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论朗读谈小学语文朗读训练策略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2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934 浏览:20632
论文导读:(又变了一个声音,好像另一只小动物回答问题);生3:“青蛙/为什么/没参加?↑(头扭向另一生,表示发问)另一生:“他/在洞里/睡着啦。”(手比睡觉样儿)。对策二:实践先行,范读引路朗读也是一项技能,凡技能,只看、只听、只分析,不反复实践是不能成就的。和学生谈论文章哪儿重读、哪儿停顿等,往往是耗时低效,挤占了宝贵的课
摘 要:朗读训练是一门艺术,在语文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必须科学地指导朗读,优化朗读训练的过程,竭尽所能让学生多读、乐读、善读,读出乐趣,读出味道。在朗读体验中,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关键词:朗读训练;对策;乐趣
朗,声音清楚响亮;读,看着文字,发出声音。朗读指清晰响亮地把文章念出来。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也是理解课文的手段之一。“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讲的就是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书声琅琅”更是一堂好语文课的重要标志。
如何优化朗读训练,让孩子乐读善读,读出味道,从而更好地学习语文?在课改实践中,我总结出以下几点对策:
对策一:方法多变,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不变的真理,而兴趣对于朗读训练而言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只有学生想读、乐读,才会用心去读,才能读得入文、入情。因而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营造一种氛围,在朗读训练时要用灵活多变的形式激活学生朗读的,从而让学生乐于朗读,自读自悟,张扬个性,提高水平。

1.训练方法多变,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的教法如果常常如此,缺乏创新,学生对你的套路了如指掌,课堂气氛就会静如止水、缺乏生气。而教师稍动一下脑筋,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教师常用“开火车”读书这种训练方法,只要注意在“火车头”的选择、“火车”行驶的方向、“轨道”的变化等方面多做文章,做到常换常新,就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如,指名读这种训练方法,除了教师指名这一种形式外,也可以让学生自告奋勇地站起来读,还可以互相推荐、发出邀请等,让学生感觉师生之间只是在交流而不是严肃地教与学。各种形式的读配以新鲜趣味的训练方法,能调动学生读的,强化学生参与学习的动机和学好语文的信心,在单位课堂教学时间内,尽可能地获得最佳的朗读效果,从而形成言语能力和自身独特的感受。

2.读的形式多变,读出学生个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个人都是一个完整的世界,一个思想、感情和感觉的世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要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我们的朗读训练形式要灵活多变,努力让学生读出个性。
(1)初读时可采用较宽松的自读形式,学生可以自由地选择读的内容、速度、方法,能读懂多少就读懂多少,发现问题可以提问。
(2)通读时教师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互读,分小组合作学习,讨论解决一些问题。
(3)品读是品赏优美词句、领悟文章和作者的情感,要给学生自由的空间,让他们自主选择方式方法,激发表现,让学生有机会张扬个性,尝到成功的自豪感。例如,在教学《雪地里的小画家》一课时,品读最后两句话,学生跟着班里朗读好的齐划一地读着。“谁还有不同的读法?”老师一给机会,学生的思维马上被激活。不同的学生就有了不同的理解、不同的读法。生1:“青蛙/为什么/没参加?↑他/在洞里/睡着啦。”(小小声,读时用手掌托头成思考状,然后自己告诉大家,并用了“气声”来读“睡着啦”,表现生怕吵醒小青蛙);生2:“青蛙/为什么没参加?↑”(两手一摊,小嘴一撅,好像很生气)“他在洞里/睡着啦”(又变了一个声音,好像另一只小动物回答问题);生3:“青蛙/为什么/没参加?↑(头扭向另一生,表示发问)另一生:“他/在洞里/睡着啦。”(手比睡觉样儿)。
对策二:实践先行,范读引路
朗读也是一项技能,凡技能,只看、只听、只分析,不反复实践是不能成就的。和学生谈论文章哪儿重读、哪儿停顿等,往往是耗时低效,挤占了宝贵的课堂朗读练习的时间。朗读训练应让学生多自读、自悟、自赏,读中领悟文意,读中体验文情。
例如,《灰雀》一课中,学生对这几句话,不容易读出味来:“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一定会飞回来!”于是,教师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请同学们来对着老师读——现在老师是列宁,学生读“一定会飞回来!”师摇头,还说:“真的会飞回来?”学生马上又着急地读:“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这么一争辩,悟出味儿来了,对文意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当然,朗读训练还需要教师精彩的范读引路。袁晓峰专家指出:“录音机不能代替教师的现场范读。教师精彩的范读,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课文的积极性,潜移默化地教给孩子们朗读的技巧。”教师的示范朗读,可以融情于声,把书面语言论文导读:
变为口头语言,声情并茂地感染学生,创设富有感染力的语感氛围。学生在教师投入的范读中深切感受课文中字里行间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这远远好于空泛的谈论技巧。
对策三:以点带面,事半功倍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大都具有情意性、形象性、韵律性等特点,指导学生朗读,如能善于向“性”而读,会取得以点带面、事半功倍的效果。

1.寻找情意点,把握朗读基调

每篇文章都集中反映作者的一份情感,教师指导学生朗读,需找准文章中作者的情意点来进行训练。这样既节约时间,又指导到位,从而达到事半功倍之效。例如,在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时,源于:论文参考文献www.7ctime.com
教师先让学生看录像,看过让学生从文中找出一个字说出作者的感受,学生一下子就找出了“悲”字。这样文章的情意点便找了出来,这时,教师再告诉学生:文中的景物都蕴涵着作者的这份“悲”之情,接着让学生读,学生都能准确地把握住文章的基调,读出痛心之情。

2.把握形象点,指导学生析读

课文的语言大多是准确、生动、鲜明的,在进行朗读训练时,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抓住一些关键性语句,把握个别用词特别形象的句子进行训练,让学生既知晓文章遣词造句的准确、形象,又能在朗读中传情达意。如“……林冲只好也从地上拿起一条棒来说:‘请教了’。洪教头恨不得一口吞了林冲,便把棒在地上猛敲一下,冲向林冲……”这段话中,“只好”“吞了”“猛敲”“冲向”这组词用得非常形象、准确,这里“只好”表明了林冲被迫应战的谦让精神,而“吞了”“猛敲”“冲向”则可以看出洪教头的傲慢,心急气盛。学生一旦抓住了这些重点词练习朗读,整个句子便读得有声有色。

3.紧扣韵律点,引导学生品读

佳作中的许多语言具有动人的旋律,这种旋律由声调的高低强弱,音顿的整齐匀称和语句的轻重缓急等因素构成,它给人们抑扬多变、和谐悦耳的音韵美,这种感受必须通过吟诵品味才能接受,学生一旦抓住了这些韵律点,可以由此及彼地读好全文。如“还有一些泉声忽高忽低,忽缓忽急,忽清忽浊,忽扬忽抑,是泉水正在绕过树根,拍打卵石,穿越草丛,流连……”这一段话音顿基本一致,排列整齐有序,读起来朗朗上口,整齐匀称的排列中又有参差,形成了抑扬、悦耳的节奏美。读时,让学生细细品味,慢慢吟诵,根据语句的内在韵律,抑扬顿挫地读出这一部分。并以此为要旨,进而朗读《鼎湖山听泉》的其他段落。可谓由此及彼,举一反三。
对策四: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研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就会发现,低、中、高三个年级段,都对朗读提出了具体要求:低年级要求: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年级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高年级要求: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粗略地看,这三个表述几乎是一样的,但仔细看,还是有细微差别的,低年级要求“学习用”,中年级要求:“用”,高年级要求:“能用”。这细微的差别,明确了不同的年级朗读要求的不同,在不同阶段,有所侧重,循序渐进。
例如,低年级小朋友可以读出《雪地里的小画家》的活泼欢快,但他们不能读出《十里长街送总理》的悲痛。教师在指导时要根据学生朗读能力的形成规律,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总之,朗读训练是一门艺术,在语文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必须科学地指导朗读,优化朗读训练的过程,竭尽所能让学生多读、乐读、善读,读出乐趣,读出味道。在朗读体验中,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北京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普通话水平测试指南.京华出版社,1996-03.
宋欣桥.普通话朗读训练教程.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04.
[3]杨惠君.小学语文诵读教学艺术初探.小学教学参考,2011(21).
(作者单位 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曾营小学)