形图
引言
地区发展的不平衡一直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大问题。由于我国大陆各省(直辖)市的自然资源条件差异较大,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区人民生活水平高低不平,为对各地区作出综合评估,我们采用SAS软件对各省(直辖)市进行聚类分析。

1.指标与样本数据

根据201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选取15个可以反映各省市综合实力发展的评价指标,如表1所示,对全国31个省(直辖)市进行统计分析。
表1评价指标
变量变量名称变量说明
X1人均生产总值(万元)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宏观经济运行状况
X2资本形成总额(亿元)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获得的减去处置的固定资产和存货的净额
X3人均消费水平(万元)反映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满足程度
X4失业率(%)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失业状况
X5平均工资(元)反映工资总体情况
X6进出口总额(万美元)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对外贸易方面的总规模
X7人均电力消费量(万千瓦小时)反映电力需求
X8人均人民币储蓄存款(万元)反映人民的富裕水平及储蓄习惯
X9人均工业总产值(万元)以货币表现的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生产的工业产品总量
X10人均建筑业总产值(元)反映建筑业生产成果的综合指标
X11客运量(万人)一定时期内,各种运输工具实际运送的旅客数量
X12货运量(万吨)一定时期内,各种运输工具实际运送的货物数量
X13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万元)反映社会商品购买力的实现程度以及零售市场的规模状况
X14国际旅游外汇收入(百万美元)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国际旅游的规模和水平
X15人均教育经费(元)和地方财政部门的财政预算中实际用于教育的费用

2.聚类分析

聚类是将数据划分为若干簇或类的过程,同一类内的数据对象具有较高的相似度,不同类中的数据对象具有较低的相似度,相似度由基于数据对象描述属性的取值来确定,通常指各对象之间的距离。
对各变量作标准化变换后,分别使用最短距离法、重心法和离差平方和法作聚类分析。

2.1 最短距离法

类与类之源于:党校毕业论文www.7ctime.com
间的距离为两类最近样品间的距离,即DKL=mini∈GK,j∈GLdij,其树形图如图1所示。
图1

2.2 重心法

类与类之间的距离为它们的重心(均值)之间的欧氏距离,设GK和GL的重心分别为K和L,则GK与GL之间的平方距离为D2KL=d2KL=(K-L)'(K-L),其树形图如图2所示。
图2 图3

2.3 离差平方和法

类中各样品到类重心(均值)的平方欧氏距离之和成为(类内)离差平方和。设类GK和GL合并成新类GM,则GK、GL和GM的离差平方和分别是WK=∑i∈GK(i-K)'(i-K)
WL=∑i∈GL(i-L)'(i-L)
WM=∑i∈GM(i-M)'(i-M)
它们反映了各自类内样品的分散程度。如果GK和GL这两类相距较近,则合并后所增加的离差平方和WM-WK-WL应较小;否则,应较大。所以,GK和GL之间的平方距离为D2KL=WM-WK-WL,其树形图如图3所示。
比较三个树形图,离差平方和法的聚类结果比最短距离法和重心法的结果更加明显,故我们依据离差平方和的结果将31个省(直辖)市大致分为四类:
第一类:北京、天津、上海
第二类:内蒙古、福建、辽宁、江苏、浙江、山东、广东
第三类:河北、河南、安徽、湖南、四川、山西、陕西、江西、广西、吉林、黑龙江、湖北、 贵州、云南、甘肃、新疆、重庆
第四类:海南、西藏、青海、宁夏
3.结论
在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大环境下,该问题具有较强的实际意义。通过上面的聚类分析,根据各省(直辖)市综合实力发展的主要指标,论文导读:辖)市有7个,属于较低生活水平的省(直辖)市有17个,属于低生活水平的省(直辖)市有4个。而属于低水平的省(直辖)市绝大部分在西部,为了实现我国共同富裕的目标,必须对这些地区进行战略扶持,推行西部大开发战略。(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参考文献王学民.应用多元分析.中国: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傅
结合SAS软件的应用,我们将2012年全国各省(直辖)市的综合实力发展水平划分为4类水平,属于高生活水平的省(直辖)市有3个,属于较高生活水平的省(直辖)市有7个,属于较低生活水平的省(直辖)市有17个,属于低生活水平的省(直辖)市有4个。而属于低水平的省(直辖)市绝大部分在西部,为了实现我国共同富裕的目标,必须对这些地区进行战略扶持,推行西部大开发战略。(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王学民. 应用多元分析[M]. 中国: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9.
傅丽萍, 孙秋碧.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环境分类研究[J].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84): 47-52
[3]游中胜. 我国大陆各地区居民生活水平分类[J]. 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9, 23(8): 63-66
[4]万丽娟. 全国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统计分析[J]. 经济观察, 2008, (4): 9-10
[5]祝新亚, 李许坚. 基于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的我国主要省市综合实力状况评价[J]. 北方经济, 2011, (4): 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